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乌丙安]论中国北方各民族的通婚习俗(10)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丙安小屋 乌丙安 参加讨论

    关于上述民族通婚俗制中一直存在不同民族之间双方某些氏族禁忌互婚的传统,在调查研究中,我认为有足够的证据可以探求它的产生原因。在达斡尔族与鄂温克族的氏族家庭组成中,历来有无子女者招收养子的习俗,除从本氏族旁系中过继养子外,允许从其它氏族或别的邻近民族的某哈拉中过继养子,由本氏族会议承认归属于本氏族。但在该养子成长后发展了本氏族分支时,原民族的生家氏族依旧以同一氏族的血缘关系对待该养子家族,按照老人的记忆确定这两个氏族仍是同一氏族,世代不准结亲。另一种情况是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都有无子有女招赘纳婿(养老女婿)的习俗,招赘可以在不同民族间进行。如达斡尔族男子入赘鄂温克族女家,并成为女方氏族成员时,根据血缘关系,两民族的两个家庭发展起来的氏族,被认为是同一氏族,不可互婚。反之,鄂温克男子入赘达斡尔女家,以后发展起来的氏族,也被认做同一氏族。又一种情况是,鄂温克族婚俗中不反对寡妇改嫁,甚至流行男女双方鼓励支持寡妇改嫁的风习。如寡妇嫁入达斡尔族、鄂伦春族某氏族家,再生子女与原夫家子女的同母血缘关系,使以后发展起来的氏族彼此互认为出于同一氏族,不准通婚。以上三种情况,即不同民族互招养子、互招赘婿、互有寡妇改嫁,形成了民族虽异,氏族血缘相同的关系,因此出现了上述北方民族特有的民族相异的两个氏族却禁忌通婚的传统。
    对于上述问题的调查和研究,对北方民族通婚习俗史及北方民族关系史的确立有重要的文化史价值。
    中国北方诸民族通婚的风俗习惯,历经了自辽王朝以来一千多年的艰辛过程,到现在尽管还在偏远地带遗存某些禁忌外,各民族间以氏族外婚制为基准已经全面通婚,不仅在民族间发展了亲缘关系,更重要的是各民族的文化风习也进入了多样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北方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适应性更强的态势。
    

    注释:
    (1)见《辽史》卷116《国语释》第46。
    (2)见《辽史》卷71《列传第一·后妃》。
    (3)见《辽史》卷71《列传第一·后妃》。
    (4)见《辽史》卷71《列传第一·后妃》。
    (5)见《辽史》卷71《列传第一·后妃》。文中契丹语词按《辽史》卷116《国语解》:舍利:官名,契丹豪民纳驼十头、马百匹后给官名舍利。梅里:贵戚官名。遥辇氏:契丹可汗氏族,辽建国前统治170年。阿札割只:枢密使官名。
    (6)详见《辽宁第一师范学院学报》1978年第3期,朱子方论文《辽代耿氏三墓考释》。
    (7)详见《金史》卷63《列传第二·后妃下》。
    (8)详见《清史稿·公主表》卷166。
    (9)引自《蒙古风俗鉴》(1981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哈·丹碧札拉桑批注)(1988年11月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赵景阳汉译)。
    (10)(11)见辽宁民族出版社1991年8月出版的《沈阳满族志》274页及《沈阳锡伯族志》92页。
    (12)详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达斡尔族社会历史调查》(1986年)227页。
    (13)(14)详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鄂温克族社会历史调查》(1986年)31页。
    (15)详见《沈阳满族志》73页《姓氏》;《沈阳锡伯族志》54页《姓氏》。
    (16)见《达斡尔族社会历史调查》192页及《鄂温克族社会历史调查》32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