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巴纸商品化历程及研究过程 1.东巴纸的商品化历程。丽江大研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中心[11]。丽江古城于1997年以整座古城的形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随后,大量游客涌入丽江古城,丽江的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据统计,至2016年,丽江市游客量已超过35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608.7亿元。旅游业不仅成为了丽江市的支柱产业,也成为丽江古城文化发展与变迁的驱动力。 丽江旅游的蓬勃发展带来了东巴文化的商品化,而东巴纸的商品化可谓典型代表。东巴纸是纳西族东巴祭司专门用来记录东巴经文的手工纸,在东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十年动乱”时期,东巴纸一度被认为是封建迷信而被终止制作。改革开放后,东巴纸在民间得以恢复生产[12]。伴随丽江成长为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一些文化商人开始注意到东巴纸的商业价值。在东巴纸商品化的起步阶段,本地纳西族人和丽湖与昆明汉族人李军于2003年合伙成立了东巴纸坊公司(经营事务由和丽湖负责,李军仅为投资人之一,所有员工皆为纳西族人),在丽江古城的科贡坊开办了第一家卖东巴纸旅游商品的门店。东巴纸坊目前已经成长为东巴纸商品化的主要商业机构,其发展历程如下图。 图1 东巴纸坊发展历程 起初,店里的东巴纸商品类型仅有普通的东巴纸和笔记本等设计简单的产品。2005年,东巴纸坊开始用“民族特色”呈现东巴纸商品,东巴纸的商品化进入初步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东巴纸坊积极与丽江政府合作,主动配合政府的东巴纸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同时,协助文化部门编辑出版有关东巴纸文化的书籍,当地东巴文化专家负责撰写《纳西纸书》、《东巴纸典》,东巴纸坊负责封面设计、文中插图等。东巴纸坊与政府的合作大大提高了东巴纸的市场知名度和认可度,东巴纸的商品化也相应地获得了高速发展。2008年以来,东巴纸坊陆续在丽江古城和束河古镇开设了多家分店,以满足游客的大量消费需求。当发现古城的其他商家开始竞相模仿自己的东巴纸产品,东巴纸坊就东巴纸、东巴纸台灯两种产品向国家申请了专利,以保护东巴纸坊产品的独特性及其知识产权。然而,从2013年开始,东巴纸坊面临转型和发展的瓶颈问题。为避免“互联网+”的冲击,东巴纸坊在淘宝网站开网店,试图拓展东巴纸产品的销售渠道以增加产品的销售量。但是,考虑到东巴纸的地域性和丽江古城的文化符号,丽江政府强制要求东巴纸坊关闭网店。另外,大量不同类型旅游商品的涌现加剧了旅游市场的竞争,也在某种程度上减缓了东巴纸坊的经营扩张速度。至2017年,东巴纸坊经历了14年的发展,现开设了12间分店(丽江古城9家,束河古镇、大理和昆明各1家),开发有8个系列、100多种的东巴纸文化商品,成为了丽江古城最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商店和文化符号象征。 2.研究过程和方法。笔者近年来一直关注丽江古城的旅游发展及其对当地族群和文化的影响。2009年,对纳西族文化的“去地方化”与“再地方化”进行了研究,后来又研究了丽江酒吧、丽江客栈等旅游商业化所引发的“虚无”与“实在”问题。对于东巴纸商品化的关注始于两年前,并于2016年1月24日至2月3日对案例地丽江大研古城的东巴纸商品和东巴纸坊等进行调研,期间主要运用访谈法和观察法搜集资料和信息。其中,访谈主要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再根据访谈对象的反馈追踪提问。本次调研共计访谈21人(见表1),访谈对象都是与东巴纸有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纳西族人,包括纳西族地方精英(W)、东巴祭司(D)、东巴纸坊员工(J)和纳西族普通民众(R)。访谈内容包括丽江古城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东巴纸的文化内涵和商品化过程,以及当地纳西族群内各主体对东巴纸商品化的认知和理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