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康保成]《踏谣娘》考源(5)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作者提供 康保成 参加讨论

    五
    敦煌写本S.1053号纸背有“二月八日郎君踏悉磨遮用”语。姜伯勤先生认为,“悉磨遮”即“苏莫遮”,是一种踏舞,特点是“踏地以节,连袂而舞”。“苏莫遮”原是一种帽套的名称,这种帽套兼有头冠和面具两部分,与“羊头浑脱”相类。姜先生还为我们展示了库车出土的七世纪时一舍利盒上的图案,上层为:多人戴头冠和面具,连手踏舞;下层为:一人踏舞,其他人或用乐器伴奏,或拍手击节唱和。[76]姜先生的研究,对于我们进一步思考踏歌的形态及其与内容的关系,很有启发。
    如前所述,踏歌本是一种巫歌、巫舞,后来发展成极具观赏性的歌舞和戏剧表演,其功能发生了质的变化。在踏歌的演变与传播过程中,它的基本舞步,即踏地为节、连袂而舞、且步且歌、一唱众和的特点,有时依然保存在以驱邪、娱尸为主要功能的巫歌、丧歌中;有时成为纯粹娱人性质的歌舞,且可承载和表现某种具体内容;有时掺进有故事情节的歌舞小戏如《踏谣娘》中。
    毫无疑问,唐代以来,踏歌的巫术性质除在少数场合如丧葬礼仪中还有保留之外,大部分已消失、淡化或融于娱人的表演之中。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三:
    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夜,于京师安福门外灯轮高二十丈……少女妇千馀人……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77]
    从这则记载,看不出“踏歌”的具体内容,应当就是一般的宣泄情感、表现技艺的歌舞。唐代的踏歌,多数应属此类。这类踏歌,要么完全没有歌词,要么歌词不重要。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五“乐律”一,谓唐元稹《连昌宫词》所说“大遍”中有“踏歌”,并将踏歌与序、引、歌、哨、催、破等相并列,可知踏歌既是曲调,也是演唱方式,而且主要的是踏地为节、联袂而舞的方式。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一“圣节”条,记宫廷教坊为皇帝演出,“第三盏歌板唱踏歌”,恐怕也大体如此。西南、中南地区的打歌或踏歌,如瑶族的“踏摇”、彝族、苗族的“跳月”等,多数是男女情歌。《回波乐》、《万岁乐》、《苏莫遮》、《竹枝词》、《踏鹧鸪》、《踏摇娘》、《谈容娘》等,都是有具体内容的踏歌。其中《踏谣娘》是有角色扮演、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戏,其馀都是歌舞。显然,在使用踏歌基本舞步的同时,上述节目是通过歌词、化妆、音乐、情节、人物等因素来加以区分的。
    现在可以明白,有关《踏摇娘》的史料记载何以如此混乱了。由于表演踏歌的女演员(或男扮女装者),都可称为“踏谣娘”或“踏歌娘”,[78]所以有人直把本属于歌舞表演的踏歌也记成“踏谣娘”,于是歌舞与戏剧被混为一谈。《类说》引《乐府杂录》,竟将本属于《拨头》的内容与《苏中郎》、《踏摇娘》、《羊头浑脱》、《九头狮子》等相提并论。可以推想:既然《苏莫遮》以戴“浑脱”的踏歌形式表演,那么,《拨头》在表演时,可能也运用了踏歌的舞步吧?
    按今人观念,歌舞与戏剧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进入角色、有故事扮演。然而古人未见得持此种观念。况且,歌舞与戏剧本来就有着天然的联系。
    德国著名艺术史家格罗塞(Ernst Grosse)在《艺术的起源》中说:代表人类情感的摹拟式舞蹈,“实为产生戏剧的雏形,因为从历史的演进的观点看来,戏剧实在是舞蹈的一种分体。”[79]此书初版于1894年。不久,我国学者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开篇就说:“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80]本来谈的是戏剧之源,却说“歌舞之兴”;王《考》又云:“古代之巫,实以歌舞为职”。显然,王氏是把有扮演性质的歌舞与巫觋看成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认为它们都是戏剧的源头。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一○七引宋景焕《野人闲话》,记晚唐时彭州大旱,地方官请道士张道隐在州城西南的泰山府君祠画龙,并施法术,为民致雨,道士“使人槌鼓喷笛,掌祠者顿足起舞。其夕三更,风雨大沛。一时之戏,亦济农事云。”[81]在这里,巫、舞、戏三者得到了完全的统一。
    刘师培和姚华也都发表过与王国维同样的看法。姚华主张“戏”与“舞”同源,并专门说到楚辞中的“媱”字:
    《楚辞·九思》:“音案衍兮要媱”,注:“要媱,舞容也”;“《方言》:江沅之间,谓‘戏’为‘媱’。”是舞与戏,皆可谓媱。舞者雅言,戏者猥言,媱者方言。古今雅俗不同,而戏、舞一源可证也。《说文》:“媱,曲肩行貌,正戏预之状。”[82]
    《踏谣娘》中的“摇顿其身”也是舞容,是否即“曲肩行貌”?“踏谣”之“谣”或作“摇”、“瑶”,是否亦即“媱”?我认为答案应当是肯定的。
    我们已经用了很多篇幅讨论踏歌与《踏摇娘》的基本舞蹈动作及其与巫术、巫舞的关系。现在来看《踏谣娘》中其它的巫术基因。先说醉酒。
    《踏谣娘》中有苏中郎(苏葩)醉舞、醉殴的表演,上述许多材料,都提到表演踏歌时要饮酒。酒与巫术实有不解之缘。张光直先生认为,商周时代“祭祀时喝酒的人是巫觋,喝酒的目的之一,很可能便是把巫觋的精神状态提高,便于沟通神界”。“古代的巫师和现代的萨满还借重酒力、药力进入一种精神恍惚的状态。”[83]这一论断,已为许多出土文物、文献和田野材料所证明。巫师、萨满,甚至一般群众,借助酒力,浑身晃动、摇摆,很容易作出踏歌一类的舞姿。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记辰、沅、靖一带土著:
    饮酒以鼻,一饮至数升,名钩藤酒,不知何物。醉则男女聚而踏歌。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在前导之。贮缸酒于树荫,饥不复食,惟就缸取酒恣饮,已而复歌。夜疲则野宿。至三日未厌,则五日,或七日方散归。上元则入城市观灯。呼郡县官曰‘大官’,欲人谓己为‘足下’,否则怒。其歌有曰:‘小娘子,叶底花,无事出来吃盏茶。”盖《竹枝》之类也。[84]
    这里记醉后的踏歌表演,十分形象。尤值注意的是,“欲人谓己为‘足下’,否则怒”,与《踏谣娘》中的男主角“实不仕,而自号为郎中”何其相似乃尔!
    其次,《踏摇娘》的男主角为什么姓“苏”,名“苏中郎”或“苏郎中”?这其实是《踏谣娘》源于巫术的又一迹象。《太平广记》卷三三九“李则”条引《独异志》:
    贞元初,河南少尹李则卒。未敛,有一朱衣人来,投刺申吊,自称苏郎中。既入,哀恸尤甚。俄顷尸起,与之相搏。家人子惊走出堂,二人闭门殴击,及暮方歇,孝子乃敢入。见二尸共卧在床,长短形状,姿貌须髯衣服,一无差异。于是聚族不能识,遂同棺葬之。[85]
    这一诡异事件不甚可解,但自称“苏郎中”的人敢于与尸相搏,非巫而何?黄芝冈先生提出这一“苏郎中”即《踏谣娘》中的“苏郎中”,[86]可从。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十三:“世人死者有作伎乐,名为丧乐。魌头,所以存亡者之魂气也,一名苏,衣被苏苏如也。一曰狂阻,一曰触圹。”[87]这是说“魌头”又有“苏”和“狂阻”等名称,且都用于丧乐,这岂不和与尸相搏的“苏郎中”同属一类?
    泉州傀儡戏的戏神田元帅又叫“苏相公”,自己谦称“小苏”。傀儡戏演出的第一场《相公踏棚》又叫《大出苏》,苏相公的作用是“人神之间的媒介”。传说他曾喝下唐明皇赐的御酒,满脸通红,醉倒金阶。所以苏相公“脸谱为大红色”。[88]这正与《乐府杂录》所云“苏中郎”“嗜酒落魄”,“今为戏者,着绯,戴帽,面正赤,盖状其醉也”相同。可见,“苏相公”就是“苏郎中”,亦即巫。又,今彝族称巫师为“苏尼”,其法术主要有捉鬼、赶鬼和招魂,“作法时一手持火把,一手摇羊皮鼓,全身颤栗,且唱且跳。并作神言,假托有神降临附体。”[89]鉴于彝族与善唱踏歌的西北羌、狄的联系,这“全身颤栗,且唱且跳”,恐即踏歌的舞步吧?“苏尼”或许与《踏谣娘》的男主人公姓“苏”有关。
    最后看面具问题。《隋唐嘉话》记“踏谣娘”云:“好事者乃为假面以写其状”。任半塘认为:“所谓‘假面’,只当认为化妆作美妇之容,……并非戴面具。”[90]董每戡对此说予以附和,认为《踏谣娘》“用的应该是涂面”,“且剧中两个角色都得有一定的复杂的面部表情,不是任何假面所能概括得了的。”[91]廖奔说:“似乎《踏谣娘》的表演还戴面具,但却得不到证明。”不过他把《苏中郎》看成另一个剧目,认为“这个戏传入日本后,转型为歌舞《胡饮酒》”,而《胡饮酒》是有面具的。[92]我认为,至少《踏谣娘》中的“丈夫”一方是戴面具的。上文分析《襄阳风光亭夜宴》诗,提出“疻面”当是戴面具,原因是伤疤宜于用凹凸不平的面具表现。而“皻鼻”,用涂面化妆也难以显出效果。现存日本《胡饮酒》面具,其突出的特征就是一个大而臃肿的鼻子。既然文献使用“假面”一词,我们似不必怀疑其真实性。而戴面具,是方相氏驱鬼的装扮,亦即巫的装扮。继而思之,丈夫醉殴、逐赶其妻,或许就是从男扮女装的巫逐打邪鬼演变而来也未可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