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来仪 杨莹慧:再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及现实意义(5)

http://www.newdu.com 2019-05-22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 来仪 杨莹慧 参加讨论

    三、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当代意义
    当今中华民族已彻底告别“东亚病夫”的悲剧形象,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大步迈进。但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种宏观视角展示了当代国内外发展格局为中华民族提供的环境、条件、机遇和挑战,也给我国各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给民族关系带来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已毫无悬念地成为新时代的国家战略,彰显出重要的当代意义。
    其一,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条件。“中国梦”寄托了中国对自身未来发展的理想和蓝图。当今世界风云激荡,复杂多变。世界体系在持续转换;全球化进程在快速推进,资本不断扩张,生产社会化达到空前高度;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开辟了信息、大数据、网络经济的新时代;各国之间不断增强交流与合作,整个世界紧密相连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各种世界性的问题层出不穷,种族主义、民族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保守主义、孤立主义、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等思想文化领域的博弈此起彼伏。面对中国的崛起,国际敌对势力也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中华民族这个命运共同体面临各种新的危机和挑战。同时,在世界舞台上,中国已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需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需要以自信开放的姿态与世界人类文明握手,需要为中国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需要打造独具中国特色的本土品牌,并以此表达中国立场,扩大中国话语权,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为“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但为以上多种“需要”创造了必要条件,还为提升中华民族内部 56 种民族的凝聚力,发挥中华民族这个命运共同体的优势,阻止各种反华势力分裂国家、分裂民族提供了重要途径。若进一步引申,我们还可以看到,我国正在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它是基于人类整体的角度对构建美好未来世界的期盼,是一种超越国家、民族、宗教等界限的全球价值观。在这样一种宏大的叙事框架之下,是否可以认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能够以“人心归聚、精神相依”而形成的大国影响力去实现中国梦?
    其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我国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快速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整个社会系统的内在结构,包括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等各方面都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我们看到,当前中国社会一体化程度空前提高,但是国内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民族之间以及阶层之间发展差距、利益矛盾日益凸显,各种危机和挑战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设置了道道关卡。2018 年 4 月,习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在这样的发展阶段,中国既需要具备科技、军事、经济总量等硬实力,也需要各种相应的非物质力量的积累和匹配,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国家的科技水平、军事实力、综合国力都有明显提升。然而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因民族性因素而导致的各种社会问题客观存在也是不争的事实。在世界范围内,在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中,如何保证国家内部各个民族之间和睦相处,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理论和现实的逻辑反复证明:一盘散沙式的多民族人口汇集,决然无法应对这一难题。只有各民族同心同德才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繁荣发展、和谐稳定,才能确保各族人民生活幸福。凝聚人心由此成为了最大的政治,而人心所向及凝聚程度直接构成国家强盛和中华民族崛起的必要条件。显然,通过构筑各族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以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发展力才是符合中国实际的现实选择。
    其三,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民族团结的更高境界和更高追求。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毛泽东关于“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之论断就清楚地揭示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不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它还是一种理念、一个目标、一种价值观、一项政策原则、一种社会实践、一种人文情怀、一种民族关系的状态,更是社会的一种浩然正气。对民众而言,维护民族团结还是一种社会责任、是公民的义务,其内涵极为丰富。民族团结的意义何在? 答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之一。如果立足于我国多民族构成的基本国情、置身于国家发展战略的宏大框架,顺应中华民族从富起来走向强盛的时代潮流,必然会看到民族团结担负着特殊的使命——它直接构成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凝聚人心、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团结原则,凝聚各民族力量,最终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坚持将民族团结的主张贯穿于法律、制度、政策以及行政举措当中,一直在探索中国特色民族团结的理论与实践。民族团结从来就不是抽象的概念,因为“民族”是由若干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个体的人构成的一种人们共同体,能够通过职业、身份、阶层、宗教、语言等要素结成各种各样的社会群体。人的社会角色具有多样性,民族身份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已。从这个角度而言,民族团结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通过接触与交往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关系,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状态、特点和影响。在我国当前的历史条件下,民族团结作为一种特定的、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各民族成员共同营造,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可以说是对民族团结更深层次、更高境界、更长远目标的追求。不可否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中并没有“团结”二字,但可以肯定的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主张及其所表达的意境和价值内涵,无疑是真实有效地实现民族团结、保障民族团结的基本条件。民族团结也因其重要性而成为我国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事务。
    总而言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都还在路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切实践行也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增量和积累的过程。尽管前进的道路荆棘丛生,但我们依然满怀信心,有中国梦在前方引领,中华民族将继续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