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书评文萃 >

[车锡伦]《醒夢集》跋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2009-7 车锡伦 参加讨论

    【倫按】感謝樓上二位的鼓勵。拙著7月10日出版,尚未得到樣書。據“博揚文化”介绍,該社在北京有代理商,可以購到,待本人打聽到後介紹。請諒解早已退休之人,沒有資格申請研究經費,出書既不易,更無力將拙著贈送各位友好。(即將在內地出版的《中國寶卷研究》亦如此)。現將收入本集之《“醒夢集”跋》公布如下。收入本集時為節省篇幅,作了刪改,題目也改了;附錄之《新刻彌陀賣西方佛曲全本》刪掉未錄。下面是原文。本人寫的此類文字,按照傳統說法是“述而不作”。按照本人的體會,能做到比較準確地“述”,也不容易。為學之道在於實事求是,既然無力去作研究,那就老老實實地只做點介紹,供他人去“作”。另需说明,由于本人不会上傳,拙著“自序”和本文中的“注解”文字,都没有出现,不知丟到哪裡去了!文字的編排格式,也都變了。
    寒齋藏《醒夢集》一冊,編者〈醒夢集序〉末署“同治元年仲夏上浣,洛陽居士序于迎仙院”,而卷中〈昆圃老祖吟昆侖〉(七言律絕十二首)題下署“同治八年八月十五日”,則其編定和刻印時間應在此之後。“洛陽居士”的姓名不詳。序中稱:“虛花世界,假景乾坤,不但酒色財氣之徒而在夢中不醒,竟有學道之士,亦在夢中不醒也。…… 予今悲修真之士複不夢醒,故將歷代神仙所詠之歌,而集成一冊,名曰《醒夢集》。”所收作品如下:
    江西羅狀元樂道歌(十二首)
    不老仙道情歌(十二首)
    新刻彌陀賣西方佛曲全本
    遊仙賣琴歌
    祖師十囑咐
    祖師十叮嚀
    十月修行歌
    五更打坐歌
    月華老人十月修行歌 
    歎世情歌(四首)
    孚佑帝君金剛偈語(三十二首)
    昆圃老祖吟昆侖(七言律絕十二首)
    老母家詔    
    灑脫山人道情
    耍孩兒曲(二首) 
    十二祖回復契友歌
    考魔格言
    公冶長聽鳥語綱常
    玄關詩(二十首)    〈十二祖回復契友歌〉是先天道“十二祖”袁志謙(1760-1834)所作,因可知此書爲先天道之佈道書。歌中述先天道歷代祖師:“白馬祖在家修起,羅八祖還鄉抛屍,黃九祖苦到實底,吳十祖服勞洗衣,何若祖遭刑幾次,十二祖周天已齊,開普渡大道初起,這就是祖派的的。原來人未曾渡齊,今天盤傳與無、虛。”末句指道光六年正月袁志謙將道盤交付徐吉南、楊守一分別執掌事。徐號還無、楊號還虛,故云。徐、楊二人同爲“十三祖”。袁志謙熟悉民俗音樂,傳世的〈萬年歸宗〉、〈蓮花樂二十四章〉等,均系用民間小曲形式寫作。
    集中所收多爲仿民間文藝形式的作品,其中〈公冶長聽鳥語綱常〉述公冶長懂鳥語傳說,形式爲劇本。〈彌陀賣西方佛曲〉爲說唱。江南的寶卷亦別稱“佛曲 ”,但這個作品並非寶卷,而是仿彈詞文本。作品中“出腳色”,以“生”表示“彌陀”(阿彌陀佛,卷中稱“彌陀古佛”),以“外”表示“道外”之人。唱詞都是七、十言句,稱[七言曲]、[十字曲]。除了生和外的對白(唱)之外,文中還注有“表白”,說明它是按照當時彈詞文本的形式寫作的。文中“生”向“外” 介紹“西方”(“雲城”、“家鄉”)的美好,“外”則不斷詰難。最後“生”並沒有將“外”說服,反被“外”譏爲“一派胡言”。故接下去的一段“表白” 說:“ 列位吓!彌陀古佛將那先天大道說得明明白白、細細的的,爲何那個人一些些不懂呢?……至今世人聽有講道者作爲胡說是也!”世人視“彌陀古佛”佈道爲“一派胡言”和編者在自序中所說“學道修真之士”也墮入“夢中”的情況,反映了嘉慶、道光年間清政府接連查辦先天道(青蓮教),捕殺其道首所造成的嚴峻形勢。集中所收作品在於鼓勵道中人士堅定信心,故〈考魔格言〉說:“這樣魔考不了,那樣魔考又生”、“大道若還不考,三乘九品難分。難舍如今要舍,難忍如今要忍 ”。
    書中說唱作品使用吳語方言,說明編者是江浙地區的人,此書也刻于江浙一帶。先師   趙景深教授曾收藏一冊,因缺扉頁和編者自序,而本書卷首兩篇及另外若干篇為“道情”,故著錄卷名爲《道情》。1982年筆者擬編《道情叢鈔》,趙師曾借予閱讀。後來筆者偶然得到此本,始知其書名,因介紹如上,並將其中〈彌陀賣西方佛曲〉標點校訂附錄,亦可爲治宗教史、俗文學史者參考。
         宗教家利用民间說唱、民間歌曲等形式宣傳宗教,在中外歷史上由來已久。佛教的經典許多是採取說唱的形式,如《妙法蓮華經》。唐代佛教僧侶的“俗講”(底本為“講經文”和“緣起”)和“轉變”(底本為“變文”)留下了中國古代最早一批接近口頭演唱的說唱文學文本。宋代佛教徒結合佛教懺法的形式創造了“寶卷 ”這種新的說唱形式,不僅成為明代中葉後的各民間教派佈道書主要形式,當代仍然存活於民間的民間宣卷和寶卷與它也有繼承關係。明代初年,題名“永樂(明成祖朱隸)御制”的《諸佛世尊如來菩薩尊者名稱歌曲》(簡名《永樂佛曲》,用南北曲小令和流行小曲曲調(如《吳歌》等)作“佛曲”兩千多首,影響至大。清末及民國初年,各地民間教團人士編的“壇訓”,大量用小曲和說唱唱本;流行的“善書”(“宣講”)也採取民間說唱的形式。
         明末,西方的天主教傳入中國,中國的天主教徒即用南北曲套數編寫了《天樂正音譜》,如[南南呂一枝花]《彌撒樂音》、[北正宮端正好]《稱頌聖母樂章》、[北黃鐘醉花音]《敬謝天主鈞天樂》等。筆者曾聽關德棟教授言,他曾過目近代山東濟寧天主教堂編印的唱本。筆者幼年聽到的基督教(新教)徒唱的“贊美詩”,也都是用流行的民間小調歌唱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