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居延新簡日迹簡綴合之剩義

http://www.newdu.com 2018-01-24 武汉大学简帛网 張俊民 参加讨论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日迹是漢代邊塞戍卒日常巡邏的重要方式之一,有比較完整的管理制度或文字記錄,也就是一般所言的“日迹簿”或日迹制度。日迹雖然重要,但是真正參與日迹工作的戍卒並不是集體完成,而是多由一個人完成。如是就產生了隧戍卒日迹的不同方式。根據每個隧不同時期戍卒的數量或採取十天一換班日迹的方式,或採用半月一換崗的行為,也有每日輪流換班日迹的狀況。簡EPT56:289、290與307三簡所記文字就是最後一種情形(圖)。《集釋》認為是可以綴合,但是並沒有將三簡綴合起來。筆者校讀《集釋》發現三簡除可以綴合外,還有進一步檢討的地方。略述如下。
    三簡的釋文是:
    丙寅王敞迹(23)   壬申王敞迹(29)
    丁卯陳樂成迹(24) 癸酉陳樂成迹(30)
                        ·凡積卅日                    EPT56:289
    第十六隧長王□□  乙巳王敞迹(2)   壬子王延迹(9)
    戍卒王延          丙午王延迹(3)   癸丑王敞迹(10)
    戍卒王敞          丁未陳樂成迹(4) 甲寅陳樂成迹(11)
    戍卒陳樂□        戊申王敞迹(5)   乙卯王延迹(12)
    卒王延省          己酉王延迹(6)                 EPT56:290
    戊午陳樂成迹(15)
    己未王延迹(16)
    庚申王敞迹(17)
    辛酉陳樂成迹(18)                             EPT56:307
    從三簡現存文字、字形乃至簡牘形制均可以滿足綴合的條件。綴合順序是EPT56:290+307+289。因為簡牘上下、左右殘缺的狀況,從圖版來綴合還是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如果能從實物綴合就可以比較容易。除了實物之外,還有一個方法就是我們上面顯現的按照干支順序排列。
    根據干支順序,我們就可以找到一定規律。即簡牘的最左側干支是(6)、(12)、(18)、(24)、(30),由之可推測記錄方式是每欄書六行文字;按照三人輪流日迹的方式,每欄書寫二輪迴。
    根據可以綴合的結論出發,就可以將原本簡牘的形制、長度以及文字進行可能的復原。因為第二欄保存了五行文字,可以推測右側殘損了一行文字(陰影顯示),而第一欄的右行文字則殘損右半,以致最後隧長的名字不可釋。第三欄殘損二行文字,第四欄同上,第五、六欄殘損四行文字。如果採用文字加框或括弧的方式則可以將本簡日迹記錄完整復原。即:
                       甲辰陳樂成迹(1)  庚寅王敞迹(7)
    第十六隧長王□□   乙巳王敞迹(2)    辛卯陳樂成迹(8)
    戍卒王延           丙午王延迹(3)    壬子王延迹(9)
    戍卒王敞           丁未陳樂成迹(4)  癸丑王敞迹(10)
    戍卒陳樂成         戊申王敞迹(5)    甲寅陳樂成迹(11)
    卒王延省           己酉王延迹(6)    乙卯王延迹(12)
    丙辰王延迹(13)   壬戌王延迹(19)   戊辰王延迹(25)
    丁巳王敞迹(14)   癸亥王敞迹(20)   己巳王敞迹(26)
    戊午陳樂成迹(15) 甲子陳樂成迹(21) 庚午陳樂成迹(27)
    己未王延迹(16)   乙丑王延迹(22)   辛未王延迹(28)
    庚申王敞迹(17)   丙寅王敞迹(23)   壬申王敞迹(29)
    辛酉陳樂成迹(18) 丁卯陳樂成迹(24) 癸酉陳樂成迹(30)
                                         ·凡積卅日
    綴合之後,首先可以解決本簡的長度問題,笨辦法就是計算每欄之間的空格,將空格與文字的長度累計得到原本簡的長度,而準確的方法則是將實物綴合後直接丈量長度即可。按照綴合原則,參考全部的記錄文字,第一欄的“陳樂”後面的“□”無疑可補釋“成”。
    此外,本簡的第一欄記錄的戍卒有三人與隧長王某並列,而釋文這一欄的最左側是“王延省”。按照居延漢簡“省卒”之“省”的含義,既為“省”是不會參加三天一輪迴日迹的,但是王延又在下面的日迹欄出現且無一日缺勤,那麼他又是如何“省”呢?不參加日迹的“省”卒如EPT52:574“桃丹省不迹”、EPT59:567“趙延省殄北不迹”、EPW:148“卒吳禹省不迹”。按照“省”義,“王延”不當日迹,懷疑此“延”字釋文有問題。如果是釋文的問題,則本簡所言的第十六隧除隧長外應有戍卒四人。一人省,三人日迹。
    本簡還透漏出一個重要信息,作為一隧之長的“隧長”王某並沒有參與每天必須的日迹工作。而隧長日迹的簡文並不常見,這與可以看到的候長、候史日迹簿甚至具有一定的反差。那麼隧長又是如何日迹的呢?這也應該是值得注意的問題。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8年1月20日20:47。)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