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本文所指的革命史学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革命史观指导下形成的历史叙述模式和体系。革命史观大致包括如下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是历史上农民起义的继续,而不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继续;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史;阶级社会历史的内容是剥削阶级的罪恶的堆积和劳动人民对这种罪恶的讨伐;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主人,劳动人民对剥削阶级的反抗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直接动力和伟大动力;统治阶级从不会主动地调整政策以发展生产,因此任何政治改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起作用也不会成功;在中国近代史上,农民不妥协的反抗斗争要优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等。 ②[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第1页。 ③对民族国家内涵的概括主要有以下几种。“民族—国家存在于由众多民族—国家所组成的联合体之中,它是统治的一系列制度模式,它对业已划定边界(国界)的领土实施行政垄断,它的统治靠法律以及内外部暴力工具的直接控制而得以维护。”参见[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第186~187页。“所谓民族国家即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这种国家是建立在国家民族认同的基础上的,以暴力作后盾,以公共权力为核心的代表全体国民利益的主权国家。”参见贾英健《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第31页。“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是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6页。“构成民族国家的本质内容,是国家的统一性和国民文化的同质性,是国民对主权国家的文化上、政治上的普遍认同”。参见宁骚《论民族国家》,《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6期。“从本质上看,民族国家就是以民族对国家的认同为基础的主权国家”。参见周平《对民族国家的再认识》,《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4期;等等。 ④毛泽东:《论新阶段》,《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第246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707页。 ⑥[美]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翁贺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第223页。 ⑦《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94~709页。 ⑧《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1编,1964年8月,第118页。 ⑨《关于〈中国通史简编〉》,《新建设》第4卷第2期,1951年。 ⑩范文澜:《看看胡适的“历史态度”和“科学方法”》,《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第256页。 (11)范文澜:《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第215页。 (12)参见《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13)范文澜:《女革命家秋瑾》,《中国妇女》1956年第8期。 (14)范文澜:《从烦恼到快乐》,《中国青年》第3卷第2期,1940年。 (15)范文澜:《历史上的民族斗争与融合》,《历史研究》1980年第2期。 (16)《斯大林全集》第2卷,第294页;第11卷,第289页。 (17)《傅斯年全集》第7册,台北联经出版社,1980,第286页。 (18)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9),中华书局,1989,第3~6页。 (19)叶蠖生:《抗战以来的历史学》,《中国文化》第3卷第2期。 (20)白兴华、许旭虹:《范文澜的学术发展道路与学术风范》,《浙江学刊》1998年第3期。 (21)蔡美彪:《〈中国通史简编〉前言》,《中国通史简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22)刘大年:《范文澜与历史研究工作》,《刘大年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254~255页。 (23)《中国通史简编·序》,延安新华书店,1941,第9页。 (24)《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序》。 (25)《中国通史简编》,华北新华书店,1948,第12页。 (26)《中国通史简编》,第13页。 (27)佟冬:《我的历史》,《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第4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 (28)[英]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杨豫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第217~222页。 (29)俞筱尧:《范文澜与〈中国通史简编〉》,原载《新文化史料》1986年第2期,此据宋原放主编《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1937年7月~1949年9月)》第2卷,吴道弘辑注,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30)《关于〈中国通史简编〉》,《新建设》第4卷第2期,1951年。 (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85页。 (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21页。 (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0~41页。 (34)《哲学的贫困》(单行本),人民出版社,1961,第48页。 (35)参见王学典《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理论:中国当代史学主潮的直接源头》,《二十世纪后半期史学主潮·导论》,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 (36)《新史学五大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第204页。 (37)《中共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五),人民出版社,1979,第31页。 (38)《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802页。 (39)《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32页。 (40)《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79页。 (41)《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513页。 (42)《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58页。 (43)《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31、630、626页。 (44)《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8页。 (45)《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62、565、607、692页。 (46)《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92页。 (47)《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75页。 (48)王庆成:《在纪念范文澜诞辰100周年学术座谈会上致词》,《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1期。 (49)范文澜:《中国近代史(说明)》,东北书店,1948。 (50)《中国近代史》(上编)第1分册,渤海新华书店,1947,第159页。 (51)《中国近代史》(上编)第1分册,第42页。 (52)《中国近代史》(上编)第1分册,第54页。 (53)《中国近代史》(上编)第1分册,第63页。 (54)《中国近代史》(上编)第1分册,第97、62页。 (55)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李大钊全集》第3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第42页。 (56)陈独秀:《克林德碑》,《新青年》第5卷5号,1918年。 (57)刘大年:《光大范文澜的科学业绩》,《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1期。 (58)戴逸:《时代需要这样的历史学家》,《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1期。 (59)陈其泰:《范文澜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第417~418页。 (60)参见王学典《翦伯赞学术思想评传·后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第378页。 (61)[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第4页。 (62)[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中华书局,2002,第250页。 (原文刊于《中国历史与理论研究》2016年第1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