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圣母殿边上有一通宋宣和五年(1123年)姜仲谦撰《晋祠谢雨文》碑,碑中有云:“惟云朔之初附兮,震天声于远夷。谅非神之阴相兮,何以杜鼠窃于藩篱。乃潜心而默祷兮,薄精诚之上驰。达龙香之芬苾兮,耸冠佩之陆离。步长廊之回环兮,考故事于丰碑,惟圣母之发祥兮,肇晋室而开基。王有文之在手兮,其神灵之可知”(晋祠博物馆选注,2001:20)。这时,圣母已经获得了她在宋代的所有封号,但从碑文来看,姜仲谦之所以来此求雨,并不是因为已经认定圣母和唐叔虞是主水的神灵,而是因为这一年金辽交战,阿骨打死于白水泊,云州、朔州诸州重新与宋朝通好(晋祠博物馆选注,2001:22)。姜仲谦认为,这不战而来的果实自然应该归功于昭济圣母和汾东王的佑护,既然他们能保佑不战而收复疆土,想必是十分灵验,而地方父老又都说“祸福惟神之所司”(晋祠博物馆选注,2001:22),所以求雨也必是灵验的。他在文中透露了认为圣母是邑姜的意思,即“惟圣母之发祥兮,肇晋室而开基。王有文之在手兮,其神灵之可知”。而且,他显然认为,既然叔虞是晋的开基之祖,帮助朝廷抵御来自晋的北部边境的外患也是顺理成章的,但当时晋祠的主神已经是圣母,为了应对这一矛盾,姜仲谦才提出了圣母原本是邑姜的看法。但真正可怪的事情是,这个观点竟长期无人理睬。整篇碑文只字不差地录在嘉靖《太原县志》上,而县志的编纂者高汝行本身就是进士出身,应该不会看不出其中含义,遑论县志流传开来,读过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却没有一个人出来应和。 明朝在洪武初年冬打下太原之后,次年即加封圣母为“广惠显灵昭济圣母”,这次加封的原因在“加封诏书”中写得明白,就是因为祈雨有灵。这是在国家正祀中第一次肯定晋祠圣母是主管雨水之神。元好问在蒙古太宗十四年(1242年)的《惠远庙新建外门记》中就已经提到:晋溪神曰昭济,祠曰惠远,自宋以来云然。然晋祠本以祠唐侯,乃今以昭济主之,名实之紊久矣(晋祠博物馆选注,2001:23)。洪武四年,朱元璋下令,“革天下神祇封号,止称以山水本名,而圣母庙遂改为晋源神祠”(阎若璩,1973:卷五)。同年,汾东王的称号也被革去,改封唐叔虞之神。此后,“昭济圣母,晋源之神”的身份一直到清康熙十一年之前,再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晋祠西寨村人阎若璩和他的老师、时任太原知府周令树共同提出圣母原本的身份是唐叔虞之母邑姜。在《四书释地续》中,阎若璩专门撰写了“邑姜”一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