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新革命史”:由来、理念及实践(3)

http://www.newdu.com 2018-09-07 《江海学刊》)2018年第2期 李金铮 参加讨论

    如果将中共革命史独立出来,则是指1921~1978年中共革命的历史。⑤它同样分为前半场和后半场,前半场即1921~1949年,后半场为1949~1978年,各有三十年的时间。我自己的研究已经涉及中共革命史的前半场和后半场,但更多精力仍是放在1921~1949年前半场。这一历史阶段的中共革命,既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代中国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共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着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革命史的结局,也与中国当代革命、与中国当代社会的发展进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在论证新革命史的看法时所举之例,仍然是1949年以前的中共革命史。
    如果要给新革命史做一个比较明确而简洁的界定,我想大致可以这样表述:
    新革命史是回归历史学轨道,坚持朴素的实事求是精神,力图改进传统革命史观的简单思维模式,重视常识、常情、常理并尝试使用新的理念和方法,对中共革命史进行重新审视,以揭示中共革命的运作形态尤其是艰难、曲折与复杂性,进而提出一套符合革命史实际的问题、概念和理论。
    所谓实事求是的精神,就是回到历史现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语境下,考察人们是如何想、如何做的,不夸大也不缩小。所谓常识、常情和常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知识、情理以及形成的行为习惯。诸如“人之常情”“岂有此理”等,都含有此等意味。无论是历史现象还是社会现实,我们仅凭此“三常”就大致能够做出一个不太离谱的判断。当然,“三常”毕竟更多是基于感性的认识,要想对社会事物进行更具说服力的解释,还需要比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从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⑥所谓“揭示中共革命的运作形态尤其是艰难、曲折和复杂性”,是新革命史所要达成的一个基本目标。至于“提出一套符合革命史实际的问题、概念和理论”,尤其是“概念和理论”则是更高一层的追求,是从现象到本质的升华,难度是相当之高甚至很难实现的。
    “新革命史”中的“新”,并非像某些“新××”“新××”那样唯新而新,哗众取宠,而是针对传统革命史观提出的一种必要的“新”。如果没有传统革命史观这个前提,或者说如果传统革命史观不存在任何问题,那就没必要提出什么新革命史。正是因为传统革命史观在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与真正的历史学研究有一些距离,已经阻碍了革命史研究的发展,所以才有纠偏、革新和提出新革命史之必要。
    那么,传统革命史观的问题是什么?笼统地讲,其突出的表现有四点:
    一是将革命时期的理论与研究革命史的理念混为一谈。革命时期的理论是当时的革命宣传,当然是有其道理的,但在后来和今天的历史研究中,则已经变为历史学者的研究对象,而不是指导历史研究的理论了。如上所述,历史学者应该用学术的理论和方法对革命史进行研究,才能真正提高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是与上一点相联系,将革命者、现实角色与历史研究者混为一谈,革命史学者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变成了革命者,变成了革命理论、政治话语的宣传者。革命史学者不是不可以宣传革命理论、宣传革命史的重要性,但不能替代实际的历史研究,历史研究有其必须遵守的学术规范。
    三是对中共革命的理解简单化。其实,革命时期的领袖对中共革命的艰难、曲折和复杂性往往是有深刻认识的⑦,但后来的革命史学者尤其是传统革命史著述没有很好地继承,反而为了抬高中共革命形象,将此遮蔽了。
    四是所关注的对象更多限于“革命”本身,而且主要突显了政治、党派、主义、阶级、英雄、反帝、反封建,而忽略了革命史的其他面相。⑧中共革命本来是一场轰轰烈烈、多姿多彩的运动,革命内容可谓相当丰富,但传统革命史著述,总给人一种干瘪枯燥之感。
    新革命史就是一种试图改进这种史观的视角和方法⑨,将原本属于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将某些政治宣传意义的历史与具有独立学术价值的历史区别开来。必须承认,中共革命史研究与其他历史领域的确有一定的区别,它本来就有比较强的政治性,受现实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较大。⑩如何处理学术与政治的关系,是革命史、党史学者面临的极大难题。可能以往人们更多地关注政治与学术的矛盾和冲突,但我们能否寻求政治与学术的统一性,以便于学术的生存和发展?我以为,即便从现实政治和意识形态着眼,从维护和建立中共革命史的合法性出发,也不能仅仅靠口号式的宣传、说教,否则就很难产生应有的效果,甚至起相反的作用。为什么不少年轻学生不愿意听公共政治课程、革命史课程,为什么历史学界中国近现代史学者从事中共革命史研究的比例很小,其道理即在于此。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严谨的学术研究,获得使人信服的解释和权威性力量,这才是今天党史学者、革命史学者应有的担当,也是“新革命史”研究的重要任务。
    对于某些中共革命史的戏说尤其是极端“妖魔化”言论,我是坚决反对的。的确有人带着有色眼镜,专门盯问题,挑毛病,以“阴谋论”来裁决革命史。这种以偏概全、信口雌黄的“历史虚无主义”做法,显然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不过,稍作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往往不是严谨的学者。这些离谱的言论原本是不值一驳的,但由于影响广泛,也不能听之任之,置之不理。但如上所述,真正有力的回应办法,不是靠高喊“政治正确”的口号,更非以骂对骂,而是要用经过史实考证的、真正有说服力的成果,以正视听。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如何对待一些严肃的学者所提出的“问题”。有人将一些学者呈现的中共革命中所遇到的“问题”理解为负面甚至是给共产党抹黑的说法,就言过其实了。我认为,应该将革命中所出现的“问题”看作中共政权需要克服和战胜的难题,经过从问题到难题的思维转换,所谓抹黑论基本上就不成立了。进一步说,只有实现这种转换,才能真正理解中共革命胜利来之不易,真正维护中共革命的合法性。(11)
    我还要强调的是。新革命史并不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更不意味着革命史本身有什么问题,革命史是一个客观存在,不因任何人的喜恶而发生变化,也即新革命史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上与传统革命史没什么两样。当然,在具体内容的取向上,可能偏重于以往关注相对较少的领域,但最大的变化是研究的视角和方法。(12)其实,也不仅仅是革命史,几乎所有史学领域都是如此,学术进步往往是由于新的视角和方法的推动才实现的。可以说,自20世纪初梁启超提出“新史学”以来直到今天,无一例外。
    我再强调的是,在学术史谱系中,反思不是苛责前人,而是避免事后重陷已有之误;变革不是造反,不是“革命”,不是终结,而是改良,是扬弃,是超越。新革命史的理念和方法更多是针对传统革命史观之弊而言的,并不否定其具有解释力的部分。譬如阶级分析方法就依然具有一定的解释力,除了这一方法与中国历史实际有某些吻合之处,也因为中共革命本身就与阶级斗争理论具有密切的联系。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也依然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它在许多方面与其他理论方法并不存在截然对立的矛盾。也许传统革命史观的更大问题在于排他性,也即将此作为解释中国近现代史、革命史的唯一方法,而不是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