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在1939年写给老师赵元任的信中,请教和商榷了诸多语言学方面的问题,还谈到自己申请在清华大学的假期离开云南赴河内的法国远东学院做一段时间研究。 李方桂在1946年给赵元任的信中谈到,他可能接受哈佛的聘请,但当时国内交通不便,经济上也窘迫,所以困难不少。“若美国能供我们一家由成都赴美往返的旅费,我很愿接受哈佛的聘。”“抗战期内我们都很窘,若无旅费,寸步不能移动。”赵元任在回信中说:“关于旅费的问题,我想了许多办法,交涉了多次,叶理绥是十分愿意使你能够来,但出盘费向无成例。”还谈到薪水,“现在他们董事会决议,开始即薪水从最高算起,每年以八千计,共聘两年。” 除了以上这类语言学家之间的通信交谈外,冯友兰也曾给赵元任去信,讨论抗战胜利后清华大学开建语言人类学系,并请赵元任回国任教事宜: 元任先生大鉴: 抗战胜利后国内各大学竞谋扩充,清华文学院亦计划于下学年添开语言人类学系,拟恳先生返校,及济之、方桂诸公主持此系。藉老成硕望,俾清华之学术地位得以提高。国内狂简不知所裁,想先生久居异国,必亦浩然有归志也。附上清华正式聘书(按:当为前文梅贻琦校长聘书),旅费由孟治先生处转致,望惠然肯来,益又不仅清华之幸也。北平清华校舍亦接收,损失不如想象之大,书籍亦收回大半。此间联合大学定于五四结束,清华同人亦将于是时北返,在此时以前有示,仍寄昆明。此请俪安。 弟冯友兰谨启 二月六日 文汇报:从您已经翻阅过的档案看,赵元任先生在生活中是个怎样的人? 周欣平:这方面可讲的就有很多了,但我还没把所有档案都仔细看过,只是选择性地看了一下,所以只能简单讲讲。比如里面有他写给她太太的求爱信。别人写可能就写一两张纸吧,但是他给杨步伟写了一本小说,这些手稿都在那里面。 文汇报:您本人是语言学的学术背景,是否因此对赵元任档案特别感兴趣? 周欣平:我老师郑锦全先生是赵元任先生的学生,我也相当于是再传弟子了。我到伯克利东亚馆以后就一直想把赵元任的档案整理出来。他的这些档案,从捐给学校,一直到我去的时候,还是封存的。这批档案是由伯克利大学的档案馆管理的,当然,有不少学者去看,每次去看就调一部分出来,我觉得这样不行,三十多年过去了,都没有好好整理,既没编目,也没扫描。我虽然是图书馆的副馆长,但档案馆不听我的,我每次去看,以研究者的身份,他们可以给我调,但是我想做这个项目,他们就不同意,说没经费。就这样扯皮了不少年,我说这些材料在档案馆放着也是放着,还是调到东亚馆来吧,最近才同意的,暂借给东亚馆。档案馆和东亚馆各出一个人,先进行编目。目前编目工作已经完成了。 文汇报:赵元任档案整理完成后会以怎样的形式呈现? 周欣平:下一步我们要请中华书局派人过去一起查看整理这些档案。我们打算先做一个赵元任年谱长编,把全部23万件档案通过时间的顺序联系起来,这当然是一个学术研究的成果。除此之外,中华书局还会对全部的文献扫描、数字化,然后出版。所以最后呈现的是两套书。一套是赵元任档案,就是六大类文献扫描,预计会多达500册;另外一套是年谱长编,把其中精华部分浓缩在其中。 记者 任思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