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钟敬文]“五四”时期民俗文化学的兴起(9)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民俗学网 钟敬文 参加讨论

    四、结论
    以上两节。论述了“五四”时期新文学界对民俗文化进行考察、探索和评价、表彰等活动及其成果。虽然不够详尽,但总算画出一个概貌了。
    这些对民众语言到一般民俗事象的学术活动,自然是彼此相对地独立的。它们各有自己的对象范围、处理过程乃至于社会作用等。但是,从另一力面看,它们义互相关联、互相照应,乃至于有着某种共同点的。聚集起来,就成为一个系统。如果我们把当时的整个新文化运动看做一个大系统,那么,民俗文化学活动,却又是它的一个小系统了。
    这种以民俗文化为对象的学术活动系统(或小系统),它的性质到底是什么呢?要弄清这点,必须要先弄清整个新文化的性质。关于这一点,在当时就有人给以指出了,就是大家知道的“德莫克拉西”(民主)与“赛因斯”《科学)(陈独秀语,这是他当做《新青年》的“罪状”提出来的)。到了抗日战争前期,毛泽东同志作为新民主主义时期文化性质提出了三点:“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即是民主的)”(参看《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这比较完整,就是比较更能包括这段历史时期文化活动的特点。它对我们所论述的“五四”时期民俗文化学的活动的性质也基本适用。我们就根据它来略述一下(三点次序稍有变更)。
    首先关于民族性。这个性质在民俗文化学上的体现,有两方面。一是资料方面,一是学者意识方面。前一方面,情形更为显然。民俗文化学所处理的对象,即民众语言、口头文艺、通俗文学,以及风俗习尚等大都是民族文化事象。它是广泛地存在、流传于民族众多成员中的。它体现着民族社会生活及其多数成员的思想、感情和创造能力。19世纪末,那位意大利学者G?韦大列在他所收集、译注的北京歌谣集的序言上,曾经预言:“根据在这些歌谣之上,根据在人民的真感情之上,一种新的民族的诗也许能产生出来。”(韦氏编译《北京歌谣》(Pekinese Rhymes,1896)序言,这里借用《歌谣》周刊《发刊词》上的译文)这种认为新的文学创作不能离开民族广大成员的民间文艺传统的哺育的观点是有卓见的。同时它也证明那些歌谣之类的民间文学,怎样具有民族的特性了。而搜集歌谣,正是现代民俗文化学的开端,是以后它许多活动的先驱。
    民族性的另一个体现,是在那些学者们的思想、意识上。“五四一运动中的爱国主义活动,是这时期民族独立、自尊意识的突出表现。而这种民族意识在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各方面也大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来。民俗文化学,因为它对象特点的关系,这种性质表现得更为明显。像前节曾经提到的江绍原那篇谈妙峰山进香的文章里,在所引用的那句话前面)他写道:
    中国境内的铁路、矿山,如果我们要求由中国人自己建筑、开采,同样,中国境内的“法术宗教”现象我们也该要求由中国人自己调查、研究……此外,建筑、开采和调查、研究,于一国人精神上的意义,实在比建筑、开采的成就和调查、研究的结果,更属重要。
    从这些话里,我们可以看到当时觉醒了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于开创新学术事业的识见和抱负。在《歌谣》周刊发行的前期,该刊最热心的编者之一常惠,在他与卫蔚文的通讯里,彼此都感觉到搜集、整理和刊行歌谣,这种事业下能只让外人去做.而我们自己却不动手。由于当前那样情形的存在,使他们“不能不挥把汗。”(参看《歌谣》周刊.第四号,1923,l,7) 我自己近年在追思那些时期开始收集口头文艺和民俗资料的原因时,觉得当时报刊纷纷多登载这类资料固然起了逗引作用,但从我本身的内因看,主要还是那种民族自尊意识在起支撑作用。因为那些时期,自己多少知道一些外国学者(?)已经在我们这块园地里动过犁锄。作为中国的学人怎么反而袖手旁观呢?这种意识,直到今天,还是支持我这方面工作的一根支柱,尽管这种意识现在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单纯了。
    再谈民主性。制度上、伦理上及思想上的民主化,是当时处在半封建社会里多少已经觉悟过来的知识分子以及人民的主要要求。他们批判当时政治上的假民主;批判家庭中和社会上的种种束缚,批判专为上层少数人娱乐享受的文艺……无一不是这种思潮的表现。一些学者正在热心地提倡白话文,搜集歌谣、传说,提高过去俗文学位置。这些学术活动,看去好像跟当时的主流思想(民主主义)没有太大关系或者直接关系。实际不然。这些是从另一方面对旧制度、旧伦理和旧文艺(正统文艺)的批判,是更基本的、积极的批判。因为这些新得宠的传统文化,是民族中、下层的文化,是正统的文化所排斥或认为不足挂齿的“低贱文化”。这点,只要看看当时那帮守旧分子(不管他们过去怎样,这时却是民主文化的反对派),怎样攻击、鄙夷这种重视民俗文化的学者及其活动就十分清楚了。林纤、章士到及学衡派一些学者的反对白话文、新文学及以传统小说为正统文学的主张,这是大家知道的事情。让我举点其它的例子。北大日刊上的《歌谣选》,特别后来的《歌谣》周刊刊布后,许多头脑较新的学界同志纷纷表示欢迎,有的并把这种活动扩展开去,闹得轰轰烈烈的。但同时也有一些旧派学者觉得这是件难以忍受的事。当时保定地方就有一位进士公,大骂蔡元培胡闹。因为他在堂堂的大学里,跟学生一道去搞那些:“风来了,雨来了”的儿童胡喷出来的玩意儿。(参看卫景周:《歌谣在诗中的地位》,《歌谣》周年纪念增刊)这虽然只是一个例子,但是它却的确是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原因是这种新学术活动冲击了统治阶级的吃人文化。再者,大家记得《水浒》是历代朝廷和地方官厅所禁止的“坏书”,而歌谣、传说里,许多内容是跟封建社会的法律、道德、礼仪等针锋相对的。这就可以证明民俗文化学活动的民主性和它必然要受那些拥护统治阶级文化的人士的讨厌了。
    再谈科学性。这里所谓科学性,也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科学本身(科学的知识、原理等)。另是指科学的态度、精神及方法等。这两种,在“五四”时期都有显著的表现。前者如介绍进来那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著述、学说等,后者如运用科学知识去批判旧制度、旧伦理以及直接介绍西方的科学方法等。这些情形,在民俗文化学方面,大体也同样存在。例如关于有些学者继续介绍或应用英国人类学派的神话学、童话学的理论(如周作人、沈雁冰等)。又如有些学者运用欧洲意、英、法等国的语言学史的事实以论证中国的俗语(白话)当作为国语和文学用语。又如在歌谣探讨上,学者们常常使用的比较方法及历史方法,就是对国际科学方法的采用。至于收集歌谣、方言,强调采用外国流行的科学方法等就不必—一细举了。总之,在“五四”那段时期兴起的民俗文化学,虽然成果不大平衡,也还没有形成严格的科学体系,但是,由于种种有利条件(包括从事者们的学养和奋斗精神),使当时的民俗文化的采录、探索,不仅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而且已经使这门新学术具有一个科学的雏形。
    我们已大略说明了新生的民俗文化学的性质,就不难进而指出它学术中的意义和价值。首先,它是当时社会历史发展要求的产儿,是那汹涌澎湃的新文化运动的一个有机部分,具有那运动的主要性质,并且为它壮大声势,增进效力。它决不是脱离时代潮流的“散兵游勇”。这是第一点。由于这种新学术活动是前一个时期新学术、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由于我国这方面学术资源的富饶,和参加学者们的学问素养和奋斗劲头,它虽然处于草创时期,但一般地说,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这是第二点。最后一点,这种新学术,既有所继承,更有所启导。自2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民间文艺学、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及语文学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从学术的历史的继承、影响关系看,它是它们的直接的哺育者或启导者。从这几点,可以看到这种新学科在学术史(乃至于文化史)上的意义和价值。这是值得我们今天回顾和给以表彰的。
    有些同志可能对我上面的论述,产生些怀疑。他们或者认为当时马克思主义思想已经开始传入我国学界,新的民众文化运动(如办平民夜校、宣传“劳工神圣”思想之类)也在开始。这种新兴的民俗文化学,既不是在马克思主义学理指导之下,又没有与当前民众的新文化运动密切结合,能否认为是新文化运动,待别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一部分呢?关于这点,我有自己的看法。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进步文化是以(或者说应该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但是,我们知道在这个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学说虽然已经输进来了,但在学术上还没有占据领导的地位(更不要说“定于一尊”了),它不过是许多外来学说中的一种。从社会主义学说看,当时无政府主义,在青年学子脑中就曾经很有市场。其次,像前面所提到过,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性的,它的文化的性质或要求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就是民主的),这是经典性的说法。而像我们前面所阐明,当时的民俗文化学,并没有违反这种性质。再次,文化活动,虽然与政治及社会运动有关,但到底不能相等同,应该说,两者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如果简单地用后者的标准去衡量前者(文化活动),那怕不是一种真正理直词正的做法。在这方面,我们是有过痛苦的经验的。在“五四”这段历史时期,乃至那稍后的一段时期,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学术著作是大量存在的。它们都应该被看作废纸或毒品么?那伯不能吧。例如解放前中央研究院一些研究人员所编著的民族志、方言调查报告以及关于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的论文,现在能够一概取消它的学术存在权吗?这些道理,本来并不高深,不过我们过去一段时间里,大家都戴上过有色眼镜,因此就不很容易辨清周围事物的原来颜色了。
    至于一切学术活动是不是只跟当时的社会运动乃至政抬运动直接相结合才算是有意义和价值的,这也是颇值得商议的问题。能够跟当时进步的社会运动乃至政治运动密切相结合的学术活动,是可称美的(当然它本身还需要有相当的质量)。可是,这种原则或要求,却不一定适用于一切学术活动。因为各种学术本身的性质不同,学者们的出身、性格、学养也各有差异,而为现实服务也有直接、间接、暂时和比较长久的区别。“五四”时期主要从事民俗文化学活动的学者,大都出身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也有个别出身地主、官僚家庭),他们大都是拥护(即使有程度上的差别)民族、民主和科学的,至少在当时的思想状况是如此,却不是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的拥护者(包括那位后来成为辉煌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鲁迅在内)。他们的民俗文化学的活动,是适合于当时中国社会对文化的基本要求的,并且也有着不容淹没的成就。它的活动,一般虽然没有结合当时的社会运动(个别方面是有的,并且作用相当大,像用白话去代替古文的做法),但却不是脱离时代的文化要求的。反之,正是它不可缺少的部分。从这种民俗文化学术后来的发展看,它的社会作用是比较深远的,我们现在还要进一步繁荣这种学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