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金银器。 云南晋宁石寨山7号墓出土的银带扣(图二二:1)。主题是翼虎。其形式与朝鲜乐浪遗址出土的虎纹带扣相似(图二二:2),但后者没有明显的翼。我国早期带扣有些是草原地区的制品,也有些是模仿这类风格的汉地制品。二者的关系值得探讨。在出土发现中,类似出土物很多,主题往往是龙,但石寨山所出和平壤所出却是虎纹。这样的虎纹,按当时理解,似可归入四灵系统的中国纹饰,但加翼却是受外来影响。现已出土的金银带扣,此种类型多见于汉地和与汉地邻近的地区(东见于朝鲜、日本,西见于新疆,南见于云南和广东),当然不能认为都是外来物,但它们的审美趣味还是受到外来影响。 (五)东汉。 东汉时期,上述翼兽中的带翼狮开始定型,形成固定形象的天禄、辟邪(下文按惯例,称成对者为“天禄”、“辟邪”,单出者为“辟邪”)。因为发现太多,这里只能择要做简短介绍。 (甲)铜器。 1、美国赛克勒美术馆藏辟邪式器物。共三件:(1)弗利尔—赛克勒美术馆的藏品(F1961.3),背部开口,长36.6、宽13.7、高19.3厘米,双角存;(2)赛克勒基金会借存(MLS1779,图二三),器形与上器相似,但尺寸略小:长24.2、宽11.6、高13.3厘米,双角失;(3)赛克勒基金会借存(MLS1778),器形与上面两器相似,但头部不同,背部有方、圆插孔(筒状)各一,尺寸界于上述二器:长25.6、宽15.3、高16.5厘米,双角存。此类辟邪的一个特点是往往足掌上翻。 2、江苏徐州汉彭城王刘恭墓出土鎏金镶嵌辟邪式砚盒(图二四)。这是典型的“蝦蟆式”翼兽,头上有双角。此器装饰豪华,器表鎏金,镶嵌红珊瑚、绿松石和青金石,亦属“青碧玫瑰式”装饰。其年代约在东汉明帝时(公元58-75年)。 3、日本泉屋博古馆藏鎏金辟邪镇(图二五)。造型与东汉常见的辟邪相似,身上有类似豹文的花纹。 4、铜镜(图二六)。孙机先生提到,浙江出土的一面汉镜上有独角翼龙式花纹,旁注铭文“辟邪”。 (乙)陶器。 1、陕西咸阳市出土的翼兽器座(图二七)。陕西省博物馆藏。兽首似驼、马类动物,与上西安北郊所出秦器座、龙首原所出西汉器座似为一系,而与东汉常见的辟邪器座不同。东汉的辟邪器座,多与下器相似。 2、美国洛杉矶艺术博物馆藏东汉彩绘辟邪(图二八)。头上有双角,前后足的上方皆有四条前端弯曲如钩状的羽翼。这件辟邪是东汉辟邪的典型式样,当时的陶器座很多都是采取这种形式。 (丙)玉器。 陕西宝鸡市北郊东汉墓出土的辟邪式器座(图二九)。头顶有一方形插孔,背部有一圆形插孔。 (丁)金银器。 河北定县汉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的天禄、辟邪(图三○)。是用金丝掐制,一件作双角,一件作独角,皆有翼。同出还有掐丝金龙、掐丝金羊和各种金饰片多种。墓葬年代约在公元174年。 (戊)神道石刻。头上或无角,或一角,或两角。东汉时期的标本,现在有十几对(但有些只剩一件)除四川地区的发现,似以河南,特别是帝都洛阳和豪族云集的南阳最集中。本世纪以来流散于各国博物馆的藏品,很多也是出自河南。南阳所出,一角者铭刻“天禄”,两角者铭刻“辟邪”(皆刻于翼上);四川所出,则没有铭文。以天禄、辟邪守护阙门和神道是东汉以来的风气,它们一般是以一角者居左,两角者居右(六朝则是以一角者者居右,两角者居左),形体不算太大(一般在1-1.6米左右)。它们是魏晋南北朝这类石刻的前身(形体不如后来巨大,但基本特征相同)。魏晋时期,这类石刻未见,南北朝时期才重新流行(但南北朝以后衰落)。北朝所刻不精,制作精美者多是南朝的作品(集中于南京、丹徒一带)。它们的共同源头还是河南,雕刻工艺也是沿袭汉代,彼此非常相似。其实物有: (Ⅰ)河南的标本。 1、南阳宗资墓前的天禄、辟邪。据宋以来的金石著录,河南出土的天禄辟邪石刻是以南阳、宝丰二地最集中。南阳所出主要有汉宗资墓前的一对,汉宋均墓前的一对,以及麒麟岗汉墓前的一对。宝丰所出则有州辅墓前的一对。这些石刻,现在只有宗资墓前的一对(或说只有一件属宗资墓,另一件不是)还在,现藏南阳汉画馆(图三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