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这个问题的最初解答中,我乐于鉴别谈话中的行为并且认为只有通过主位操作,特定话语信息的意义才能被我们识别。1968年,我曾有过一段表述:“从客位的观点来看,意义、意图、目的、动力等领域……是无法进入的”。(Harris,1968:579)我想说的观点是从客位的角度来看,意义、目的、意图、动力等领域存在于信息中而非参与者的头脑中;也就是说,当他们交换的信息具有一个确定的客位意义时,从客位的观点出发,关于参与者头脑中的任何想法都不能判定。从客位的立场反驳维特根斯坦,就像塞尔所引证的,人们说“这儿冷”可以表达“这儿热”的意思。 话语行为的客位意义 客位意义与主位意义之间的差异,也是人类话语的第一层表面意义和说者与听者各自的完全是心理上的意义之间的不同。通过参考研究纽约市家庭行为流场景的录影带,我试着解释一下这种差别:这项研究根据家庭成员对我们(观察者)称之为“请求”(request)的这种客位话语行为分类所做的回答,试图描述家庭生活中的上位与下位模式(patterns of superordination and subordination)。这类话语行为包括“请求引起注意”、“请求做出行动”、“请求获得信息”(“妈妈!”“拎走垃圾。”“几点了?”)。观察者用英语可以驾轻就熟地把请求定义为包含一定语法和音调特征的话语行为(如省略代词和加强或上升语调)。据猜测,如果“请求”在不同的语言中势必要被不同的特殊标准加以辨识的话,那么所有的人类语言(和许多低于人类的交流系统)都会含有关于发送信息的规定,如果发送者真地想以某种特殊的方式改变听者的行为,那么发送者将会用到这些条款。如果有人面对着这样一种事实:在迄今为止的家庭研究中,听者对于请求普遍不愿照做,哪怕只是半次也休想,那么对一个信息的表层意义和客位内容与信息的心理或主位意义进行区别的需求将表现得极为鲜明。一些主位的解释包含某种猜想,认为说话人并不想认真地传达信息的表面意义。请思考下面一个母亲和她8岁儿子行为流事件中的被录入磁带的话语行为,从上午10:50开始,母亲对儿子重复了一系列的请求,她不让他跟狗一起玩。 时间 请求 10:50 别逗它。 11:01 别逗它。 11:09 别逗它。 11:10 嘿!别那样。 11:10 请别逗它。 11:15 别逗它。 11:15 别逗它。 11:15 怎么总逗它? 11:16 别逗雷克斯,啊? 11:17 别逗它。 11:17 别逗它。 11:27 离它远点。 同一场景,母亲要求同一个孩子调小起居室的收音机的音量: 10:40 别动它。 10:41 我不想听了。 11:19 声音调小点。 11:20 快,把它关了。 11:20 小点声音。 11:20 听你自己的(另一房间有收音机)。 11:26 好吧,我不得不调小它。 11:27 别动它。 11:27 别动它。 11:29 马上关掉。 11:29 你别动收音机。 11:29 别动收音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