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现代史 >

“大陆义务”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的陆军战略(3)

http://www.newdu.com 2019-09-26 《军事历史研究》2019年第 耿志 参加讨论

    三、“大陆义务”恢复面临强大阻力
    此后的两年中,欧洲局势进一步恶化。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法国赞成意大利的非洲领土要求,想以此换取意大利支持奥地利的独立而疏远德国。英国反对意大利的侵略政策,却缺乏采取严厉制裁手段的决心。结果,不但没达到遏制意大利侵略野心的目的,反而促使意大利与德国靠得更近。
    在1935年11月国防需要委员会的第三份《弥补国防缺陷报告》中,关于陆军的职责被确定为:
    1.在现有帝国防御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守住海外的军事要塞;
    2.参与本土的军事防御,包括防空、海岸防御和国内安全;
    3.使我们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或战时的情况下,从本土派遣具有足够军事装备和后备力量的增援部队,或是一支野战部队(a Field Force)。
    在1和2的情况下,最重要的任务是,大力加强本土和海外海军基地的海岸防御,以及履行好陆军在本土防空中所承担的责任。
    在3的情况下,最重要的任务是,组建一支野战部队,能够在接到命令之后立即派往海外,以保护我们的重要利益,以及使我们能够信守我们的国际义务,尤其是依照《洛迦诺公约》的规定,该条约涉及与其他欧洲大陆缔约国开展有效合作。这包括由我们自己而不让敌国占领低地国家的前沿空军基地。
    关于野战部队的力量组成,报告建议包括:
    4个步兵师,1个机动师,2个防空旅和与皇家空军中队协同作战的部队,连同必要的司令部机关和通讯部队,所有部队将配备必需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和物资。这支力量将构成野战部队的首支分遣队,人数大约为155,000人。根据这些建议,将把现有的骑兵师进行重组,以作为机动师,包括6个机械化骑兵团和1个坦克旅,连同相应的支援性武器和人员。
    ……应加快部署,以使骑兵师(机动师)和防空旅能够在一周内踏上欧洲大陆,首支分遣队的其余力量则在一周后抵达……如果我们对大陆盟国的支援能发挥作用,必须要在战争爆发后的两周内支援到位。
    此外,报告建议将配备现代化武器的本土防卫队作为后续支援力量派往欧洲大陆,具体是:分别在战争爆发后第四、第六和第八个月,各派遣4个本土防卫队师;而且在上述第二批分遣队中,还将包括1个正规步兵师。(34)值得注意的是,为避免公众舆论的不利反应,报告使用了“野战部队”,而不是“远征军”(Expeditionary Force)的说法。
    除了有关将本土防卫队进行现代化改造以作为后援力量之外,内阁同意了上述报告中的大部分建议,指出“与预期的相反,如果在三年结束之前发现开始着手重新装备本土防卫队是可能的话,将不反对再次审议作出新决定的问题”;另外,内阁强调将依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对包括陆军在内的各军种未来的战略和发展进行相应调整。(35)
    1936年3月德国重新占领莱茵区,似乎远征军的问题应更加紧迫,但事实恰恰相反,“大陆义务”遭到了越来越多的反对。除前述提到的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英国政府奉行重整军备不能损害经济这一“第四军种”的原则。在军备重整面临财政乏力、工业生产能力不足和人员短缺的困境时,政府不可能对3个军种同时展开同等规模的建设。张伯伦认为,“我相信我们的资源用在空军和海军上,将比用在组建大规模陆军上更有效果”(36)。因此,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6个月,不但陆军本身处于备受冷落的境地,而且“大陆义务”也成为陆军职责中最后考虑的任务。
    英国著名军事学家利德尔·哈特在反思英国一战战略时就指出,“其中有一条,就是海军所显示的决定性作用。虽然并没有在海上进行决定性的会战,但由于海军进行着经济封锁,竟促成了中欧强国的失败。这样又产生一个问题:英国在这方面的主要错误是什么?它抛开了自己的传统性战略,而不惜浪费许多的气力,付出高昂的代价,去争取大陆上的决定性胜利”。(37)因此,他主张英国应该回归传统依靠海军的封锁消耗战略,承担任何大陆的军事义务都将是“有限的义务”。他认为在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后,派出这样一支小规模的远征军,将是愚蠢的做法。(38)而事实上张伯伦正是这样不断地表示,“英国必须限制用以投入大陆战争的陆军规模”(39)。
    1936年12月,陆军大臣库珀(Alfred D.Cooper)要求内阁考虑本土防卫队的建设问题,遭到了张伯伦的反对。张伯伦认为:
    在决定我们的陆军需要扮演何种角色时,必须考虑其他两个军种所发挥的作用,以及目前弥补我们国防缺陷的计划对我们工业部门所造成的影响……我们一直将维持一支强大的海军置于维持一支大规模陆军之前,而且我们必须继续如此。但是,无论海军如何强大,也不再足以保卫这个国家。如果我们不想任凭某一欧洲大陆的西方大国对我们实施突然的致命一击,我们就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空军。
    ……如果我们打算在战争爆发之时或之后不久派17个师到海外,我们就必须考虑对后勤补给带来的影响……几个月来,仅是弥补国防缺陷的计划处于实施之中,但已经显现熟练劳动力短缺或即将短缺的迹象,而且我们的出口也出现下滑的征兆……所有这些迹象表明,执行2月批准的包括仅仅重新装备5个正规师的计划就耗费了我们现有的资源,也就是说,任何大规模重新装备本土防卫队的计划将导致整个计划的失败。
    ……在对我们三个作战军种的相对规模作出抉择时,我们不应无视这个国家民众的政治倾向是强烈反对欧洲大陆的冒险行动。尽管当时机到来时,就如1914年那样,他们会被说服,认为我们的干预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和平时期他们会强烈质疑任何有关针对欧洲大陆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准备工作,他们视这些准备工作会必然导致我们牵涉进与我们毫无相关的冲突之中。(40)
    内阁将两人的意见提交参谋长委员会研究讨论。在随后的报告中,参谋长委员会首先重申了陆军在国防领域的三大职责;接着,对英国空军同法国空军联手单独对付德国陆军的可能性表示怀疑,认为英法两国都必须具备将相当规模的陆军投入作战的能力,而将提供陆军部队的义务让法国独自承担,英国仅提供空军力量,这种想法在政治上是站不住脚的,因此坚决主张在战时尽早派遣远征军赴欧洲大陆,并在尽可能不影响海空军重整军备的情况下提前进行准备。此外,参谋长委员会认为,必须考虑让本土防卫队充当远征军的后备支援力量,并为此最终接受同正规军相同的训练和装备;陆军和空军的角色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互补的。最后,参谋长委员会强调政府及早确定陆军角色的重要性。(41)
    国防协调大臣(42)英斯基普(Sir Thomas Inskip)针对参谋长委员会的报告,提出以下的折中意见:在和平时期,本土防卫队和正规军应接受相同武器的训练,但鉴于政府财力和公众舆论,不可能使所有的本土防卫队保持与正规军同样的战备状态,除负责本土防空和海岸防御任务的本土防卫队之外,应训练和装备1个或多个的本土防卫队师(实际倾向于2个)作为正规军的增援力量,自战争爆发后不超过4个月之内派遣至海外,在此期间使其余本土防卫队师达到海外作战所需的状态。(43)很明显,英斯基普所建议的第一批本土防卫队后援力量为1个或2个师,与之前陆军部建议的4个师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内阁接受了英斯基普的建议,并指示陆军大臣库珀制订预算和时间安排,用于装备所有正规军和2个承担防空任务的本土防卫队师,以及使用与正规军相同的武器训练其余的本土防卫队师。(44)
    4月23日,库珀提出的建议是,至1940年4月,完成正规军和2个承担防空任务的本土防卫队师的装备和训练费用为2.04609亿英镑,加上必要的军事储备,总数近2.08亿英镑;用在其余本土防卫队师的相关费用为928.4万英镑。另外,库伯要求内阁考虑,至1941年4月1日应装备4个本土防卫队师及其辅助部队作为远征军的第一批援助力量,共需4338.1万英镑;调查工业生产能力,决定剩下8个本土防卫队师的装备所需。(45)在张伯伦的反对下,内阁没有接受库珀的额外建议,但通过了前两项预算。(46)张伯伦认为:
    正规陆军将配备最现代化的装备,准备任何时候投入到任何地点,但我们不作出承诺在任何时间派遣它到任何地点。本土防卫队将拥有同样的装备,但数量上只够训练使用……陆军部已经放弃了如1914-1918年那样规模的大陆远征军的全部念头。(47)
    对此,英国军史学家白里安·邦德评价道,“这看上去不像是战略或治国才能的高招,倒像是逃避之举的胜利”(48)。
    1937年5月28日张伯伦接替鲍德温任首相后,撤去了库珀的陆军大臣职,他在家信中说,“库珀懒散,直到最近在所有大问题上,他都没有表露出认真对待工作的迹象,在陆军角色的重要问题上,他和我一直存在分歧”(49)。新任财政大臣西蒙则基本继续张伯伦的财政政策,他公开宣布,“财政控制将全面维持”(50)。因此,张伯伦在国防战略上的观点难以撼动。英国历史学者邓巴宾认为,张伯伦“从来没有支持过派遣一支大规模的陆军赴大陆的想法”(51)。
    11月8日,首相张伯伦作出决定,在物资供应方面,应给予防空绝对的优先权。(52)另外,针对法国方面因此前英方勉强参与英法比三方低级别军事参谋会谈以及英方实际不愿意履行“大陆义务”而表现出的失望之情,英方不是采取加强与法国军事合作的做法,而是顺水推舟。内阁秘书汉基在11月23日提交的一份国防报告中指出,“法国不再指望我们……在迄今所设想规模的基础上提供一支远征军”,于是他建议本土防卫队不再作为大陆远征军的后备力量,未来陆军的职责是满足帝国的军事需要,意指中东和远东。(53)事实上,法国政府的真实意图是,同德国一旦发生战争时,英国无需派遣大规模的远征军,只需两个装甲师即可,因为装甲师比传统的步兵师更具有战斗力。然而,英国军方认为装甲师的费用要比步兵师高得多,“这就会使我们的兵力不平衡,不适合我们在世界范围的义务。此外,装甲师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必须要有大量的中型坦克,而我们却没有这种坦克”(54)。张伯伦和汉基的建议被纳入了英斯基普的以下报告中。
    在1937年12月15日的报告中,英斯基普提出各军种未来5年(1937-1941)的总支出不超过15亿英镑,实际对各军种的未来战略产生了重要影响。关于陆军,报告具体指出:
    陆军部已经被要求在以下基础上提供详细的支出事项,即正规军的首要角色是防御帝国的义务,包括本土的防空,而不是我可以称之为的大陆角色……已经作出决定,相比其它方面的军事物资供应,陆军部应给予防空绝对的优先权。
    ……在目前所建议政策的基础上,假定的大陆义务位居优先序列的第四位……陆军角色的这种界定是由于遭受空中袭击的风险使得有必要加强空军和英国本土的防空力量,从而导致对我们的人力和工业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然而,不妨注意到,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足以证明这种政策变化的正确性。因此,我获悉,有人提出法国不再指望我们在战时提供一支迄今所建议规模的远征军,海空领域我们所有的重要合作亦是如此……
    如果陆军部署海外是为了同帝国防御义务相一致,正规军自然仍需要使用现代化武器进行重新装备。但是,这有可能造成物资储备很大幅度的减少,也可能对坦克的供应做某种程度上的减少,特别是较大口径火炮的坦克……陆军角色所提的这种变化,是同本报告所描述的总体政策相一致的,即我们主要的努力必须着眼于保护这个国家免遭攻击和维持我们的贸易路线,我们将最终的胜利寄希望于我们的持久力和动员资源的能力。在这种政策的基础上,空军和海军对于我们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显然要优先对待……如果法国再次处于被地面部队打败的危险境地,就如上一次战争那样,所引发的情势使我们不得不动用陆军去协助他……尽管如此,出于上述各种原因,我的看法是,别无其它的选择,陆军只能采纳本报告所提出的更加有限的角色。
    报告还建议,将更多的本土防卫队师改编用于地面防空和维持战时秩序,其余的本土防卫队师则承担支持正规军防御帝国的任务。(55)内阁会议通过了这份报告(56)。而在随后陆军大臣莱斯利·霍尔-贝利沙(Leslise Hore-Belisha)依据内阁决定针对陆军角色变化所提交的备忘录中,“大陆义务”被置于了帝国防御重点的末位,并对远征军做了以下强调:
    ……现在则建议,如果目前的安排奏效,能够在三周之内派遣一支配备东部战场所需装备的2个正规师和1个机动师赴海外。在战争爆发后四十天内,其他两个正规师紧随其后。
    ……它们的装备和作战储备将不是与大陆作战规模匹配的,而且只有在世界其它地方形势允许的情况下,它们才会被派遣,在作出此项决定之前,总参谋部必须考虑容易遭受敌人攻击的可能行动的所有方面。我认为,十分重要的是,不应使我们潜在的盟国对我们提供直接援助的可能性持怀疑态度,我们现有储备可能承担的各种可替代的作战行动,无论是防御还是局部进攻,应涵盖在所进行的所有磋商和情报交换当中。(57)
    从以上看出,英国政府名义上规定陆军对欧洲大陆承担“有限义务”,实际放弃了“大陆义务”,只是没有公开正式作出这样的表述而已。3月23日,内阁就有限的“大陆义务”作出决定:
    2个正规师和1个机动师,在配备作战所需的充足弹药储备的情况下,做好战争爆发后21天之内出发的准备;
    2个正规师,在配备上述弹药储备一半数量的情况下,做好40天之内出发的准备;
    提供足够的武器弹药,以便战争爆发后的4个月时能够再派遣2个师(正规师或本土防卫队师),在配备与上一种情形相同数量作战储备的情况下,前往海外。(58)
    这样,此前确定的首批远征军4个正规师和1个机动师的力量,被削减至2个正规师和1个机动师,而且陆军未来几年的军费被削减了7000万英镑,远征军就其整体力量而言,只能承担防守的角色。西蒙要求将“有限义务”通知法国,以免法国对英国的地面支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59)
    英国政府此时实际放弃“大陆义务”的原因,除前述政治经济因素外,还有军事因素。英国军方对于派遣远征军能否抵御德国对低地国家的进攻一直没有把握。另外,英国空军开始研发重型远程轰炸机,可以从本土直接打击德国境内的目标,加上英国海岸部署了新研制的雷达,增加了空袭预警时间,这些使低地国家对英国的防空计划和皇家空军的进攻性部署变得没有原来那么重要。(60)
    此外,与“有限义务”相对应,英国外交部经济顾问格拉德温·杰布(Gladwynn Jebb)提出“西部防御”的战略构想,即以最小的代价防御西欧,纵容德国在中东欧的侵略扩张。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勋爵(Lord Halifax)于1938年10月声称,“从此以后,我们必须看待德国在中东欧占有的优势地位,顺便提一句,我个人一直认为,一旦德国恢复了它的正常实力,出于显而易见的地理和经济因素,这种优势地位是不可避免的”(6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