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格日勒图:发展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2)

http://www.newdu.com 2018-12-12 《黑龙江民族丛刊》 格日勒图 金炳镐 参加讨论

    (二)学习和继承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马克思在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中,集中关注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同时,时刻关注着欧洲和世界各地的民族问题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问题,为此和恩格斯一起写下了三百多篇文章,系统阐述了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理论,系统阐述了民族解放的理论,形成了完整的民族理论:深刻揭示了民族本质、民族问题根源,提出了民族平等原则、民族联合要求,为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指明方向;深刻揭示了民族自身内部结构的决定性因素,揭示了民族发展规律,揭示了民族之间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揭示了民族关系发展规律,为民族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学习和继承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就要精确理解和正确阐释这一理论,就要与时俱进地推进这一理论的中国化,就要结合中国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为国家现代化强国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就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信念,坚定捍卫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批驳澄清近两年出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实际上并没有提出系统的‘民族理论’”等观点。
    二、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马克思的民族理论,内容丰富,寓意深刻,通过对民族现象、民族问题现象的深入观察,揭示了其本质、根源、实质、发展规律、解决途径。
    (一)马克思关于民族及其形成的理论
    马克思揭示了民族特征中语言、地域等是民族的必备条件。马克思指出:“‘民族’这一称号适应于许多印第安部落,因为他们的人数虽然不多,却独特地拥有一定的方言和地域。”[1]96又说:“阿提喀的四个部落——机内温特、伊吉可尔、霍普内特、阿尔格德——操同一方言并占有一共同领域,它们已溶合为一个民族。”[1]165马克思在《六月革命》一文中指出,民族内部包括不同的阶级:“法兰西民族分裂为两个民族即有产民族和工人民族”[2]299。
    马克思揭示了民族形成、发展、消亡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变化的关系。
    马克思在1845-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人类社会最初形成的原生形态民族相关的“三个过渡”的理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2]56这就告诉我们,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部落及其制度发展成为阶级社会的国家及其制度;原始社会活动范围狭小的部落、部落联盟的地方局限性发展成为阶级社会的地域相对广阔的人们共同体——民族。从原始社会的部落所具有二重性即社会组织和人们共同体形式发展成为国家和民族。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正是城乡分离和对立、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进一步分工的时期,也是部落制度向国家制度过渡的时期,又是部落这一人们共同体的地方局限性向具有较广阔地域的民族过渡的时期。无论是从人类社会历史分期来说,还是从社会组织发展、人们共同体演进来说,这“三个过渡”在原始社会同时开始,同时向文明社会过渡。因而,也是人类社会最初形态的原生形态民族产生的时期。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揭示了促使次生形态民族——资本主义民族形成的重要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2]255“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2]255它使各自独立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国家了。”[2]255-256资本主义民族也就形成了。
    马克思在1853年《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中,揭示了民族同化的一种规律:“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3]7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