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考古学 > 专门考古 >

上博简《曹沫之陈》的军事思想(2)

http://www.newdu.com 2018-06-25 《军事历史研究》2016年第 王青 参加讨论

    二、“夫阵者,三教之末”——政治教化是战争胜利的前提
    《曹沫之陈》的作者在强调政治对战争制约作用的同时,又提出了另一个重要思想,即政治教化是战争胜利的前提。曹沫指出鲁国作为小邦,处在大邦之间据守边境的谋略,提出“三和(为和于邦、为和于豫、为和于阵)”的重要性,并得出“夫阵者,三教之末”的结论,颇为耐人寻味。我们先来讨论曹沫所讲的“三教”的意蕴。相关简文如下:
    臣之闻之:不和(简18)于邦,不可以出豫。不和于豫,不可以出阵。不和于阵,不可以战。是故夫阵者,三教之(简19)末。君必不已,则由其本虖?(简20)
    关于“三教”的理解,学者意见不一。李零先生的原释文认为:“三教”即“和于邦”(国家内部和谐)、“和于豫”(率军出发时军队内部和谐)、“和于阵”(布阵时军队和谐)之教,并指出“三教”为本,阵法为末。陈剑先生认为简文“三教”可仿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五教法》之五教而称为“处邦之教”“处豫(舍)之教”“处阵之教”。(15)高佑仁先生指出简文已经明言“阵”为“三教”之“末”,则“三教”不可能是“本”,因为本、末乃两个不同的概念,若以“三教”为本,而“末”又为“本”之一,这种讲法说不通。他认为“和于邦”“和于豫”“和于阵”等三者乃“三教”的内涵,而“为和于邦”才是三教之“本”,“为和于阵”则是三教之“末”。(16)
    其实,以“三教”为本,阵法为末,其中“阵法为末”并非是说“三教”中的“和于阵”,而是指具体的阵法、作战方法。当然,从下文看,曹沫劝谏庄公“君必不已,则由其本虖?”庄公紧接着问:“为和于邦如之何?”可知“为和于邦”乃是三教之“本”,从而推出“为和于阵”应该是三教之“末”。(17)在《曹沫之陈》的作者看来,“和于邦”“和于豫”“和于阵”三教是层层向前推进的关系,而“和于邦”才是确保战争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国君应该抓根本,立足于修政修德。
    简文所谓“夫阵者,三教之末”,既是对于战争的恰当定位,也是对政治教化的高度肯定,体现了《曹沫之陈》作者的“仁本”思想。“教”字在《曹沫之陈》简文中共出现有四次:一是“三教(为和于邦、为和于豫、为和于阵)”;二是庄公所说的“既成教”;三是“用都教于邦于民”;四是“鬼神惚恍,非所以教民”。其中“既成教”,陈剑先生认为“教”皆为正式作战之前之“教”。(18)高佑仁先生认为“成教”应该读作“承教”,为接受教诲、教令之义。(19)联系到此简的上下文内容,此处的“既成教”意思是指将帅已经完成了对于下级将领的告诫教诲,下面该正式出师了。所以此处的“成教”是指出师前的训诫,而不是广义上的政治教化。其余三处的“教”皆为政治教化万民之义。不仅如此,《曹沫之陈》简文中还有大量的论政治教化的内容,如“使人不亲则不敦,不和则不辑,不义则不服”。可以说,《曹沫之陈》“教”的含义很广泛,其重点却不在于军事训练,而在于政治教化。这一点与中国古代的兵家不同。中国古代的兵家也重视对士卒的教化,如《吴子》提倡“用兵之法,教戒为先”,(20)主张对士卒“教之以礼,励之以义”,(21)但这种“教”主要是指培养士卒的荣辱观念,激发士卒的斗志,加强平时的军事训练。“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22)采用这种教战方法提高士卒的战斗力。《尉缭子》亦有类似的训练方法:“百人而教战,教成合之千人,千人教成,合之万人,万人教成,会之于三军。”(23)《六韬》亦是如此:“使一人学战,教成,合之十人。十人学战,教成,合之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合之千人。千人学战,教成,合之万人。万人学战,教成,合之三军之众。”(24)中国古代的兵家重视对士卒的教化是为了“以治为胜”,(25)而《曹沫之陈》推崇的教化不仅是指对士卒的教化,更多的是指对广大民众的教化,对于战争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仁义之战阶段。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曹沫之陈》的作者指出“亲率胜。使人不亲则不敦,不和则不辑,不义则不服”(简33),这本来是强调将帅在统率军队时要亲近士卒,教化士卒,但是在庄公垂问“为亲如何”“为和如何”“为义如何”之时,曹沫的回答明显又回归到了政治教化方面。如,曹沫回答“为亲如何”时说:“君毋惮自劳,以观上下之情伪。匹夫寡妇之狱讼,君必身听之。有知不足,亡所不中,则民亲之。”(简34-35)回答“为和如何”时说:“毋嬖于便嬖,毋长于父兄。赏均听中,则民和之。”(简35-36)回答“为义如何”时说:“申功上贤,能治百人,使长百人;能治三军,使帅。”(简36)这些都是《曹沫之陈》的作者对于国君为政的要求,与《国语·鲁语》上的曹刿所论相似。《曹沫之陈》的作者在论述战争问题时,都能回归到以政治为本源的探讨上面来,他寄希望于政治,关注的始终是政治教化。
    在探讨作战之道时,重视政治教化的功能,这是《曹沫之陈》的作者非常明显的思想倾向,也是其民本思想的突出表现。不仅如此,作者在“教”与“战”中还极其重视“和”的理念的运用,在三教中强调一个“和”字。在解释“善守者奚如”时,提出“其食足以食之,其兵足以利之,其城固足以扞之(26),上下和且辑”(简15-16)。在论述“毋冒以陷,必过前功”时,指出“使人不亲则不敦,不和则不辑,不义则不服。”(简33)“和”的理念可谓是贯穿简文始终。“和于邦”,这是出兵的前提;“和于豫”,这是布阵的前提;“和于阵”,这是开战的前提;“上下和且辑”,这是弱小国家保全自己的法宝。“使人不亲则不敦,不和则不辑,不义则不服”,这本来是将帅统率军队的原则,但曹沫在具体阐释“为亲”“为和”“为义”的内容时将其扩大成对广大民众的政治教化。《曹沫之陈》的作者将“和”的理念扩展到君臣之间、君民之间、官兵之间、士卒之间,认为这种“和”不仅是国家繁荣兴盛的标志,还是在战争中能够获胜的前提。这也是春秋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认识。如,《左传》桓公十一年记载楚、郧蒲骚之役前,楚大夫斗廉满怀信心地说:“师克在和,不在众。”也就是说军队取胜不在于军队的数量,而在于军队是否团结一致,已经认识到军队团结与否和军队战斗力的联系。当然,春秋时期“用众”的思想也很突出,如,《左传》成公二年载楚大夫子重云:“君弱,群臣不如先大夫,师众而后可。《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夫文王犹用众,况吾侪乎?且先君庄王属之曰:‘无德以及远方,莫如惠恤其民,而善用之。’”《左传》成公二年亦载君子语:“众之不可以已也。大夫为政,犹以众克,况明君而善用其众乎?”“师克在和”与“用众”并不矛盾,只是不同的战略,“用众”虽然强调以军队数量取胜,但也需“和”,“用众”的根本在于“惠恤其民”,这样才能赢得民心,保证战争的胜利。所以说《左传》“用众”的思想也是建立在“和”的基础之上的。这是春秋时期民本思想在战争中的运用,《司马法》甚至说“古者戍兵三年不典,睹民之劳也。上下相报若此,和之至也。”(27)
    政治教化的目的在于达到国家和军队内部的和谐一致。《曹沫之陈》篇谓“不和于邦,不可以出豫;不和于豫,不可以出陈;不和于陈,不可以战”(简18-19),其着眼点都落实在“和”。这一观念对于后世有着较大的影响。不仅儒家强调“和为贵”,(28)而且后来许多军事家也都注目于此。例如,《吴子》就相当重视“和”的理念在治国治军中的运用。其首篇《图国》篇载吴起初见魏文侯,劝谏魏文侯要“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其中提到“昔之图国家者,必先教百姓而亲万民。有四不和: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和于阵,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是以有道之主,将用其民,先和而造大事。”“先教百姓而亲万民”,与《曹沫之陈》简文的“修政而善于民”意思是一样的,而其“四不和”与《曹沫之陈》简文“三不和”如出一辙。二者突出的皆是一个“和”字,强调的都是修德修政的重要性。有学者据此指出今本《吴子》是有着十分可靠的来源的,(29)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吴起入魏前,“尝学于曾子(即曾申,曾参之子)”,亦曾“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国的兵学传统可能对其有一定的影响。《曹沫之陈》在战国时期还曾流传到楚国,它的军事思想对于作为改革家、军事家的吴起应该是有一定影响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