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这些档案中反映的当时学界交往的情况,能否举一些例子? 周欣平:最值得一提的是赵元任和胡适这对挚友。两个人是同一条船到美国去的,都是庚子赔款的第二批学生。当时胡适想去学农学,后来转向哲学了;而赵元任去学物理学,后来也转向了。胡适给赵元任写了一副对联,还在我办公室挂着,他说赵元任是“读无用书斋主人”,戏称他搞语言学是无用的。两人相差20年去世,忌日是同一天,也是缘分。 从两人之间往来的信件中可以看到很多心声。比如,胡适虽然是在“中研院”院长的位置上去世,但他本人是志不在此的。1940年胡适在担任驻美大使时,给赵元任写信谈到:“我是决不要做中研院长的。但我此时不能预先声明不做,因为那就好像我不肯丢‘大使’了。我若不做大使,一定回北大去教书,因为那是我爱做的事,而中研院长是我不爱做的事,做大使也不是我爱做的,但我前年为国家动了一念,决计担任到战事终了,或到‘召回’为止。因此,我决心不辞‘大使’,恭候‘召回’。万一‘召回’,也许是用中研院长为理由,但实际上的理由当然是‘责速效’。我们徽州有‘病急乱投医’的俗话,现在快到‘求仙方’的时期了,你说是吗?”信的末尾还有附注: “P.S.——无论如何,我即使被‘召回’,总不会不告诉你们俩。” 1942年,胡适卸任驻美大使,并未立即回国,而是从华盛顿搬到了纽约。他搬完家后给赵元任夫妇去信一封,信的右上角除了告知电话,还特别嘱咐,“但请勿告他人,以省应酬”。这封信大概内容如下: 元任,韵卿: 前晚才搬完房子。我这一个月真是忙的头脑混乱,竟没有写信给你们。 这是一个小apartment,有家具,勉强可以住几个月。有四个书架,书还没有寄到,不久总可以从华府运来了。我现在没有什么计画,想先住下,多睡觉,少说话,少见客,把这一年里减掉的十三四磅肉先“养”回来,然后打将来的计画。 请我教书的有Harvard, Cornell, Columbia, Univ. of Chicago, Univ. of Wisconsin……etc. 但我此时都没有决定。心里颇这么想:若公开教书,似宜远离东部大城市,故Wisconsin似最适宜?Barnes Foundation 只须每周一次讲演,一切自由,只地在Philadelphia的乡下,地名Merion,Pa.,颇僻静,主人是Dewty的学生,Dr. A.C.Barnes,发明Argyrol而发大财,也颇能容人。故此地也有特别attraction,——尤其是“自由”与“闲暇”。但别地如Harvard等,因书籍多,当然也有大引诱力。 但这种种,现在我都不想,也等我把觉睡够了,然后想他! 你们何时来纽约,可以来看我,可以痛痛快快谈谈。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