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论:地理舞台说的隐退 长久以来,国内史学界对人类历史进程中地理环境的作用进行了持续关注。在肯定地理环境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也指出地理环境本身就是历史进程的一部分。在这方面,新近弃世的史学家宁可有着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他分析了地理舞台说的不足之处: 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理环境似乎就是人类活动的背景,起着类似舞台、布景乃至道具的作用。但是,人类历史创造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交换,或者说,通过对自然物质的调整、控制和改造,以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地理环境不单是人类历史活动的沉默背景和消极的旁观者,它本身就是人类历史创造活动的参与者,是这种活动的对象和材料。地理环境不仅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或不利的条件,它自身也在与人类活动的交互作用中不断改变面貌……因此,作为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一个方面的地理环境主要是一个历史的范畴。[51](P118) 这一观点,实际上已经修正了地理舞台说的不足之处,形成了对既有观念的超越。在此,地理不仅仅是舞台,而且参与到演剧活动之中,构成了历史的一部分。 专就历史地理学界而言,新中国建立之后,意识形态领域内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顾颉刚也因势利导地认为斯大林著作《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对于我们研究历史地理的人们说起来,真是一座指示着我们工作方向的光明的灯塔”。[52](P381)由此,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理论构建也就获得了日本、英美学术以外的全新的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历史地理学理论构建中的应用,以侯仁之1950年发表的《“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为起点。在这篇文章中,侯仁之已经主动搬出“辩证唯物论”,开始“不应该单单是换汤不换药的名词上的更改,而必须是从根本的立场观点与方法上把这门课程彻底改造过来”。[53](P139-140)由此,地理舞台说也就逐渐式微,难以融入历史地理学界的主流话语体系。 时至今日,历史地理学界已经意识到“由于文化地理学强调的是人地的相关性,特别是强调人对地的改造,那么历史时期的大地不仅仅是人们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活动的舞台,也应是人类的创造对象。今日的环境已成为人造环境,所谓自然环境,只是指环境中的自然因素,而环境整体已经不是‘自然’的了”。[54](P78)在此情形之下,地理舞台说这一将地理与历史设置为二元对立关系的理念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注释: ①该书收入葛剑雄文集之《悠悠长水:谭其骧传(修订版)》(广东人民出版社21)14年版)时,因版式改变,扉页上的这段话已被删除。 ②京剧和昆曲(昆剧)关系密切,据赵景深所撰“昆山腔”条目认为:“京剧各类角色的性格唱法,也是在昆剧奠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外,昆剧的曲调乃至成出的戏都大量被吸收入京剧和不少地方剧种中。”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188页)。 ③详情散见于葛剑雄整理的《谭其骧日记》(文汇出版社1998年版)中的《京华日记》部分。 ④该书初版于1901年,齐思和参考的是1924年的第5版。乔治还著有《英帝国历史地理》(A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he British Empire,1904)。阿兰·贝克认为“将历史学视为‘历史学的地理基础’的这种观点也是乔治所著《英帝国历史地理》的学术基础”(参见阿兰·R.H.贝克《地理学与历史学——跨越楚河汉界》,阙维民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84页),这一观点显然是齐思和对地理学与历史学关系的认识源头。 ⑤案:砌末即京剧表演中使用的各类道具和舞台装置的总称。 参考文献: [1]佚名.发刊词[J].禹贡半月刊,1934,1(1). [2]葛剑雄.悠悠长水——谭其骧前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侯甬坚.“历史地理”学科名称由日本传入中国考——附论我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转换[A].历史地理学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侯甬坚.历史地理实干家谭其骧先生[A].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编.谭其骧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5]顾颉刚.顾颉刚日记(第三卷)[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 [6]王煦华.禹贡发刊词的作者[J].史学史研究,1981(4). [7]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A].古史辨自序(上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8]顾颉刚.我在北大[A].顾颉刚全集·宝树园文存(卷六)·政治及其他编[M].北京:中华书局,2011. [9]谭其骧.怀念吴晗同志[A].长水集续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邓云乡.谭公序我“古城……”[A].水流云在琐语[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11]谭其骧.一草一木总关情(邓云乡与燕京乡士)[J].读书,1992(7). [12]顾颉刚.地理教学与民族观念[A].顾颉刚全集·宝树园文存(卷三)·教育编[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3]齐思和.齐思和史学概论讲义[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14]齐思和.西周地理考[A].中国史探研[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5]禹贡学会.禹贡学会会员录[Z].禹贡学会(北平),1937. [16]张荫麟.致张其昀[A].[美]陈润成,李欣荣编.张荫麟全集(上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17]张荫麟.论传统历史哲学[A].李毓澍.张荫麟先生文集(下册)[M].台北:九思出版社,1977. [18]蔡尚思.中国历史新研究法[M].上海:中华书局,1940. [19]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A].钱宾四先生全集(第31册)[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 [20]白寿彝.钱穆和考据学[A].学步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 [21]自寿彝.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几个问题[A].白寿彝史学论集(上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2]白寿彝.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在中国民族关系史座谈会上的讲话[A].民族宗教论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 [23]高名凯,刘正埮.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 [24]刘正埮.汉语外来词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25]金林祥.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六卷)·清代(下)(公元1840-1911年)[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6]说学[N].申报,1904-11-29(1). [27]论近日学者喜用新名词之谬[N].申报,1903-9-9(3). [28]张之洞.奏定学务纲要[A].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29]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一九○四年九月)[A].王晶垚.柳亚子选集(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30]吴冰心.新陈代谢[N].时报(上海),1912-3-5(6). [31]李孝迁.西方史学在中国的传播(1882-1949)[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2]汤调鼎.论中国当兴地理教育[J].新世界学报,1903. [33]娄献阁.汤调鼎[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C].北京:中华书局,1983. [34]壮夫.地人学(第一章性质之研究)[J].浙江潮,1903(4). [35]马君武.唯心派巨子黑智儿学说[A].曾德珪.马君武文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6][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 [37]横阳翼天氏.中国历史(上册)[M].东京:东京东新译社,1903. [38][法]白菱汉.人生地理学[M].张其昀,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39][英]斐格莱.地理与世界霸权[M].张富康,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40][英]非耳格林.史地关系新论[M].滕柱,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 [41]陈国华.京剧艺术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42]赵景深.怎样研究京剧[A].中国戏曲丛谈[M].济南:齐鲁书社,1986. [43]吴小如.戏曲的写实和写意——中央电视台《戏曲常识》讲稿[A].吴小如戏曲随笔集[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44]潘侠风.京剧艺术问答[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45]傅斯年.再论戏剧改良[A].欧阳哲生.傅斯年全集(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46]冯友兰.人生哲学之比较研究(一名天人损益论)序言[A].三松堂全集(第2卷)·一种人生观[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47]顾颉刚.中小学教师进修及文化干部进修案[A].顾颉刚全集·宝树园文存(卷三)·教育编[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8]顾颉刚.(丁山)地理与中华民族之盛衰序[A].顾颉刚全集·宝树园文存(卷二)·学术编(下)[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9]侯仁之.儿时回忆(节录)[A].邓九平.文化名人:忆学生时代(下册)[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4. [50]侯仁之.致新凤霞同志的一封信[A].奋蹄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51]宁可.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A].宁可史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2]顾颉刚.中国历史地图集序[A].顾颉刚全集·宝树园文存(卷二)·学术编(下)[M].北京:中华书局,2011. [53]侯仁之.“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A].历史地理学四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原文刊于《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