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屈小玲:《中国西南与境外古道:南方丝绸之路及其研究述略》,《西北民族研究》2011年第1期。 ②参见伍加仑、江玉祥主编:《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江玉祥主编:《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第2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段渝主编:《南方丝绸之路研究论集》,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 ③参见陈茜:《川滇缅印古道初考》,《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江玉祥:《古代中国西南丝绸之路》,载江玉祥主编:《西南丝绸之路研究》第2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42-63页。 ④童恩正:《试谈古代四川与东南亚文明的关系》、罗二虎:《汉晋时期的中国“西南丝绸之路”》,载段渝主编:《南方丝绸之路研究论集》,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第46-66页。 ⑤童恩正:《试谈古代四川与东南亚文明的关系》,《文物》1983年第9期。 ⑥袁晓文等编:《西南民族与南方丝绸之路》,北京:民族出版社,2017年。 ⑦王友群:《西汉中叶以前中国西南与印度交通考》,《南亚研究》1988年第3期;顾学稼:《南方丝绸之路质疑》,《史学月刊》1993年第3期;吴焯:《张骞指求的身毒国国道应该是哪条线路》,《南亚研究》1998年第1期;吴焯:《西南丝绸之路研究的认识误区》,《历史研究》1999年第1期。 ⑧李晓斌、段丽波、周灿:《南诏国、大理国文化与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与反思》,《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3年第2期。 ⑨周智生:《中国云南与印度间商贸交流史研究综述》,《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林文勋:《从历史发展看云南国际大市场的构建》,《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林文勋:《“贝币之路”及其在云南边疆史研究中的意义》,《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3年第1期。 ⑩蓝勇:《南方丝绸之路》,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申旭:《关于“西南丝绸之路”概念的一点看法》,《思想战线》2001年第5期;方煜东:《西南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之重要通道》,《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11)杨志强、赵旭东、曹端波:《重返“古苗疆走廊”——西南地区、民族研究及文化产业发展新视阈》,《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2年第2期。 (12)参见赵旭东、单慧玲:《中国走廊学发凡——从民族的“藏彝走廊”到世界的“一带一路”》,《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刘丹、秦红增:《“一带一路”与中国民族走廊研究再认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邢启顺:《西南民族走廊空间结构与民族文化产业布局调整》,《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等。 (13)李治安:《元代四川行省沿革与特征》,《历史教学》2010年第2期。 (14)孟凡松:《明洪武年间湖南卫所设置的时空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4期;孙兵:《明代湖广地区城池修筑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22页。 (15)陆韧:《明代云南汉族移民定居区的分布与拓展》,《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3期。 (16)李宗放:《明代四川建昌地区的行政和军事建置及变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10期。 (17)郭红、于翠艳:《明代都司卫所制度与军管型政区》,《军事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 (18)本文所提的“线性文化空间”与此前作为文化遗产保护概念的“文化线路”在内涵上有部分重叠之处。“文化线路”系1990年代以后国际文化遗产界提出的一种新型文化遗产保护类型,主要指以交通线为中心构成的线性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群,强调由水、陆交通线等构成的“线”状带上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相互关系。笔者在此提出“线性文化空间”概念,强调的并不是文化遗存本身,而是侧重考察以“线路”为中心连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层面的空间关联及相互影响的过程等。 (19)方铁主编:《西南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513-517页。 (20)史继忠:《试论贵州省的形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