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让民间主体“复活”,需要对它进行“平视”。前文曾经提到,“经典化”实际上是一种看待民间文学的“有偏”视角,“仰视”和“俯视”导致了民间文学一直被误读的宿命。作为研究者,我们在关注民间文学活态主体的时候,一定要在心中树立真诚尊重民众的价值观和研究态度,对民间文学进行“平视”。“平视”是拒绝“仰视”。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二者谁也不高于谁。研究者必须摆脱刻意神化、经典化民间文本内容的倾向,以求“真”的态度寻找民间文学在语境中的真实意义。“平视”也是拒绝“俯视”。研究者要警惕那种把民间文学看作“濒危”、“珍稀”等弱小物种的心态,因为民间文学有其自然的演变过程,它的新陈代谢体现的是文学与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刻意“保护”或“拯救”都是十分可疑的做法。总之,千万不要认为民众弱小到需要官方和精英来“代言”,也不必认为民众强大到需要官方和精英来“讨好”,民众完全可以自己代表自己,研究者要做的只是“平视”他们的声音。这意味着学者要放下自居的“身段”,以平等的心态看待民众和他们创作的民间文学。毕竟一切的“官方”和“知识精英”也是民众的一部分,平视所谓的“他者”,其实就是平视我们自身。 第三,让民间主体“复活”,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民间文学学术史上的“经典化”存在着严重的内在矛盾,尽管今天的官方和精英知识分子还在通过申请“非遗”等活动不断建构新的经典,但作为研究者,我们必须清楚,努力“有为”于民间文学的种种冲动和行动,未必是对民间文学及其主体最好的尊重。有时候,放下“有为”的诉求,尝试“有所不为”,才能还民间文学以自然存在的空间。“有所不为”体现于放弃对“经典化”的刻意追求,实现“去经典化”。在这一点上,当今的互联网或许能在实践层面上给我们一个参考。网络是一个众声喧哗的语境,在其中,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发声,并且不必受到特别强势的管理和约束。网络语言、网络文学存在和生长的方式,或许能为民间文学的“去经典化”开辟了一条新路。“有所不为”也需要知识分子秉持“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学术态度。面对生生不息的民间文学,知识分子不必用符合主流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来评判,只需平等看待即可。因为“评判”行为永远是主观的,“标准”是随着意识形态的变化而不断更迭的。然而,真实存在的民间永远处于“他者”的地位,它甘居于此。知识分子要做的是客观地认识它,而不是主观地评价甚至干涉它。所以,为了让民间文学这颗种子重新“复活”,我们必须呼吁理性看待当代以申请“非遗”为代表的民间文学经典化热潮,并“有所不为”地对待田野中活态的民间文学,让它重新回到作为“他者”的自足地位,在古老的大地上焕发出新的憧憬和生机。 (原文发表于《民族文学研究》2017年05期;注释及参考文献见原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