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林大春等著名乡绅和地方官员的多方努力,明代中叶以后双忠公信仰在潮州地区逐渐普遍,其与本地日常生活的联系,也较以前要深入许多。一方面是百姓基于“灵验故事”而产生的对“双忠”的精神依赖日渐深广,另一方面是东山灵威庙的士大夫色彩得以强化,官府和士绅对双忠公信仰“正统性”的信念仍得以维持。正因为如此,直至清代雍正年间,曾经在潮阳雷厉风行地推行“毁淫祠”的蓝鼎元,才会出面为“双忠行祠”筹措长远的香灯之费,其《文光双忠祠祀田记》公开宣称,这样做的原因正在于双忠公信仰的“正统性”: 余惟潮俗多淫祠,自昌黎公建邦启土而外,独双忠、大忠为正。大忠祀宋丞相文文山先生,双忠祀唐雎阳张、许二公,皆可使百世下闻风起懦,维千秋纲常于不坠者也。[5](卷10) 正如文章一开始所指出的,有关林大春等潮州著名乡绅与双忠公信仰的关系,要放到明代中叶以后地方“整体的”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中去考察。与地方动乱的一系列事件相联系,这一时期潮州府的地方政区重新划分,聚落形态发生变化并出现明显的“军事化”趋势,以宗族组织和民间神祭祀为核心的乡村社会组织重新整合,户籍和赋税制度也有重大变化,当地人对地方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的解释也有了新的内容。林大春的努力,属于同一个历史过程的一部分。实际上,双忠公信仰在潮州地区的普及,经历了宋、元、明、清四朝数百年的可以说是缓慢的过程,这个过程与潮州地区乡村社会逐步融入“国家”体制的过程是相一致的。尽管有地方官和本地士绅一直为这个具有文化“正统性”的神明扎根本地而苦心经营,但关键性的变化还是发生于16~17世纪从“倭乱”到“迁海”的近百年间。本文不但展现了读书人在民间信仰传播上的重要影响,而且也表明,一个在“国家”的意识形态中具有合法地位的外来的神明,要为某一地域的民众所接受,常常要通过灵验故事和占卜仪式等来建立与地方社会的利益关系,但这同时又可能是培养民众对王朝和国家的认同感的机会。这是一个在学理上充满矛盾,而在实际的历史场景中却可能显得相当和谐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冯奉初.潮州耆旧集[C].香港:香港潮州会馆影印,1980。 [2]井丹林先生文集[C].香港:香港潮州会馆影印,1980。 [3](顺治)潮州府志[A].饶宗颐编.潮州志汇编[C].香港:龙门书店,1965。 [4](隆庆)潮阳县志[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影印,1962。 [5]蓝鼎元.鹿州初集[M].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1976。 [6]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7]精选名儒草堂诗余[Z].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1988。 [8]文天祥.指南后录[M].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1929。 [9]刘剡.资治通鉴节要续编[M].明正德九年(1514)刊本。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木右加舜 @②原字为焱右加欠 (本文原载《中山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注释等参见纸质媒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