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怎雷村水、苗两族分寨分族交错而居,呈现的“分”“合”景观,体现族际之“共融”“互惠”及差异共生的本相,进而型构怎雷人的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对村中共食习俗的田野工作与观察,揭示了基于族群边界的共食习俗与多族群互惠共融之间的复杂关联。在这个多族群多元文化共存的村落共同体中,共食习俗场域展示出明显之包容他我的认同机理,通过具象化的地方性互惠逻辑,为多族群共居的村落共同体应对族际和谐互动贡献原生态的互惠机制及和平栖居的生存性智慧,并经由认同机理从自在的形成到自觉的建构而导致自我与他者共识的叠加交融,从而跨越民族边界,为促进族际共同体基于互惠的共融提供催化剂及助推力。 关键词:共食习俗;民族关系;族际互动;水族;苗族 一、问题的提出 共食习俗,历来是人类学/民族学经久不衰的研究主题之一。既往研究展示了理解饮食习俗的多种视角。如罗伯逊·史密斯通过研究宗教和献牲仪式上的共餐,精辟地指出:“那些在一起吃喝的人被一种友谊纽带以及相互责任紧紧连接在一起。”[1]列维·斯特劳斯认为饮食行为由文化的深层结构所决定,应该去探寻深藏在社会—文化现象背后的“结构”[2]。西敏司也曾指出:“内在于社群的仪式和日常活动,体现于进餐或吃食的场景对于人们的预期而言具有特殊的内在意义”[3]等等。但这些饮食习俗研究都有一个共同缺憾,即大多集中于文化相对单一的社区,缺乏对多族群杂居、多元文化共存的民族结合地带的聚焦。另外,在最近的研究中,彭兆荣也谈到:“饮食最原始的‘献祭’意义变成一种‘礼物’的馈赠与共享,共食的形式具有建构生者之间‘我们属于同一个共同体’的文化功能’。”[4]可见,在饮食文化研究中,多族群杂居地域的“共食”才是更值得探讨的话题。 怎雷村由上、中、下、排场四个区隔明显的自然寨组成。水族居住在上寨和下寨,苗族居住在中寨和排场寨。据说“大概有三百多年”或“二三百年左右”的历史。全村有村民234户,上寨共有70户,全部是水族户;中寨有80户,其中水族11户,苗族69户;下寨有58户,其中水族52户,苗族6户;排场寨共有26户,全部是苗族户。水族户数约占全村总户数的57%,苗族户数约占全村总户数的43%。全村共有人口1025人,其中水族有566人,约占全村总人口的55%,苗族有459人,约占全村总人口的45%。该村总体特征就是人口数量及家庭户数相差不多的两个民族之间呈交错居住格局。进而言之,边界、互惠、认同、共融及历史等人造的文化景观与独特的物理景观在这一区域混融共存,形成了一种兼具独特性及模式性的时空场域。2010年起,笔者即开始在怎雷村开展田野工作,全方位地融入怎雷人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对两族关系进行了深入研析。此前,笔者从边界、互动、认同等几个概念着手,从民族和谐的文化生态、族际情谊道德社会与族际互信机制及族际间经济互助机理、民族边界与民族认同等方面对怎雷村水、苗两族和谐共居及差异共生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与概括[5-7]。本文是关于“田野中民族关系”的一个个案,将从“人吃人”“客拉客”、转转酒喝到黑、宁伤身体也不伤感情、窜寨子走兄弟[7]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及“裸呈”,进而尝试基于互惠的角度从族群边界切入来揭示共食习俗与多族群互惠共融之间的复杂关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