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王欣夫与《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

http://www.newdu.com 2018-03-09 文汇报 李庆 参加讨论

    王欣夫先生一生致力中国古典文献的收辑研究,致力保存民族文化遗产。《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就是这些文献精华的如实记录。
    王欣夫先生(1901—1966),名大隆,号补安,以字行,祖籍浙江秀水(今嘉兴市)。其祖移居江苏吴县(今苏州市),遂为吴县人。
    先生诞生于清朝末年,七岁,入苏州小学。十三四岁,受学家塾,研读《论语》。十八岁,从吴江“天放楼主人”、文学家金松岑习国文,读《资治通鉴》。二十岁,随丁国钧校读史籍。同年,入金松岑之师吴县曹元弼之门,研习经学。曹元弼为前清翰林院编修,专精《三礼》。先生受业,奠定国学基础。学业有成,二十六岁,执教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二十八岁应上海圣约翰大学之聘,为国文教员,后升为教授。其间,学界交往,视野渐扩,钻研古典文献学,蔚然成家。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先生转入复旦大学中文系,讲授文献学。直到1966年,因肺炎去世。
    “蛾术轩”乃先生晚年斋名,取自《礼记·学记》“蛾子时术之”,意为:小蚁学大蚁,勤衔泥土,以成蚁冢,比喻勤学。
    先生一生孜孜不倦,致力我国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和研究,著述宏富。早在1934—1941年,友人赵诒琛和他先后辑成《甲戌丛编》到《辛巳丛编》等八部丛书(又称“八年丛编”),收书九十余种,稀缺文献,得以留存。两人收辑清代黄丕烈、顾千里的题跋、著述,编辑刊行《黄顾遗书》。在此基础上编成《顾千里集》《黄丕烈集》,并撰《黄荛圃先生年谱补》,为这两位清代著名的文献学家提供了较为完整的资料。《顾千里集》稿,后笔者董理,得诸方支持,已由北京中华书局出版。《黄丕烈集》稿,则不知下落。
    先生重点收辑了清代“吴学”代表惠栋的著述,编有《惠栋集》、曹元弼的遗著《复礼堂文二集》《三集》《复礼堂诗集》《复礼堂尺牍》,还有曹元忠的《笺经室余稿》《笺经室赋录》等数种,原稿俱存,尚未刊出。上世纪30年代,受胡玉缙先生之托,收辑遗稿,编成《许庼遗集》(又作:鄦庼集林)。其中《许庼学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已由北京中华书局出版,其余还有《许庼题识》《四库未收书目提要》等,不再细述。
    不仅收辑前人文献,先生自己也勤奋著述,早年著有《景刊元贞本论语注疏解经考证》,现存清稿本。上世纪50年代,研究《管子》,著《管子校释》,有手稿本存。并就《管子》版本,和郭沫若先生商榷,提出批评。还著有《补三国志兵志》《学礼斋随笔》等多种。
    为了给学生打好文献学基础,先生编写国内第一部文献学的大学教材《文献学讲义》(后由徐鹏师整理出版)。广受学界好评。先生考订、补充叶昌炽的《藏书纪事诗》,后经徐鹏师辑录整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据不完全统计,先生撰述、整理、辑集的著述上百种,单是手抄稿本,便达一千余万字。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就是这部晚年撰写的《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
    先生既非达官显贵,也非金玉满堂,终生以教学著述立世,在世仅66年。在电脑尚未普及的时代,依靠个人的努力,做出上述成就,绝非常人所能企及。
    纵观历史,在时代大潮中,有人引领风流,飞舞浪尖,万方瞩目;有人被潮流挟裹,在波涛中挣扎。他们或许满身疮痍,带有缺陷;或许如入黑洞,没有光亮;或许淡然无奇,微不足道,不受世人关注。但是,他们坚韧顽强,决不放弃追求,激扬着生命力。这样的人,是造就各类文明的中坚和脊梁。
    王欣夫先生一生致力中国古典文献的收辑研究,致力保存民族文化遗产。在他的身上,可以感受到这种精神和力量。他无愧为我国近代古典文献学的代表性学者。
    王欣夫先生不仅是一位学者,还是一位实践型的藏书家。不论环境如何困苦,总设法克服,全力以赴,保存了一大批珍贵的文献资料。《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就是这些文献精华的如实记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