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关于推进中国民族史研究的若干构想(3)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罗贤佑 参加讨论

    三、多学科协力发展
    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日益为人们关注,中国民族史研究不但要追寻民族历史发展的轨迹,还应探求民族发展的现实和未来。中国民族史研究面临的历史使命,需要多学科的协力进行。我们知道,客观历史是人类历史文明进程的全部足迹,包罗世间的一切。民族史自不例外,在研究当中需要进行全方位、多学科的综合,充分发挥这一学科的本色。在老一辈学人当中,不少人都有多方面的造诣。像著名民族史学家马长寿先生,他早年攻读的是民族学专业,除了学习文化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外,还曾系统学习过比较语音学、体质人类学、考古学、民族调查方法等课程。其史学著作中就应用了近现代西方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等方面的知识,在民族史研究中贡献突出。再如另一位民族史学名家江应梁先生,他早年也曾专攻社会学、人类学,后深入研究民族史,创获颇丰。在学术思想上,他特别强调现实调查与文献材料相结合的方法,认为只有将民族调查、语言比较、考古材料和历史文献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研究之路通达开阔,同时,研究的结果才更加真实可信。其研究民族史的代表作《傣族史》等专著,正是其学术思想的完美体现④。当今,中国民族史学的深化更是离不开历史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边疆学、考古学、语言学、地理学、宗教学、社会学、军事学、政治学,乃至文学、哲学、经济学、人口学、心理学、生态学等学科学者的参与。整合多方面的力量,在中国民族史的学科框架构筑上实现一次飞跃,使中国民族史学不仅成为一门学科群体,而且又是一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这既是学科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的要求。
    四、大力开拓创新
    当前我们正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转折时期,民族史学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希望学者群体继续发扬“砥砺品学,上下求索”的精神,为促进民族史学的发展继续贡献力量。学术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创新,而学术的创新无不因为有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材料,三者至少必备其一。在新的时代立足点上,以大量的创新性成果来推进中国民族史研究向纵深发展,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著名学者程千帆先生在给某教授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兄驰骋文场近五十年,涉及方面极多。——窃意年将七十,亦应有所结束,集中力量,搞一个或几个方面,写几本结实的书,留几个基本可以结论的结论,为学术界留点遗产,此下走所以厚望于吾兄也。”⑤这段话虽然是对某教授的忠告,但我觉得对于我们所有学者来说,无疑都是极为有益的教诲。在浮躁之风盛行之下,时常出现一些名为学术成果,实为文化垃圾的东西。程先生所说“结实”者,不虚作也。“结实的书”,就是实实在在有见解、有分量的著作,于学术真有用处,能经得起时间考验,可以传给后世的学术成品。所以,学者都应该牢记程千帆先生的忠告,埋首书窗下,奔走田野间,甘坐冷板凳,精心苦钻研,“写几本结实的书,留几个基本可以结论的结论,为学术界留点遗产”。要适应时代发展,开创民族史研究新局面,就要靠广大研究者,特别是中青年学者的不懈努力。总的来说,如今的研究条件,比起前辈来,不知好了多少倍。充足的读书时间,先进的科研手段,快捷的检索方式,广泛的资讯来源等等,都是前辈学者所难以想像的。现在的中青年学者就其整体而言,没有理由不超越前辈。中国民族史研究的持续发展,不断拓进,长盛不衰,再创辉煌,希望主要寄托在我们的中青年学者身上!
    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与时俱进。继承、探索、创新,是21世纪赋予我们民族史学工作者的时代使命,让我们群策群力,共同推动民族史学的进步,使我们的研究水平,挺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