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世界民族 >

从印度的视角观照印度“民族问题”:官方范畴与制度框架的历史形成(6)

http://www.newdu.com 2019-10-16 《民族研究》2019年第3期 吴晓黎 参加讨论

    五、结 语
    本文试图从印度自身的历史实践出发理解印度处理内部多样性的制度和理念。印度反殖民族主义运动对于反殖民的集体主体曾有多重想象,包括地区-语言共同体,宗教共同体,地域-文明共同体。它们之间并不必然冲突,一段时间内,地域-文明共同体包容了前两个。然而在独立运动发展到具体国家建构和政体设计的过程中,政治共同体最终在北印沿着宗教界限分裂。分治之后,印度共和国仍然选择把“多样性中的统一”作为印度国族的理想状态,在一个强中央政府主导下,对多样性给予制度保障。其中,什么样的多样性获得什么样的制度保障,以及以什么样的方式促进统一,都是具体历史情境中各种政治力量和取向之间争持、妥协的结果。
    总结起来,印度涉及多样性的制度和范畴和可以分成三个层面:第一,是联邦结构之下多层次的政治自治权与地区-文化单位的叠合。印地语之外的大的语言社群都获得了自己的邦。邦的建立在1960年代之后超越了语言原则,但基本仍在地区-文化单位的框架之内。第二,是以语言和宗教为依据的文化范畴和少数社群的文化权利,包括宗教少数社群的宗教文化自治权。第三,是旨在提升落后群体的保留名额制度,全部人口由此分成了三类,分类识别的基本单位是种姓、部落和宗教少数社群整体或其内部的亚社群(种姓)。
    独立后的印度在“多样性中的统一”的国族叙述之下,并没有一个像中国的“民族”一样具有政治和治理意义的统一范畴来水平划分组成国族的多元单位,有的是依照不同理据的不同层次的划分。从社会学上,如果说存在可以将所有人口水平划分的单位,那就是印度人类学调查局在1985-1992年间对全国基层社会进行人类学调查的单位“社群”(community)。社群作为用于经验描述(描述各社群的饮食、服装、仪式、婚丧嫁娶等习俗,以及社会地位)的单位,包含了印度教和其他宗教中的种姓,部落和族群,成为印度社会生活中的基础结构。但社群的数目太大——主要社群有2205个,加上内部分支有2795个,再加上迁徙扩散到别的地方的地域单位,这个数目是4635,56如此碎裂的身份不可能成为政治和治理单位。因此,成为治理范畴的是针对社群的分类,即根据社群落后程度以保留名额制(包含了政治代表席位的保留)划分出三个类别。这里的描述性单位“社群”,对应到学术概念的话,更贴合的是族群。57
    前述三层次的基本制度框架是印度将极其多元的文化和地区拢合在一个统一的国家之下并协调群体利益、保障文化权利、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它们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各方妥协的结果,也因此,它们形成过程中的一些争议,例如,宗教文化领域的屠牛、改信、统一婚姻法的问题等,在变化的环境下重新凸显,而最近三十年的重要变化就是印度教民族主义政治力量的崛起。这些制度与措施的突出特点是实用主义和问题取向、实践取向,即不寻求定义具有内在一致性的概念,也不寻求系统设计,而对政治过程保持了开放,其重要原因,在于印度的多样性不是一般多样,而是极端多样。
    制度一旦形成,也会反过来形塑进一步政治动员的议题。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地区自治运动,语言地位的主张,特定社群为了加入保留名额体系或获得更大的优惠而进行的群体动员和街头行动。通过向政治过程开放,这些制度表现了弹性和包容性,但暴力也时常成为政治过程的一部分。对这些制度的全面评估超出了本文讨论的范围,但仍可以提及一点:制度,哪怕是具有弹性和包容性的制度,只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而问题的解决还有赖多方面的条件。比如说,印度通过在东北部成立新邦消解了一部分分离主义问题,但无法解决这一地区的全部分离主义问题;58在族群极端繁多的东北部,多层次的自治权结构也无法解决族群之间的资源竞争和暴力冲突问题,甚至本身是加剧这种冲突的因素。59
    注释
    1在所谓第二代民族政策的争议中,第二代民族政策的提出者把印度不搞民族识别、建构统一的“印度民族”的举措视为值得借鉴的国际经验之一。郝时远和沙伯力都对这一论点从事实层面进行了批驳。参见郝时远:《印度构建国家民族的“经验”不值得中国学习——续评“第二代民族政策”的“国际经验教训”说》,《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沙伯力著,林紫、张俊一译,张海洋校译:《中国民族政策能否采用美国/印度模式?》,《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2参见林良光:《印度民族的种族起源与构成》,陈峰君主编:《印度社会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85—199页。
    3参见孙士海、葛维钧主编:《印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4—40页。
    4获得独立语言地位的是迈提利(Maithili)语。参见Government of India,The Constitution (Ninety-second Amendment) Act 2003,7th January,2004,https://www.india.gov.in/my-government/constitution-india/amendments/constitution-india-ninety-second-amendment-act-2003 。
    5有学者对南亚穆斯林中不同精英群体如何界定和塑造不同的穆斯林身份进行了梳理分析,参见Paul R.Brass,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Theory and Comparison,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1991,pp.77—102。
    6那伽人分属十几个部落,说不同语言。参见Udayon Misra,“The Naga National Questio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Vol.13,No.14,1978。
    7参见熊坤新、严庆:《印度民族问题与民族整合的厘定》,《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
    8参见Boris I.Kluyev, India:National and Language Problem,New Delhi:Sterling 1981,pp.284-333。
    9参见Romila Thapar,The Penguin History of Early India:From the Origins to AD 1300,New Delhi:Penguin Books India,2003,p.38。
    10参见Romila Thapar,The Penguin History of Early India:From the Origins to AD 1300,pp.38-39.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