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玉时阶: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中的去“碎片化”《广西传统村落文化保护路径新探》书评

http://www.newdu.com 2018-04-12 中国社会科学网 玉时阶 参加讨论

    作者简介:玉时阶(1950- ),男,广西南丹人,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学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价值与意义开始被重视。诚然,对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讨论与保护开发是保存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课题,但在实际开发保护的过程中,却并不总是科学、可持续的,这中间夹杂着很多复杂的因素。发表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的《广西传统村落文化保护路径新探》一文,就广西传统村落文化保护问题做了深刻而详实的系统分析,特别是针对开发问题,文章的讨论极为深刻。本文针对保护工作存在碎片化现象对作者所描述的保护中所存在的问题和过程的碎片化进行解剖,分析其对我们今后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村落保护;碎片化;书评
    一、非遗开发中的不合理因素——有理有据,分析严密
    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是构成世界各民族特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而保护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对促进人类文明多样性、增强人类社会凝聚力量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在现实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事与愿违的问题,最突出的便是对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不合理的开发。对此,作者在文中做了详细论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申报项目时热情高涨,申报项目后却疏于保护,对其开发、跟踪和管理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有些少数民族地区抱有“项目申报后能赚钱”的想法,但申报后发现不尽人意,便置之不理。许多地区的非遗项目其实已经名存实亡。
    第二,开发手段粗暴,对生态造成严重破坏。在开发过程中,有时候开发主体会过于急切,很难考虑到长远,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宁愿破坏生态而争取时间与效益,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第三,传统村落文化的开发过于商业化、城镇化。大部分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申报地经济欠发达,往往在开发时只考虑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更不用说传统文化的本质。作者指出,相关的保护工作,其实是在牺牲传统文化原有特色的背景下进行的,这使得传统文化距离它原本的语境越来越远。正是如此,单一的经济指标衡量使得地方文化成为一种牺牲,无数地方打着“古镇”的旗号招摇过市,发展成一个商业化集聚地,结果只能是在“古”的外壳包装下,是一条又一条文化低俗的酒吧街,是为了寻求经济效益而强行要求旅客消费的低服务水平。
    第四,同质化严重,对所谓“成功模式”的过度借鉴,导致旅游景点千篇一律。近年来,同质化问题也引起了不少专家学者的注意。无论是行走在不同的少数民族村落中,人们会发现,所有地方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卖同样的工艺品、同样的包与衣服,同样的都有酒吧一条街,甚至大家都有同样的传统小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