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魏家窝铺遗址 (一)调查时间 笔者于2016年12月8日、13日先后两次到达魏家窝铺遗址进行调查。 (二)遗址简介 魏家窝铺遗址最初发现于2008年,总面积约9.3万㎡,为距今60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遗址。遗址地表暴露有成排的灰土圈,散见陶器残片、石器等。2009年~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先后对该遗址进行了四次大规模发掘,揭露和出土了大量遗迹、遗物。魏家窝铺遗址位于赤峰市文钟镇魏家窝铺村东北方向的丘陵台地之上,遗址所处的台地东北高、西南低,东侧为开阔地,南、北两侧均为东西走向的水冲沟,西侧是无名河。魏家窝铺遗址是内蒙古地区目前发现的规模较大、保存最完整、发掘面积最大的红山文化时期聚落遗址[4]。它的发现,不仅为研究红山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而且为探寻西辽河上游的文明进程拓展了新的平台。 (三)调查地点及详细路线 魏家窝铺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三眼井村魏家窝铺自然村附近。魏家窝铺村紧邻306国道(原平双公路),村落位于公路的东侧,笔者从文钟镇出发,向北行驶8.3km后到达。村口处建有新石器时代广场,并立有高大醒目的标志建筑,正对村口的公路西侧为蒙孚加油站,也较为明显。沿村内水泥路面行驶约1.8km后可见遗址碑。途径塔卜台东沟(如图2-1)、遗址指示牌及遗址界碑(如图2-2)、红山区文物管理所魏家窝铺工作站(如图2-3)。遗址碑(如图2-4)位于向阳缓坡的顶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2°08′27″、东经118°57′47″、海拔726m。 (四)遗址现状 魏家窝铺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于2012年完成,现遗址大部分面积已经回填,仅规划、保留了约600㎡的发掘现场作为今后的展示场馆,其余面积现为耕地和荒地。通向遗址的水泥路面在接近坡顶处戛然而止,没有延伸到遗址的中心区域,体现出较强的规划保护意识。上述600㎡留存面积位于遗址碑的东侧,目前全部位于一处钢结构建筑的内部(如图2-4),该保护性建筑南侧留有大门,门上加锁,钥匙由红山区文物部门保管,建筑四壁上留有通风、采光窗口。笔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入建筑内部参观(如图2-5),室内主要为遗址展示坑与遗物展示柜。随后,笔者在遗址范围内(室外)进行了简单地表采集,采集到1件遗物,为典型的红山文化彩陶残片(标本CW01:01,泥质红陶筒形罐腹部残片,火候均匀,陶质较硬,厚薄不匀,内壁呈黑色,有划痕,轮制痕迹清晰,外壁磨光,上饰二道黑色平行线纹,残高7.2厘米,残宽7.8厘米,厚0.5~0.8厘米,如图2-6)。 (五)小结 在本次调查的几处遗址中,魏家窝铺遗址的规划最为清晰,在临时钢结构的室内展板上列出了遗址的远景规划及平面图。该规划方案包括建立遗址博物馆和国家考古公园,同时非常有针对性的提出大众普及和展示教育的思路。另外,通向遗址的沿途指示路标也比较明显、准确,相关标志性建筑醒目。魏家窝铺遗址的保护、规划状况令人欣喜,相关工作的实施细致入微。据工作人员介绍,在遗址回填部分及周边区域,现在仍不允许种植根系发达的植物,遗址保护工作力求全面、立体。 在本次调查的几处遗址中,魏家窝铺遗址的发现时间最晚,发掘方法最为科学,规划利用最为合理,现状也最为乐观。 三、蜘蛛山遗址 (一)调查时间 笔者于2016年12月13日、19日先后两次调查蜘蛛山遗址。 (二)遗址简介 蜘蛛山遗址位于赤峰市红山区步行街北端的英金河南岸。英金河由阴河与锡伯河在赤峰市西北部汇聚而成,并最终向东流入老哈河。遗址位于岸边的一处山岗上,山岗的中部较高,东、南、西三面渐低,北面是熔岩断崖,上覆沉积黄土和文化层,山体形似伏蛛,故称之为蜘蛛山。蜘蛛山遗址东起赤峰桥②南端桥基,西至王家胡同,南临一西街。从地面观察,遗址东西长约200m、南北宽约100m[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考古队于1963年对蜘蛛山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和战国至汉初四种文化的堆积层。红山文化层位于最下,且只分布于遗址的西部。在红山文化层中未发现遗迹,出土遗物仅陶器一种,且数量不多。陶质分为泥质红陶、夹砂粗褐陶和泥质灰陶三种,其中以泥质红陶数量最多,可占全部的二分之一以上,陶质细腻坚硬,陶土似经淘洗,颜色均匀,烧制温度较高,且大多数经过表面磨光。纹饰有压纹、划纹、附加堆纹和彩陶四种。出土陶片较破碎,能复原的极少,器形有钵、罐等[1]。 (三)调查地点及详细路线 笔者沿红山区步行街一直向北,行至步行街与一道街(头道街)交汇处,继续向北达新建成的新华大桥南端,大桥南段以及东西两侧的一定区域为发掘报告③中所描述的遗址范围。由于新华大桥西侧现为建设用地,目前全部封闭,故先后两次调查的地点都位于新华大桥东侧,调查重点集中在裸露的地表上,调查范围不大。 (四)遗址现状 蜘蛛山遗址原本位于赤峰市红山区的北部边缘,但随着城市的发展,这里被夹在了红山区与桥北新城之间,总体规划不甚清晰。笔者仔细比对1985年版《赤峰市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汉文版)④中的赤峰县城区九街三市历史分期开拓界线示意图⑤(如图3-1,图中为截取),并以图中的清真寺⑥和鲁班庙⑦为主要参照物、以城市整体街区走向为参考系,发现2015年建成的新华大桥正好穿过遗址的西部。原始的蜘蛛山现被大桥分划成东西两部分,原有的大片平房民居也被拆除,按照以前的文字描述及影像资料已经很难辨认出遗址的具体位置及面貌。大桥南端以西的很大一部分面积被金属围墙包围,用于城镇建设,目前该工程的基坑已经开挖,目测深度为5米以上,对遗址的破坏十分严重(如图3-2)。大桥南端的东侧为一条沥青道路,道路的东侧为一块建设荒地,地表裸露黄土与建筑垃圾,再向东为大片的平房居民区,居民区西部的民居已经全部废弃,等待拆除(如图3-3)。笔者二人对民居西侧(如图3-3)和北侧(如图3-4)的裸露土地经行了约30min的简单采集,共采集遗物70件。其中,石器2件(标本CZ01:01,磨制石球残部,残余器身下部,青灰色细云母花岗岩制,带锈红色和黄色斑痕,石质较硬,体较重,残宽7.6cm,残高8.0cm,最大径围20.3cm,如图3-5;标本CZ01:02,泥制凝灰岩亚腰形石耜残部,残余器身下部,有锈红色和黑色斑块,石质坚硬,中心略凹,器表不均匀分布小凹坑,有刮痕,体较轻便,残高10.1cm,残宽9.2cm,亚腰宽4.4cm,厚0.3~1.8cm,如图3-6)、兽骨3件、陶器残片65件。但由于这里的黄土多为附近移来,有明显的搬运痕迹,而且混有大量建筑垃圾,层位信息已被完全破坏。 笔者调查走访了几位附近居民及一处住户,大部分居民对城市建设给蜘蛛山遗址造成的破坏有较清晰的认识。 另外,在本次调查期间,调查范围内未见任何遗址标示碑与遗址界碑。 (五)小结 蜘蛛山遗址的发掘年代较早,当时开掘了四条探沟,挖掘面积仅100㎡。但是,蜘蛛山遗址的发掘报告在考古学界意义重大,报告根据遗址中清晰的层位信息,有力的揭示出几种文化的叠压关系和年代序列,它犹如一条真理,为后续的诸多研究奠定了基础。 然而,蜘蛛山遗址如今的破坏程度可谓触目惊心,大量珍贵的考古资料危在旦夕,在“建设性破坏”的巨大威力面前,遗址的明天令人担忧。由上述采集结果可知遗物的丰富程度,但目前遗址现场没有如何管理、保护措施。笔者认为,蜘蛛山遗址亟待抢救,相关部门可以对其实施抢救性发掘,也可以进行有效的保护规划,将宝贵的资源留给后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