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危机与危机利用:日本侵台事件与李鸿章和淮军的转型(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近代史研究》 王瑞成 参加讨论

    三、协调各方与因势利导
    李鸿章重新布局淮军目的得以实现,靠的是利用危机。所谓利用危机,实际上需要掌控局面,否则一旦失控,也可能弄巧成拙,酿成祸端。因而,在实现淮军入台和东移之后,李鸿章协调各方,试图确保实现自己的意图。这一系列举措并非事先设定计划,而是在利用危机的过程中步步跟进,且与沈葆桢武装卫台和清廷避免开战的意图一致,有操控的空间。纵观李鸿章的表现,其努力大致在于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保证赴台淮军的安全。
    六月十六日,李鸿章在给福建巡抚王凯泰的信函中告诫:“若我军齐集,遽与接仗,即操胜算,必扰各口,恐是兵连祸结之象。弟曾密致幼帅,只自扎营操练,壮我声势,而不遽动手。”(73)六月二十日,淮军开始调动赴台。为防止意外交火,使仓促赴台的淮军受损,李鸿章于六月二十日写信告知沈葆桢已经开始调兵,强调日本“意欲久踞”,“即我战备齐集,似未便先与开仗,致启衅端”。(74)七月初六日,他又复函沈葆桢,称唐军六月二十日自徐州开拔,预计分四批装运台湾,要到八月中旬才能齐集台湾,再次强调“倭兵自是久驻之局,我但扎堵境内,不遽开仗挑衅,以待水陆战备大局,则亦是持久之局。望公坚守定见,忍辱负重,勿稍愤急,事机或可徐转,至为企祝。”(75)
    针对日军侵台事件,李鸿章提出的策略是“示以兵威”,即派兵示威,迫使日军退出台湾,避免发生直接冲突,使危局失控。因而,在淮军调动开始后,李鸿章一方面要沈葆桢等避免开战,另一方面加紧外交交涉,做出让步,平息事端。这一意图与总理衙门避免开战的一贯主张也相吻合。当时,交火的主要风险在台防前线。沈葆桢在给船政大臣林寿图函中就指出,淮军进驻凤山后,“人人有摩拳擦掌,不可遏抑之势。唐军门亦到郡,沈毅勇鸷,见乎眉宇,未必肯以不战归。”(76)可见赴台淮军斗志昂扬,有参战意愿。基于有军事实力作为后盾,沈葆桢坚持对日交涉“权必操诸我,若只图目前了事,台湾作俑,云南等处援以为例,抱薪救火,拒虎得狼,何尝不祸在眉睫耶”。(77)在致李鸿章的函中,沈葆桢指出:“大久保之来,其中情窘急迫可想,然必故为狡宕,不肯遽就范围。鄙意坚与相持,不追其既往,便是收束,欲速了结之意,当在彼不在我。若以逸待劳而尚求速了,则一了百了,不待既事而知之矣。”(78)作为处理日本侵台危机的直接责任人,沈葆桢并不愿妥协了事。相持之下,就有发生冲突的危险。于是,李鸿章试图快速了结危机。
    七月十六日,李鸿章致函总署,建议考虑允许通商,但日本意在“占地、贴费二端,落到通商未必所愿”。他试图说服总署,以抚恤名义给日军军费补偿,以换取日本撤兵:“平心而论,琉球难民之案已阅三年,闽省并未认真查办,无论如何辩驳,中国亦小有不是。万不得已,或就彼因为人命起见,酌议如何抚恤琉球被难之人,并念该国兵士远道艰苦,乞恩犒赏饩牵若干。”他认为,这一办法“内不失圣朝包荒之度,外以示羁縻勿绝之心,未审是否可行。鸿章亦知此论为清议所不许,而环顾时局,海防非急切所能周备,事机无时日可以宕缓,窃恐非琅峤通商所能议结者,敢预下一转语,以备裁择。”(79)同时,李鸿章私下与驻华外国公使接触,请求介入斡旋。八月二十日,他建议总署让各国公评,并附上与法国公使会谈情况。(80)同时,他与美国新任驻华公使会商,促成危机解决。(81)最终,经调解达成以兵费补偿换取日本撤兵的结果。李鸿章不顾个人清誉,主动促成以妥协退让了结台事,不能不说与淮军赴台有关。
    第二,防止淮军分散驻防两江,同时保障东移淮军军费来源。
    在确定淮军援台方案后,在给沈葆桢信中,李鸿章称,两江总督李宗羲因日军将攻金陵的谣传而“惶遽无措,谆请子务全军南下,镇扼江海饷源重地,未便坚阻。即尊处与津防续调,恐不能应手也,为之三叹。”李鸿章对此不以为然,但对于守土有责的地方大员来说,更多考虑的是自身安危,倒也情有可原。
    江苏巡抚张树声奏报设防情形,认为海岸防不胜防,只能守海口。唐定奎军调走后,从陕西回调的武毅铭军,准备派赴江阴、上海等处。(82)李宗羲奏复,江防、海防合计需五六万人,现有兵力不够,准备添募勇营十六营,并拟将自陕西东调武毅铭军十余营派驻吴淞、宝山等处。(83)福建陆路提督罗大春奏陈海防之策,主要针对日本,提出台湾编练三万勇营设防的建议。(84)沿海各地设防,一方面是将淮军变成地方性防军,另一方面是自力更生,招募新军。李鸿章对此设法安抚,否决淮军分散布防江苏的建议,同时劝阻各地招募勇营。
    李鸿章给朝廷奏折中提出,“各口海防炮台必须坚筑,兵勇不必多添,各省饷力不济也”。(85)在七月初六日给张树声的信函中,李鸿章针对日军练兵六万、一旦台事决裂先攻打南京的传言,指出“凡为此说,信此说,或将信将疑者,皆无病而呻吟,无风而自惊耳”。他批评张树声道:“不料吾弟兵事起家,亦随众为颠簸也。”张树声试图将铭军步队十七营调入江苏布防,李鸿章推辞军队过江极为累赘,苏、常人口稠密,大军入境容易造成惊慌。但他真正关心的还是“将来无事,是否常驻”,全军进入江苏,“岂非置之无用之地”?分调部分,则余下军队何人接统?“军事须细针密缕,非可一味慌张操切也”。张树声担心铭军驻济宁,南北相距千里,有事鞭长莫及,李鸿章对此解释道,“洋务与内地军事悬殊”,日军即使开战,也是在台湾,“南北海口虽有谣言虚惊,料其必无战事,何至千里调兵,援应不及”。李鸿章坚持铭军主力驻济宁,原张树声属下淮军吴宏洛五营到徐州后听候张树声调遣。他严词告诫:“如不得已而募勇,乞勿扣淮饷,扣短则必力争,请先歃血为誓。”(86)其反对两江募勇、确保淮军饷源的意图溢于言表。
    七月初十日,李鸿章复函安慰李宗羲,坚持定见,劝阻募勇。李鸿章向他介绍与日本交涉情况,言之凿凿地表示“鄙人敢保上海无事”。他说,“闻南中谣惑纷纷,尚赖我公与振轩从容镇静,以定众志”;铭军步队十二营,“无论援助何处,尚可自当一路,若再分拆,两无裨益”,坚持铭军集中布置,保持机动。(87)八月初七日,针对张树声购守口铁炮船的想法,他认为,如果少募新勇数营,即可添置;但已募之营,难遽议裁,还是反对募勇。同时,他还意味深长地教训张树声:“敝部在江境已及万人,即在他处者,亦非鸿章自为身家计。天下之财本供天下之用,必云某军食某饷,专顾某省,则左相诸军久应饿毙矣,请公与雨帅深长思之。”(88)
    李鸿章试图利用危机重新布置淮军,但淮军东移进入海防一线,只是初步解决了淮军存废问题。因为,对李鸿章和淮军而言,毕竟是体制外异军突起的政治军事力量,属于战时非正式制度形态,要在平时存续,除非进行体制变革。这就不是李鸿章个人所能掌控的问题了。但是,日军侵台事件对王朝构成冲击,办理洋务的总理衙门和李鸿章等利用这次危机,推动了一次关于海防问题的大讨论,最终确立了海防基本国策和制度体系。李鸿章在这一过程中非常积极,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日军侵台消息得到确认后,中枢一方面派沈葆桢前往应对,另一方面要沿海加强戒备。李鸿章在给总理衙门的函中指出,“明是和局,而必阴为战备,庶和可速成而经久”。总理衙门复信称赞李鸿章的建议“为台事定盘针,实亦洋务大局定盘针”。(89)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负责外交和自强建设的总理衙门乘机进言,与日交涉无果,沿海各省口岸甚多,“不乘此时振刷精神,为有备无患之计,则积弱之势,曷由奋兴。设一旦事变猝乘,又将何以御之”。总理衙门指出,承办各国事务“遇笔舌相争时,无一事不防决裂,实无一日敢忘战守”,请饬南北洋大臣、暨两广、两江、闽、浙、山东、奉天,各督抚将军,统筹全局,就沿海各省如何设防,“应如何联为一气”,会商妥筹,请旨办理。上谕令沿海各将军督抚奏覆。(90)这是总理衙门第一次试图推动沿海督抚讨论海防建设。但当时日军侵台还只是福建一地防务问题,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应对危机。所以这次提议未能促成沿海督抚的海防大讨论。
    随着局势变得紧张,中枢传谕因病请假的文祥随时前往总理衙门会商,共济时艰。文祥也趁机表示“因时势危急,不敢缄默”,提出变革建言,称“自庚申岁随同恭亲王,办理中外交涉事件,不过笔舌辩论,究无实在把握。只以财赋不充,兵力不足,不得不敷衍目前”,而这一情况已经“屡经详陈,久邀圣明洞鉴矣”,“现在日本藉端启衅,欲肆侵吞,已有不能不敷衍之势。且彼与中国最近,倘使其得志台湾,将来之患愈不堪问。上天示警,星变昭然,尤为可惧。若再不介意,一旦大敌当前,将何所恃。为今之计,惟有亟图自强,以御外侮。”“并请饬下户部,宽筹饷需,停不急之费用,谋至急之海防,俾各海疆督抚备御有资,不致因饷项支绌,再滋贻误。不然,外患已深,虽在事诸臣,多方支持,亦难以空言弭患。”(91)也就是说,主导自强的总理衙门也试图利用危机来推动改革。这与李鸿章重新布置淮军的意图不谋而合。李鸿章也对此立即给予回应。
    八月二十一日,李鸿章致函总理衙门,称中日即使不致决裂,“以后海防需极力讲求,商购西洋火器”,建议购置后门枪、后门小钢炮、铁甲船和水炮台,强调“此强兵之要务,立国之根基,仍望大力主持,次第筹办”。李鸿章还进一步申述:“目下西洋各邦火器争强竞胜,工力悉敌,已成战国时势。蕞尔日本略效西人皮毛,亦敢睥睨上国,实逼处此,所恃多几件后门枪炮,两个小铁甲船耳。中国非竟力不能致,但大家因循漠视,疆吏武臣虚心讲求者尤少,久必无以自存,可为危悚。”(91)九月九日,他再次致函总理衙门,告知已托赫德采购蚊子船(即水炮台)。
    在七月十六日致沈葆桢的函中,李鸿章感叹:“江南尚能新募多营,敝处欲添置枪炮,不名一钱,遑论其他。奉天海口,一无防备,诚如尊论,是以中外无不冀事之速了,一了则百了,更不计及于此后如何整备也。”(93)七月二十九日,他在给挚友丁日昌的回信中已开始筹划未来的自强之策:“倭兵闯入台湾,瞬已四月,内外但可以笔舌相争,未便加遗一矢,致开边衅。虽奉廷谕,饬办海防,虚张声势,但欲逼令撤退,非真发愤自强,试问人才、饷力、治术,何者足以有为,惟冀和议成后,从新逐渐整顿,庶几门户可支。”他指出,日本“强而有志,尚不足畏;其穷而无赖,则可深忧。”他激励病休中的丁日昌出山,与自己和沈葆桢共担重任:“揆当局之亟起大才,殆将寄以盘错之任欤。文相力疾销假,断难久存。鄙人精力,近大衰减。海内谈洋务者,舍公其谁与归。幼丹素最倔强,见办台事,刚柔操纵,尚合机宜,究竟船政涉猎多年,深知利器远逊彼人。众中佼佼,亦当首屈一指矣。”(94)在给湘军名将彭玉麟的信中,李鸿章告知日本勒索偿款两百万两,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希望:“无论倭退早迟,若不赶筹,发愤自强,后患何可思议。环顾当世人才、饷力,又恐振奋不起,焦虑曷任。”(95)
    在日军侵台事件解决后,李鸿章遍告好友和相关官员,制造自强改革舆论。九月二十日,他致函四川总督和陕西巡抚,告知台事最终结果,日本得到抚恤金后答应撤兵,“边衅潜消,实为全局之幸,惟台郡善后各事极费经营,沿海各口尤不可一日无备,欲图自强,必须及时整顿,兵饷两绌,殊切杞忧耳”。(96)同日,他复函福建巡抚,指出台湾善后,责任重大,“沿海防务尤要逐渐认真整备,勿蹈因循苟安积习,庶遇事不至张皇失措也”。(97)同一天,他还复沈葆桢函,称“今仍以抚恤代兵费,未免稍损国体,渐长寇志”,或谓若启兵端,无论胜负,沿海沿江靡费要数千万,“以此区区收回番地,再留其有余陆续筹备海防,忍小忿而图远略,抑亦当事诸公之用心欤。往不可谏,来犹可追,愿我君臣上下,从此卧薪尝胆,力求自强之策,勿如总署前书所云,有事则急图补救,事过则仍事嬉娱耳。”(98)
    九月二十六日,他复函总理衙门章京周家楣,谈及日本撤兵:“倭营退后,谅需派兵弁驻琅峤接办一切,将来抚番开山,设官添营,规画建置,要筹一劳永逸之方,庶可绝觊觎而杜效尤。至沿海地方,练兵制器,力求自强,尤以用人为主脑,枢府当更加意耳。”(99)九月二十八日,他致函总理衙门,叙述日使过天津交谈情形,再次强调“此后沿海地方练兵置器,益求精强,勿再因循,庶可坚外交而杜后患”。(100)
    九月二十八日,他复函盛军营务处戴宗骞,告知“琅峤倭兵定于十一月十二日撤退”,“而沿海各口仍不可一日忘备。此后购练军械,建修炮台,添置铁甲,要在各省认真筹布。”(101)十月初二日,他复函江西九江关道,指出“倭事定议,兵衅暂消,而沿海各省诚不可一日忘备。况时局多虞,外患未已,若能及此闲暇稍修备御,善为固圉之谋,自是当官应尽职分。”(102)十月初六日,他复函两广总督,表示“边衅暂消,中外同福,惟沿海各省备御空虚,正宜及此闲暇,加意考究,力求精强,庶可稍御外侮耳”。(103)
    在此后十多天给相关官员近十份信函中,李鸿章均表达了同样的呼吁,不无借机制造舆论之意。
    与此同时,总理衙门在日本侵台事件解决后,提交了一份奏折,提请筹备海防建设,发起了关于海防问题的大讨论。总理衙门首先检讨道,自庚申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当时姑事羁縻,在我可亟图振作,人人有自强之心,亦人人为自强之言,而迄今仍并无自强之实。从前情事几于日久相忘。臣等承办各国事务,于练兵、裕饷、习机器、制轮船等议,屡经奏陈筹办,而歧于意见,致多阻格者有之;绌于经费,未能扩充者有之;初基已立,而无以继起久持者有之。同心少,异议多,局中之委曲,局外未能周知;切要之经营,移时视为恒泛,以致敌警猝乘,仓皇无备。”总理衙门将自强建设没有实效原因归咎于因循守旧,进而总结此次日军侵台事件,指出:“现在日本之寻衅生番,其患之已见者也。以一小国之不驯,而备御已苦无策,西洋各国之观变而动,患之濒见而未见者也。倘一朝之猝发,而弭救更何所凭。”(104)总理衙门强烈敦请中枢召集朝中相关大臣和沿海沿江督抚,讨论自强和改革事宜,并提供了一个改革讨论提纲(105);同时,奏请将丁日昌所拟《海洋水师章程六条》饬下南北洋通商大臣及沿海沿江将军督抚议奏。(106)在家就医的文祥也上了《台事虽结后患堪虞海防亟宜筹办折》,呼吁变法自强。(107)上谕将总理衙门奏折发李鸿章、沈葆桢、李翰章、张树声、王凯泰、李宗羲等15人“筹议”,由此展开一场关于海防建设的大讨论。(108)
    李鸿章在“奏议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详议海防折”中,高屋建瓴地指出世界大势变化,“各国条约已定,断难更改,江海各口,门户洞开,已为我与敌人公共之地,无事则同居异心,猜嫌既属难免;有警则我虞尔诈,措置更不易周”,“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客主之形,皆实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接着,他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李鸿章的意图是让朝廷和疆吏认识到,天下大势之变已经不可逆转,与西人并存竞争将是常态;因而,海防建设不能再是一种应急反应,而需要建立常规的海防体制。关于“练兵”一条,李鸿章指出,曾国藩在同治十年筹备海防折中就提出沿海沿江10省“归并设防”,练兵12万,实际上是要取代绿营,但没有实施。李鸿章建议,“但就现有陆军,认真选汰,一律改为洋枪炮队”,其矛头直指绿营。他主张,新式陆军“于口岸附近之处,屯扎大枝劲旅,无事时专讲操练,有事时专备游击,不准分调”。这几乎是为布防沿海的淮军量身定做的规划。(109)
    在海防大讨论的基础上,朝廷于光绪元年(1875年)四月二十六日发布“著李鸿章沈葆桢分别督办南北洋海防谕”,最终做出重大决策。首先,朝廷上下认识到“海防关系紧要,既为目前当务之急,又属国家久远之图”,但对总理衙门倡导自强十余年未见成效提出批评,“若筑室筹谋,仅以空言了事,则因循废弛,何时见诸施行”?上谕强调,“亟宜未雨绸缪,以为自强之计。惟事属创始,必须通盘筹画,计出万全,方能有利无害。”考虑到南北洋地面过宽,界连数省,必须分段督办,以专责成,“著派李鸿章督办北洋海防事宜,派沈葆桢督办南洋海防事宜,所有分洋、分任练军,设局及招致海道华人诸议,通归该大臣等择要筹办。其如何巡历各海口,随宜布置,及提拨饷需,整顿诸税之处,均著悉心经理。如应需帮办大员,即由李鸿章、沈葆桢保奏,候旨简用。出使各国及通晓洋务人才,著李鸿章切实保奏。即有需用外国人之处,亦当权自我操,勿任彼族搀越。”(110)这就赋予了李鸿章和沈葆桢二人在国防、外交、财政、人事等方面广泛的权力。
    至此,淮军面临的形势为之大变。原来要裁撤的是淮军,现在要改编的是绿营。在新的国防军事体制中,已经没有了绿营的位置。后来绿营裁撤虽然进展缓慢,但淮军留存几乎没有异议,且力量有所加强,这背后就是以新的海防军事体制建立为依托的。李鸿章及其统领的淮军实现了从临时性勇营到常规性国防军的转型,因而从太平天国战争时期战时体制下的内部平叛武装,成功转型为针对外敌的海防体制的组成部分。李鸿章则由此成为新的海防体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