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伦理化,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特色 "民以食为天",这一句在中国妇孺皆知的古训,在一个有神论国家无异是石破天惊之论。试想,穿衣吃饭虽是人类生存的第一要事,但在一切都是上天和主恩赐的观念中,哪有以天的名分称呼芸芸众生的寻常事。即使天上人间、政权神权集于一身的国君,也只是天的儿子----天子,发号施令都承受天命,又何敢妄言与天争威。在中华饮食文化中却不然,人人不可须臾分离,而又习已为常的饮食被推崇为天,进入至高无上的信念。相形之下,孟子说:"食、色,性也。"墨子说 :" 食为性命之基。"以及《周礼》所谓"食为民之本。"都不过是对人类生存的本能和自身发展的物质前堤而表述的大实话。出自《汉书》的"民以食为天",却对人类最具有求生欲望的饮食行为,赋以民食即天理的伦理观念。以人事和天相通,这是先秦"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传》襄公31年引《泰誓》) 天命观的发展,也是汉代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体系向日用消费深化的体现。 "饮食"在中国的出世不凡,还由于它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礼的本源。《礼记 . 礼运篇》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汗尊而杯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爆粟粒、烤小猪,挖土坑盛酒,用手掬饮,再用草槌敲地取乐,这大约就是先民视为美食美酒的盛事,用自己最得意的生活方式,祭祀鬼神,表示对祖先和神灵的崇拜和祈祷,这就开始了礼仪的行为。所谓礼之初始诸饮食,揭示了文化现象是从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中发生,这是中华民族顺应自然生态的创造。 祭祀礼仪从饮食行为中发端,盛放饮食的食器就成为礼器。食字在甲骨文中的字形就似食物盛放在容器中,比其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有了食器的发明,这是饮食的进化,这一进化深深烙在文明的标志文字的创制之中,食器也就成为饮食的符号,至今中国人还习惯用铁饭碗来表示有吃有喝的保障。"礼"字的成型也可溯源到食器,据王国维在《观堂集林. 释礼》中考证: "盛玉以奉神人之器谓之丰,推之而奉神人之酒醴亦谓之醴,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在食器中盛放玉,是礼字的原初形态,所以普通的日用品食器,也就成为至尊至荣的礼器。 礼,有多重含义,礼貌之礼、仪节之礼、伦常制度之礼,无不是协调、沟通和规范人与人的伦理关系,这种观念对饮食行为的渗透和主导,使得有限的口腹之欲,寓有超乎具体物质享受以外的精神内涵,拓展了饮食活动的社会价值和功能,由此衍生出多姿多彩的内容,是中华饮食文化与世界各国相区别的最重要的特色。 二、伦理,是怎样导向饮食的 礼,从远古饮食习俗中发源,经过孔子的发展与集大成,构建成治国理政处世为人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这是古人用以别尊卑、定亲疏、辨是非的准则。它以等级分配为核心,用各种伦常制度规范社会各阶层的思想行为、人际关系和生活消费,用以维系"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层层相隶属的统治序列。 等级统治本是封建社会的属性,这在世界各国都不例外。在中国保障这种秩序的特殊形态是礼制,历代王朝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志"、"舆服制"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管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礼者,贵轻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故天子袜 衣冕,诸侯玄 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从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荀子 王制》 "君子小人,物 有章服,贵有常尊,贱有等威。"(《左传 昭公十二年》) "奇服文章以等上下而差贵贱,是以高下异,则名号异,则权力异,则事势异,则旗章异,则符瑞异,则礼宠异,则秩禄异,则冠履异,则衣带异,则环佩异,则车马异,则妻妾异,则泽厚异,则官室异,则器皿异,则饮食异,则祭祀异,则死丧异。"(《新书》卷一) 这就是说,社会各阶层的成员,从权力财产的分配,到日用器物的消费,从应酬往来到穿衣吃饭,该享用什么,不该享用什么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值得注意的是,所谓"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明确规定了俸禄与日用消费必须与其权位和道德实践相称,这本是士人以上统治阶层生活方式的物质基础。此类贵贱有等,尊卑有别的生活样式扩大到众庶百姓,并"以法数制之",成为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所以禄与德、位的一致性,揭示了封建社会生活方式与等级序列、伦理道德的三位一体化。这种由认知、器用、法权和道德等主要文化要素而构成的方式,通过礼整合为稳定的范式,是为华夏民族传统的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以伦理道德为本位,以等级分配为核心,渗透政治、经济、文艺、教育和衣食住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谓礼制、礼法、礼律和礼治都从不同层次和领域表述了这种文化模式的内容和功能。饮食行为在这种文化模式中,不单是满足充饥、营养、保健的自然欲求,还是社会地位、伦理道德的体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