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陆义务”呼声的重现 1931至1932年日本先后发动九一八和一·二八事变,远东危机充分暴露出“十年规则”下英帝国防务的弱点。自1919年后,英陆军军费年年遭到削减,1933年到达了最低点,只占国民收入的2.5%,相比之下1913年时还曾达到了3.5%。(19)在1932年的国防政策年度评估报告中,参谋长委员会建议废除“十年规则”,并指出了帝国防务的诸多弱点以及各军种存在的缺陷。关于陆军,评估报告认为其规模、装备质量和动员效率都完全不足以履行《国联盟约》或《洛迦诺公约》中的义务,也难以防御印度或其他东方属地。(20) 面对希特勒上台之后欧洲的新形势,1934年英国国防需要委员会的第一份《弥补国防缺陷报告》将日本看成近期的敌人,德国被当作最终的潜在敌人,所以其陆军和空军的主要目标是对付德国,海军的主要目标则是对付日本。因此,需要陆军建立一支远征军,用以保护低地国家(21),尤其是空军的发展使低地国家对英国本土的安全来说更为重要,飞机只需十几分钟就可从低地国家飞临英国本土上空;此外,陆军还需承担基地和港口防御以及防空的责任。该报告还明确指出,陆军最大的缺陷是在“十年规则”下没有为“大陆义务”准备一支远征军以维护低地国家的安全,因而设想能够在战争爆发后的一个月内组建一支远征军,包括4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1个坦克旅、2个防空旅、司令部机关部队和通讯部队。另外,以后根据需要再考虑本土防卫队作为增援的情况。报告最后提到,“我们相信,组建一支上述力量的部队,并在足够空军的支持下,作为一种对侵略者的威慑,将对和平带来远超部队规模的影响力”;为装备这样一支远征军,接下来5年在陆军4000万英镑的总预算中需拿出2550万英镑。(22)这是一战结束以来,英国政府部门第一次正式提及应考虑履行“大陆义务”。然而,“实际上,让军队承担这么一种作用,从政治上说不得人心,从财政角度看则很难与其它两个军种的拟议开支相调和”(23)。 组建欧陆远征军的想法一开始就遭到了反对和质疑,裁军大臣委员会在讨论第一份《弥补国防缺陷报告》时,有意见认为事先没有和低地国家、法国,甚至是德国进行协商,这样单方面的举动有违《洛迦诺公约》的精神;另外,认为英国的资源主要用于海军和空军,陆军责任在欧洲以外,不应该把陆军看做是欧洲战争中使用的重要手段。(24) 1934年5月17日,比利时外交大臣保罗·海曼斯(Paul Hymans)在伦敦会见英国外交大臣约翰·西蒙(John Simon)、财政大臣内维尔·张伯伦(Neville Chamberlain)和陆军大臣黑尔什姆勋爵(Lord Hai I Sham)时提出,鉴于德国加速重整军备,在德国侵犯比利时领土时,英国应自动履行《洛迦诺公约》中的义务,他要求英国公开发表声明对比利时的安全作出保证。(25)内阁权衡再三后没有轻易给比利时所需要的保证,只是强调比利时的领土完整对英国的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建议外交大臣在三军参谋长的协助下做进一步的研究。(26) 7月7日,参谋长委员会就发表保证比利时安全声明的军事战略意义提交了报告,指出: 在我们看来,有一种倾向夸大了眼下来自德国的危险,将其看作是一种包含了诸多不确定因素的迫在眉睫的威胁……以下是我们援助比利时防御以避免其被德国短暂或长期占领的战略目的: (1)为我们自己防御本国免受空中进攻的措施获得战略纵深; (2)阻止德国人在比利时建立空军基地,特别是在靠近我们防守薄弱地区的比利时西部; (3)在比利时获得能够针对德国境内的脆弱目标实施有效空中反击的基地; (4)阻止德国获得比利时的港口用于海军,特别是用作轻型部队和潜艇的基地…… 因此,无论我们发表声明与否,对比利时安全的义务可以说都是存在的……法国不保持中立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远征军从未也绝不可能在和平时期维持足以决定性介入欧洲的力量,只能是由那些在满足帝国防御的正常义务之后所剩的力量组成。它的职责在过去以及在将来一定是立刻地介入,以便向我们的盟国提供我们所希望地会带来迅速胜利的道义支持和物资支持,或者在帝国为取得胜利而筹备更多力量期间,至少能使他们不至于被打败。 报告还指出了本土防卫队作为后备力量和自治领国家支持的重要性,以及一定程度上荷兰的中立与比利时的中立对英国安全具有同样的意义,尽管前者遭受德国进攻的可能性要略小一些。最后报告重申: 我们应避免使自己陷入在没有法国协助的情况下不得不承担此种义务的境地。在过去,我们从未单枪匹马地从事一场大陆的战争,在将来,陆军及其武器的现代化发展使得我们更不可能这样做。在只有比利时协助的情况下,试图抵挡一个欧陆大国的军队将会挑起一副重担,从我们的义务遍及世界范围的角度看,这完全超出了我们的能力。(27) 经讨论之后,内阁最终决定,发表关于比利时领土完整的声明,“时机是不适宜的”(28)。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在英国宣布重整军备时,公开给予比利时进一步的安全保证,容易使德国产生误会;二是英比两国之间的任何安全举措都离不开法国的参与,即使英国能够提供上述规模的远征军,也需要法国的港口,而且没有法国的协助也无法抵御德国对比利时的进攻;三是英国刚劝说法国避免在其提倡的《东方公约》(29)中作出类似的保证,而英国对比利时的单方面保证将会冒犯法国;四是希特勒刚对冲锋队进行清洗,英国认为德国在较近的将来不可能发动战争;另外,英国政府认为还需要了解比利时政府在安全领域的确切计划,以免英国被动地卷入战争。这就形成了一个政策难题:英国政府不能坐视比利时等低地国家的完整遭到破坏,但又下不了决心为此不惜一切代价。 张伯伦认为,如果扩大空军的计划没能威慑住德国,最终有必要以陆军保卫低地国家,以获取英国战略防御所需的纵深地带;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德国在未来5年内不会在西线发动战争,要求削减报告中的陆军军费预算,将原定未来5年内4000万英镑的预算减至1900万英镑。黑尔什姆勋爵认为,陆军缺陷即使得到弥补,拟议中的远征军仍难以保卫低地国家,因为依据卡德维尔制度(Cardwell System)(30),陆军的职责是迎合海外的需要,而远征军却是由这些原本用于海外要塞防卫的部队组成。另外,陆军缺乏足够的弹药储备、现代化的坦克和其他装备。黑尔什姆反对张伯伦对陆军削减支出,指出扩大空军的同时冷落陆军是不公平的,占领低地国家的机场,避免其落入德国人之手,还是需要陆军发挥作用。但是张伯伦反驳说,扩大空军是对德国发动战争的一种威慑,只有这种威慑失败后,才轮得到陆军采取行动,所以陆军只能被看成国防中的第二梯队。(31) 最终内阁采纳了张伯伦的意见,决定未来5年陆军军费支出为2000万英镑,其中1200万英镑用于远征军,5年后再追加远征军项目支出1550万英镑,其余大部分用于像新加坡这样的港口的防御和本土地面防空;同意和海军、空军一样,每年随形势评估陆军需要。(32) 然而,英国政府决策者不愿公开接受大陆义务。在1934年11月的帝国国防委员会会议上,海军大臣艾尔斯-蒙塞尔(Sir B.Eyres-Monsell)、自治领事务大臣J·H·托马斯(J.H.Thomas)建议,为了防止在社会公众中产生不良影响,应避免公开使用“远征军”这样的字眼。首相麦克唐纳甚至认为,在官方的文件中,也应避免使用该字眼。(33)英国政府一方面把德国看做是主要敌人,认为低地国家对英国本土安全来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另一方面不愿意为此制订相应的战争计划,也没有多少热情与将来的盟国着手举行军事参谋会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