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王世靓 王伯承:公共性视野下的民族互嵌型社区探析(4)

http://www.newdu.com 2018-05-10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 王世靓 王伯承 参加讨论

    ①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17年4月底。
    ②参见郝亚明《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现实背景、理论内涵及实践路径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张会龙《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区建设:基本概念、国际经验与建设构想》,《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杨鹍飞《民族互嵌型社区:涵义、分类与研究展望》,《广西民族研究》,2014年第5期;闫丽娟、孔庆龙《民族互嵌型社区建构的理论与现实基础》,《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吴月刚、李辉《民族互嵌概念刍议》,《民族论坛》,2015年第11期;马晓玲《关于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内涵思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③参见曹爱军《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功能目标和行动逻辑》,《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杨鹍飞《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的特征与定位》,《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④参见来仪《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研究》,《学术界》,2015年第10期;胡小武《民族互嵌型社会的动力结构及优化模式》,《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唐志君、覃小林《民族交往与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的生成路径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年第5期。
    ⑤参见王希恩《民族的融合、交融及互嵌》,《学术界》,2016年第4期;刘成《民族互嵌理论新思考》,《广西民族研究》,2015年第6期;郝亚明《族际居住格局调整的西方实践和中国探索——兼论如何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区环境》,《民族研究》,2016年第1期;黄海波《城市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需正视六个问题》,《学术论坛》,2016年第12期;杨鹍飞《边疆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胡洁《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变迁轨迹和变迁机理——来自国际经验的启示》,《西藏研究》,2016年第4期。
    ⑥参见李俊清、卢小平《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中的公共治理》,《中国行政管理》,2016年第12期;郝亚明《民族互嵌型社区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理论分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魏冰《互嵌式治理:新疆多民族互嵌社区建设的有效选择》,《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⑦参见陈纪《社区资源: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社会支持研究——天津市“两县三区”的调查报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李京桦《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建设中多重身份考量》,《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9期;卢爱国、陈洪江《空间视角下城市多民族社区互嵌式治理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6年第6期;马光选、刘强《民族关系的“互嵌-共生模式”探讨——对云南省民族关系处理经验的提炼与总结》,《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张晗《民族互嵌与文化共生——对芒旦傣族村“与汉为邻”的文化透视》,《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陈纪、于亚杰《推动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基于社会支持的一个分析框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⑧有关新疆的“民族互嵌”研究,高达20余篇文献,部分研究层次有落差。
    ⑨各地大多以个案研究为主,云南最多为7篇,含1篇博士论文;湖南、湖北、贵州各2篇,四川、宁夏、西藏、天津、广东、上海和浙江各1篇,这些研究有助于理解历史和考量现实中“民族互嵌”的程度。
    参考文献:
    [1]谭清华.谁之公共性,何谓公共性[J].理论探讨,2014(1).
    [2]沈湘平.论公共性的四个典型层面[J].教学与研究,2007(4).
    [3]Whyte,W.H."The Ideal of Community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Social Theory and Practice,vol.1.No.12,1986.
    [4]张康之,张乾友.趋向于公共性的近代政治发展逻辑[J].学海,2009(1).
    [5]郭湛,王维国.公共性论纲[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6]李友梅、肖瑛、黄晓春.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J].中国社会科学,2012(4).
    [7]杨鹍飞.民族互嵌型社区:涵义、分类与研究展望[J].广西民族研究,2014(5).
    [8]张会龙.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区建设:基本概念、国际经验与建设构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
    [9]赵铁,林昆勇,何玉珍.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体诠释[J].广西民族研究,2016(1).
    [10]王伯承,吴晓萍.风险社会与生态移民社区治理[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
    [11]李松,张凌云等.新疆主要民族空间分布格局演变[J].人口研究,2015(4).
    [12]贺劲松,肖照青.“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少数民族界委员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政协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J].中国统一战线,2014(3).
    [13]袁祖社.“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14]郭湛,王国维.公共性的样态与内涵[J].哲学研究,2009(8).
    [15][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赖海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16]高红.城市基层合作治理视域下的社区公共性重构[J].南京社会科学,2014(6).
    [17]王希恩.民族的融合、交融及互嵌[J].学术界,2016(4).
    [18]杨鹍飞.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的特征及定位[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19]曹爱军.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功能目标和行动逻辑[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
    [20]王伯承,余跃.从闹元宵到宗族共同体:豫东南送灯习俗的社会学考察[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
    [21]徐选国.从专业性、本土性迈向社区公共性:理解社会工作本质的新线索[J].社会科学战线,2016(8).
    [22]陈立旭.论社会管理创新的文化精神基础[J].浙江学刊,2012(7).
    [23]吴世永.从文化间性审视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