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孙燕京]略论晚清北京社会风尚的变化及其特点(4)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近代中国研究网 2007-6-2 孙燕京 参加讨论

    2、起步虽晚但变化的速度快
    就社会整体而言,近代以来北京地区社会生活乃至文化的变化,特别是在西方文化影响下发生的变化比沿海通商口岸略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西方商品经济、思想文化传播、渗透时间略晚的原因,也有北方民风偏于保守、风气不开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北京处在清政府的直接监控之下,思想文化控制远比其它地区严重这一客观事实。相反,沿海通商口岸或南方地区“天高皇帝远”(当然,相当多边远省份的风气并没有因为“天高皇帝远”而发生多大的变化),清政府的政令不能得到及时下达或者贯彻,使得那些地区较之北京政治略为“宽松”。
    但是,北京风尚在西方文化影响下一旦发生的变化,其速度便相当之快。比如,出现于1898年、20世纪初年各地纷纷兴办的阅报公会,开始多数集中在南方地区,像北京这样的政治文化中心迟迟未能出现,其中最直接原因是清政府对北京乃至北方地区的思想控制、行政干预要严格得多,但是,随着清政府预备立宪等一系列改革活动的开展,这种控制相对松动了。于是,1905年第一个公共阅报性质的报社在京设立,它是由书局、报社发起组织带有公益性质的阅报机构。此后,很快形成创建热潮。[40]当时不少人把报纸张之于大街通衢,致“来往观看者甚夥”,以致“京师风气大开,讲报阅报各社皆以林立,每日听阅者击毂摩肩”。[41]由此,公众参与时政、了解世事有了更多的场所。
    再以兴办新式学堂为例。近代新式教育始于传教士所办教会学校。鸦片战争以后,传教士在五口以及东南沿海陆续开办一些教会学校,尽管教会学校以传播福音、宣传宗教为最高目的,但是,教学内容夹杂着外语、自然科学知识,对于传播西方文化起了一定的作用,是西学东渐的重要桥梁。北京出现教会学校的时间比东南沿海晚十几年,所办数量亦少,招收学生人数仅一二十名,其社会影响自然小得多。[42]19世纪60~70年代,北京只有一所国家级外语学校(同文馆)和寥寥几所设外语课的教会学校,而同时期上海等通商口岸开办的外语学校数量在24所以上。[43]下面这份材料,虽然不便作对比,但颇能说明一定问题。1842年,一位在教会学校读书的年轻人这样写道:“我现在在这所学校里受教于布朗先生。我当牢记他所讲授的一切。因为知识就是力量。此前,我曾在中国学校读书,白白浪费了四年的光阴和金钱,除了知道几个人名外,一无所获。我在英国学校里读书,已有二年半的时间,我感到此间的收益,不啻万倍。这是因为他教人许多有用的知识,诸如天文、几何、代数、宗教真理……,而中国学校从来不教这些”。[44]显然,这样的认识在同时代京城书院山房中读书的学生根本无法想象。
    20世纪初,情况有了变化。1903年《大公报》报道说:“自城内设中小学堂一(原文如此——引者)来,八旗子弟多就学焉。日前在东单牌楼某胡同见壁上有白土画成地球形并经纬道,且书其名于上,此必童子之游戏所画,然亦可见北京之输入文明矣”。[45]再后,新事物如雨后春笋,浸染着新的时代气息。1906年北京各校联合举行运动会,引来不少观众。1907年京师大学堂举办运动会,前来参观的《泰晤士报》记者说:“我估计至少有五千名学生参加。他们身穿制服,旌旗飘扬,乐鼓齐鸣,秩序井然地排队走向运动场。这些品学兼优的年轻人顺序停在运动场上,观看外国式的运动项目:赛跑、跳高、跳远、举重、掷链球等等。这里全是中国人,中国人维持秩序,中国人充当干事,中国人散发中文节目单,参加竞赛的全是中国人,裁判员都是中国人,只有竞赛的项目是纯粹外国式的”。[46]青年学生饱满的情绪和昂扬的精神面貌给社会各阶层人很大的鼓舞。他们纷纷发表言论盛赞此举,认为:“国家之盛由于兵强,强兵之道由于国民尚武,而尚武之风,实始于学堂运动会焉”,“使吾国事事能如此进化,则二十年后其犹不能与东西各国并驾齐驱,吾不信也”。[47]文人日记里也记录了类似情况,1907年孙宝瑄在厂甸“观慈善会男女学童体操唱歌,凡入观者皆出银饼购券,别以优等及次优之坐”。[48]可见,当时去中小学参观体育、唱歌课是颇流行的带有娱乐性质的活动,它使社会各界人士开阔了眼界。
    再有,从竹枝词咏物的内容变化也可反映出起步晚、变速快的特点。以7种晚清北京竹枝词为例。从道光年间《都门杂咏》到宣统时《京华百二竹枝词》收录的上千首竹枝词中,道光时期竹枝词中有一首谈到大栅栏的“自鸣钟”、说到玻璃、眼镜各一首,还有一首提及不“耐穿”的洋布,其余所述风尚器用还是旧式的。大体可以说庚子以前的竹枝词,新风新物比较少见。而宣统以后的《京华百二竹枝词》、《京华慷慨竹枝词》所辑则满目皆新,记录了从器物到机构、制度再到新学的种种变化,以至于辑录者感慨道:“大清宣统建元年,事事维新列眼前。”“世事幻其如梦,弹指即非……风移人往,奚跂沧桑……”[49]北京的种种变化,给民众带来强烈思想震荡,以至生出“年来旧学等灰尘”的慨叹。[5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