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法藏敦煌文书P.2942录文见唐唐耕藕、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2辑第620—632页,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出版发行,1990年。关于文书的年代,大多数学者推定为广德到大历年间,其作者有杨休明、周鼎、杨志烈三说,三人均担任过河西节度观察使。鉴于文书有判文和状牒,笔者倾向金滢坤定名的《河西节度观察使判牒集》。 ②《唐会要》卷78《诸使中·采访处置使》,第1421页。该条载:“大历十二年五月,中书门下奏:开元末,置诸道采访处置使,许其专停刺史务,废置由己。” ③严耕望《唐代方镇使府僚佐考》认为推官“掌推勾狱讼”。张国刚亦认为观察使“推官掌推鞫狱讼”。 ④该资料由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易西兵副研究员提供,谨表谢忱。2009年,广州市海珠区昌岗路广医二院工地发现一座唐中晚期墓,随葬明器中,端石质箕形砚背刻有“吴永判官”四字。 参考文献: [1]杨宝玉.六十余年来法藏敦煌文书P.2942研究状况述评[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4(1). [2]僧海霞.从P.2942文书看河西陷蕃前后变通运用律令的问题[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3]董诰,等.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555. [4]王永兴.唐代前期西北军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5]黄兆宏.有关河西节度使几个问题的探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8(4). [6]王晓晖.唐前期河西军事体系的建立和强化[J].军事历史研究,2012(4). [7]李文才.唐代河西节度使所辖军镇考论[C]//唐史论丛.西安:三秦出版社,2014. [8]薛明扬.论唐代使职的功能和作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 [9]宁志新.唐朝使职若干问题研究[J].历史研究,1999(2). [10]郭锋.唐代道制改革与三级制地方行政体制的形成[J].历史研究,2002(6). [11]唐耕藕,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2辑[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629-630. [12]史苇湘.河西节度使覆灭的前夕——敦煌遗书伯2942号残卷的研究[J].敦煌研究:创刊号(总第3期),1983:120. [13]史苇湘.河西节度使覆灭的前夕——敦煌遗书伯2942号残卷的研究[C]//史苇湘.敦煌历史与莫高窟艺术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137-152. [14]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M].北京:中华书局,1983:461. [15]唐长孺.敦煌吐鲁番史料中有关伊、西、北庭节度使留后问题[J].中国史研究,1980(3). [16]王小甫.安史之乱后西域形势及唐军的坚守[J].敦煌研究,1990(4). [17]李宗俊.法藏敦煌文书P.2942相关问题再考[J].敦煌研究,2014(4). [18]颜真卿.送福建观察使高宽仁序[C]//董诰,等.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3416. [19]刘陆民.唐代司法组织系统考[C]//法律文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0]刘俊文.论唐代后期法制的变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2). [21]翁俊雄.唐后期政区与人口[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6-30. [22]虞云国,张玲.唐宋时期“观察使”职权的演变[C]//宋史研究论丛:第7辑.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35-54. [23][日]仁井田陞.唐令拾遗[M].长春:长春出版社,1989:727. [24]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3577. [25]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4097. [26]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1214. [27]张达志.唐代后期藩镇与州之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52-53,54. [28]王钦若,等.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60:1879. [29]孙光宪.北梦琐言[C]//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819. [30]李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3:876. [31]王溥.五代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12. [32]严耕望.唐代方镇使府僚佐考[C]//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414. [33]张国刚.唐代官制[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131. [34]赖瑞和.唐代中层文官[M].北京:中华书局,2011:365-447. [35]杜文玉.论唐五代藩镇使府内部的监察体制[J].文史哲,2014(5). [36]宁志新.唐朝使职若干问题研究[J].历史研究,1999(2). [37]郭崇殿.唐徐州《使院新修石幢记》[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4). [38]魏謩.请令判官推劾诉事奏[C]//董诰,等.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7963. [39]李冗.独异志[C]//唐五代小说笔记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914-915. [40]王丛敬.授陈山庆监察御史制[C]//董诰,等.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3587. [41]窦仪,等.宋刑统[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544. [42]陈尚君.全唐文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5:1181. [43]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M].北京:中华书局,2008:255. [44]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019. [45]李昉.文苑英华[M].北京:中华书局,1966:5027-5028.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