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科技考古 >

古代制陶技术研究中的热点问题(3)

http://www.newdu.com 2019-10-09 文物春秋 李文杰 参加讨论

    全绞胎模制法的特殊性何在
    绞胎釉陶是唐代陶瓷工匠发明的,有全绞胎、半绞胎之分,本文只谈全绞胎。
    例如,吉林和龙县八家子镇北大村唐代渤海国墓地出土的全绞胎三彩釉陶碗88HBM7∶6[3]和陕西西安市东郊韩森寨出土的唐代全绞胎釉陶带盖盂[4]。
    笔者从仿制全绞胎釉陶碗和盂的模拟实验中得知:绞胎坯体既不是轮制法(快轮拉坯)和手制法(这里指泥条筑成法)成型,也不是常规模制法成型,而是采用“绞胎模制法”成型[2]405,[5],这是模制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如下:
    第一,从字面上讲,绞是把两股以上条状物扭在一起,胎是某些器物的坯,“ 扭”是复合的意思。
    第二,“ 全绞胎”只有一层胎,从外表经过胎心至内壁的层理相通,因而纹理也相通,“全”是相通的意思。
    第三,将红黏土(属于普通易熔黏土)、白黏土(属于高铝质耐火黏土)先制成复合泥片(类似“千层饼”), 再切割成复合泥条作为制坯的前提。
    第四,模具是绞胎泥条的“靠山”,以模具作为复合泥条的依托才能成型。将复合泥条的侧面(千万要注意不是平面)置于内模的外表或外模的内壁,才能形成全绞胎。
    第五,全绞胎釉陶的秘密在于矛盾尖锐和“两面性”突出:一面由于采用特殊的绞胎工艺和模制工艺,所产生的天然纹理美观而高雅;另一面由于工艺繁杂、要求苛刻、容易开裂,废品率高,合格率低,因此成为珍贵而稀少的品种。红白两种泥片的差异很大是产生矛盾和两面性的根源。差异表现在:含铁量相差悬殊,红白颜色对比鲜明,因而美观;黏土颗粒大小不一,干燥收缩率也就不一致,因而容易开裂。黏土的颗粒越小,可塑性越好,结合性越好,干燥收缩率越高,例如白黏土;反之,颗粒越大,可塑性越差,结合性越差,干燥收缩率越低,例如红黏土。模拟实验的过程就是揭开两面性、寻求矛盾双方契合点的过程,达到矛盾的统一,美观而高雅的全绞胎釉陶也就仿制成功了。
    印纹硬陶技术的特殊性何在
    印纹硬陶是指外表有拍印或滚印的纹饰(多为几何形印纹)、质地坚硬的陶器,分布于南方各地,是夏代至汉代陶器中的特殊品种。其特殊性如下:
    第一,制陶原料是高硅质黏土。江西清江县(今樟树市)吴城商代印纹硬陶的化学组成中,SiO2占比67.64%~80.08%(大多数在70%以上),Al2O3占比11.82%~22.04%,助熔剂总和占比6.51%~9.96%,具有高SiO2、低助熔剂的特征[6]304。
    第二,采用泥条筑成法成型。黏土泥料的可塑性是坯体成型工艺的基础。可塑性是指泥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而不开裂,失去外力之后仍然保持变化后形状的性质。从模拟实验中得知,各种黏土泥料的可塑性范围大小不一。高硅质黏土泥料的显著特点是可塑性范围狭窄,只发生在含水率为22%~19%的范围内[6]305,而拉坯成型适宜的含水率为26%~25%,由于达不到拉坯的要求,不能拉坯成型,只好采用泥条筑成法成型。可塑性范围狭窄是高硅质黏土泥料不能拉坯成型的根本原因。
    第三,泥条筑成的坯体,必须经过认真地拍打或滚压整形,才能消除泥条缝隙,提高胎壁致密度,防止在干燥收缩和烧成收缩过程中开裂。整形的同时产生拍印或滚印的纹饰,兼有装饰作用。与整形的作用相比,印纹则是“副产品”。
    第四,坯体耐火度高,这是内因。现在福建陶瓷工业利用高硅质黏土制作的器物,烧成温度一般高达1380~1410℃[6]305。笔者根据其陶胎硬度,估计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印纹硬陶的烧成温度为1050~1100℃,明显低于福建陶瓷工业现在采用的烧成温度,作为印纹硬陶制坯原料的高硅质黏土完全能够满足烧制要求。出土的印纹硬陶都是在窑温较高的陶窑尤其是平焰窑内烧制而成的,这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最终成为烧成温度高、质地坚硬的印纹硬陶。
    上述印纹印陶从原料、成型、整形、装饰到烧制,均具有独特的工艺规律,形成一套独特的工艺流程,各道工序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甚至有因果关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