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本文为作者撰写的“燕秦汉时期东北亚走廊系列研究之五”。 ②《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 ③杜预注、陆德明音义、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④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2册《秦·西汉·东汉时期》,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27-28页;《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央民族学院编辑组:《〈中国历史地图集〉东北地区资料汇编》,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79年,第3-4页。 ⑤杜预注、陆德明音义、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⑥陆淳:《春秋集传微旨》卷下“十有二年冬十月晋伐鲜虞”条,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⑦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334页。 ⑧何光岳:《北狄源流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8-19页。 ⑧《史记》卷110《匈奴列传》。 ⑩戴望:《管子校正》,载《诸子集成》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26页。 (11)《史记》卷32《齐太公世家》。 (12)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2册《秦·西汉·东汉时期》,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27-28页。 (13)《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 (14)乐史:《太平寰宇记》卷61《河北道十》,王文楚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250页。 (15)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2册《秦·西汉·东汉时期》,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26页。 (16)《图集》将西汉“絫县”定点在今昌黎县以南,并未得到考古学方面的论据支持。在昌黎东北、卢龙以东的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发现有大型汉代城址,可能即西汉絫县遗址。 (17)《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 (18)陈桥驿:《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39页。 (19)杜预注、陆德明音义、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0)马长寿:《北狄与匈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13页。 (21)马兴:《无终新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先秦时,位于今冀西北、晋东北之“代国”,并非由戎狄建立,而是建于商初的商人旧国。代国对这支狄人的接收安置,应与“肥子奔燕”性质类似。参见黄绍雄:《代国代郡通志》,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第44-59页。 (22)李修松:《徐夷迁徙考》,《历史研究》1996年第4期。 (23)《史记》卷34《燕召公世家》。 (24)文献有关“徕民”政策的较早记载见于《商君书·徕民》曰:“今秦之地,方千里者五,而谷土不能处二,田数不满百万,其薮泽溪谷名山大川之材物货宝,又不尽为用。此人不称土也。秦之所与邻者三晋也,所欲用兵者韩魏也。彼土狭而民众,其宅参居而并处……今以草茅之地,徕三晋之民,而使之事本,此其损敌也,与战胜同实,而秦得之以为粟,此反行两登之计也。”先秦各国向地广人稀境域或新占领区迁徙人众以进行社会开发的治理方式,或可称为“徕民”政策,所徙之人或可称为“徕民”。参见《商君书·徕民》,严万里校,载《诸子集成》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6-27页。 (25)《吕氏春秋》,载《诸子集成》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25页。 (26)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1册《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41-42页。 (27)罗泌:《路史》卷13《后纪四·禅通》,载《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8)《图集》将孤竹国都“孤竹城”定在今滦河以东卢龙县西南。参见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2册《秦·西汉·东汉时期》,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27-28页。 (29)《汉书补注》卷28下《地理志下》“辽西郡”条“有小水四十八并行三千四十六里”,“补注”引钱大昭曰:“当有莽曰令支四字。何以知之?雁门郡,莽曰填狄,其属县埒则曰填狄亭;代郡,莽曰厌狄,其属县代则曰厌狄亭;上谷郡,莽曰朔调,其属县夷舆则曰朔调亭;渔阳郡,莽曰通路,其属县路则曰通路亭;右北平,莽曰北顺,其属县徐无则曰北顺亭。今辽西属县,惟令支莽曰令氏亭,亦其例也。”这或许也能说明,除代表县级政区地理概念外,“令支(疵)”一称还曾有更加宽泛的地域概念。参见王先谦:《汉书补注》卷28下《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16页。 (30)今迁安市滦河以西地区确以浅山丘陵地貌为主,存在修建塞防的可能。但若先秦令疵塞建于此,则基本上起不到保护燕山主脉以南燕国诸邑聚的作用。山北游牧族骑兵可循濡水(今滦河)、玄水(今青龙河)谷道,自北而南由喜峰口、桃林口进入山南,更可沿今狭长的辽西走廊滨海平原通道,自东北而西南由山海关一带进入山南。所以,令疵塞很可能是绵延漫长的防御体系。 (31)王利器:《盐铁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526页。 (32)《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 (33)《辽史》卷32《营卫志中·部族上》;《北齐书》载天保四年(553),“冬十月丁酉,帝至平州,遂从西道趣长堑。诏司徒潘相乐率精骑五千自东道趣青山。辛丑,至白狼城。壬寅,经昌黎城。复诏安德王韩轨率精骑四千东趣,断契丹走路。癸卯,至阳师水,倍道兼行,掩袭契丹。甲辰,帝亲逾山岭,为士卒先,指麾奋击,大破之,虏获十万余口、杂畜数十万头。乐又于青山大破契丹别部。所虏生口皆分置诸州。”参见《北齐书》卷4《文宣帝纪》;《辽史》所载当即天保四年北齐文宣帝高洋亲征契丹史事,“自平州三道来侵”或可与高洋所部“从西道趣长堑”、潘相乐所部“自东道趣青山”以及韩轨所部“东趣”对应。 (34)《魏书》卷106上《地形志上》有:“平州,晋置,治肥如城,领郡二县五。” (35)《资治通鉴》卷95《晋纪17》。 (36)王海:《秦汉辽西史地考论之一——以曹操征乌桓进军路线为切入》,《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37)《中国历史地图集》东汉“幽州刺史部图”,将“卢龙塞”标于今喜峰口东西近侧的燕山主脉上,或可商榷。参见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2册《秦·西汉·东汉时期》,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61-62页。 (38)李文信:《西汉右北平郡治平刚考》,《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1期。 (39)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714页。 (40)王绵厚、朴文英:《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古代交通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42-154页。 (41)王海:《燕秦汉时期辽西走廊考——兼与王绵厚、李健才先生商榷》,《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42)《后汉书》卷4《和帝纪》。 (43)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北分册(中)》,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375页。 (44)石碑地、姜女石遗址,秦汉时是集行宫、海港功能于一体的大规模、高规格建筑群,即有学者所谓的“碣石”行宫、“碣石”海港。参见王海:《论秦汉时代之“碣石”与相关问题——燕秦汉时期东北亚走廊系列研究之四》,待刊。 (45)如《东北历史地理》便认为西汉絫县治此,参见孙进己、王绵厚主编:《东北历史地理》第1卷,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12页。 (46)王海:《燕秦汉时期辽西走廊与东北民族关系》,《南都学坛》2013年第1期。 (47)李昊林:《东汉辽西傍海道通行问题考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7年第1期。 (48)《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 (49)孙进己、王绵厚主编:《东北历史地理》第1卷,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89页。 (50)《三国志》卷11《魏书·田畴传》。 (51)喜峰口,汉时或称“卢龙口”,《魏书·田畴传》载田畴向曹操的进言,其中有“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 (52)《汉书·地理志》载有“徐无,莽曰北顺亭”,又有“右北平郡”“莽曰北顺”,或见徐无之交通对地区形势的影响。 (53)孙进己、王绵厚主编:《东北历史地理》第1卷,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14页。 (54)《史记》卷16《秦楚之际月表》。 (55)《左传》中多见狄人攻伐华夏诸国的记载。如,闵公二年(前661)“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僖公八年(前652)“夏,狄伐晋”,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夏,狄伐郑”,僖公三十年(前630)“夏,狄侵齐”,文公七年(前620)“狄侵我西鄙”,等等。战国人曾分析北狄建立的中山国的灭亡原因,认为其“不图于战攻之患也”,即不考虑战攻之患。参见何建章:《战国策注释》卷12《齐策5》“苏秦说齐闵王章”,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422页;关于东夷人的尚武,《说文》或从字形上进行了提示,“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参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862页;有学者探讨东夷文化的基本特点,认为在大汶口文化晚期,东夷氏族部落中已出现专职军事首领,反映出侵犯、掠夺性战争已成为经常的职业。参见逄振镐:《略论东夷文化的基本特点》,《管子学刊》1996年第3期。 (56)《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 (57)《汉书》卷69《赵充国传》。 (58)王子今:《秦汉区域文化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49-260页。 (59)《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60)王子今:《秦汉区域文化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51页。 (61)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新近十年的文物考古工作》,载《文物考古工作十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31页。 (62)《史记》卷18《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63)王沈《魏书》提及乌桓内附的具体分布地域,即“布列辽东属国、辽西、右北平、渔阳、广阳、上谷、代郡、雁门、太原、朔方诸郡界”。参见《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注引。 (64)考古工作者曾在玉田县大李庄、滦县塔坨村发现东汉晚期至曹魏时的墓葬,参见唐山市文物管理所等:《河北玉田县大李庄村汉墓清理简报》,《文物春秋》1991年第4期;唐山市文物管理处等:《滦县塔坨鲜卑墓群清理简报》,《文物春秋》1994年第3期。有学者认为塔坨墓地“陶器与东部鲜卑既有共性,又有差别,似正是文献记载乌桓与东部鲜卑同源同俗、异流分支的写照”,而大李庄墓“可以认为是座受到乌桓文化因素影响的汉墓”。参见郑君雷:《乌桓遗存的新线索》,《文物春秋》1999年第2期。 (65)乌桓“俗善骑射”“性悍塞”“俗贵兵死”,参见《后汉书》卷90《乌桓鲜卑列传》。 (66)《后汉书》卷73《公孙瓒列传》。 (67)《三国志》卷11《魏书·田畴传》。 (68)《三国志》卷55《吴书·韩当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