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地区国别史 >

天皇退位的历史与现实

http://www.newdu.com 2019-12-12 《日本学刊》2019年第2期 李卓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随着日本第125代天皇明仁于2019年4月30日退位,平成时代即将落幕,日本国民将在暌违200多年后再次迎来天皇与上皇同时存在。日本历史上,孱弱的皇室在各种势力的干预下,天皇退位曾经是常态化的存在。近代以后,为了维护国家最高核心的皇室的稳定,通过制定《皇室典范》确定了天皇的终身制,战后新《皇室典范》继承了这一基本原则,由此构成明仁天皇退位的法律障碍。在安倍晋三主持下,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天皇退位等皇室典范特例法》,使明仁天皇退位愿望得以实现。探究日本古代诸多天皇退位的原因和近代以来否定天皇退位机制的建立,以及当今实现天皇退位的现实过程,有助于认识天皇制的历史与现状及当今日本政治文化的特征。
    关 键 词:明仁天皇/退位/皇室典范/终身制/皇统
    基金项目:南开大学建设一流大学专项资金项目“日本象征天皇制与明仁天皇‘退位’问题研究”(编号:777/96176511)、北京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儒家家族伦理的日本本土化及影响研究”(编号:14LSB009)。
    作者简介:李卓,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日本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7年12月8日,日本内阁会议根据国会此前通过的《关于天皇退位等皇室典范特例法》,决定日本第125代天皇明仁于2019年4月30日退位,皇太子德仁于5月1日即位为新天皇。关于天皇退位的争论终于尘埃落定,平成时代即将落幕,暌违200多年的天皇退位历史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基于历史演进的视野,概览日本古代天皇退位常态化的历史并分析其原因,阐述近代以来《皇室典范》对天皇退位的制约,揭示安倍政府实现明仁天皇退位的具体过程。探究日本天皇退位的演变史,有助于认识象征天皇制与当代日本政治的联系及作用。
    一、古代日本常态化的天皇退位
    “退位”也称“逊位”,通常指世袭的君主生前将其权位让渡给后继者的行为。自古以来,君主帝王居于权力的顶端,长期乃至永久在位都是梦寐以求的事情,若非战争的失败者或政治上的失势者,在位的帝王一般不会主动放弃自己的权力,因而帝王的退位并不多见。日本的情况则完全相反,“与天皇驾崩发生的皇位继承相比,让位反倒是常例”①。
    退位在日本历史上多称为“让位”或者“禅位”②。直到7世纪中期,日本的皇位继承皆为天皇去世后由皇嗣继承皇位。首开让位先例的是皇极天皇(642-645年在位),她原是舒明天皇的皇后。645年舒明天皇的皇子中大兄联手心腹近臣中臣镰足发动“乙巳之变”,剿灭在朝廷专权的苏我氏一族。对这场政变毫不知情的皇极天皇在听从中臣镰足的建议之后,改变“思欲传位于中大兄”的初衷,将皇位让给其弟轻皇子(孝德天皇)③。在皇极天皇之后的数十年时间里,相继退位的都是女性天皇,随后即位的天皇绝大多数已经是成年人,皇位交替尚处在比较正常的状态。749年,在位25年的圣武天皇(724-749年在位)让位于“皇太子”阿倍内亲王(孝谦女帝)④,成为首个退位的男性天皇,从此打开天皇恣意退位的大门,天皇退位变成日本历史上屡见不鲜的事情。1817年,江户时代后期的光格天皇(1780-1817年在位)退位,距当今明仁天皇退位已相隔202年。纵观日本历史,从645年到1867年这1222年当中,共有87代天皇(不包括北朝天皇),其中有58代是生前退位的(参见表1)。
    
    退位后的天皇称“太上天皇”,简称“上皇”,但这一称呼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最早退位的皇极天皇被继任的孝德天皇称为“皇祖母尊”⑤,皇极天皇与孝德天皇本是同母姐弟,使用“皇祖母尊”之称并无辈分的含义,而是“表示皇统上的女性尊长的普通名词”⑥,只有尊敬之意。701年,文武天皇(697-707年在位)主持的《大宝律令》编撰完成,其中“仪制令”规定:“太上天皇,让位帝所称”。⑦据此,文武天皇的祖母、已经退位四年的持统女帝始被尊为“太上天皇”。⑧称号的变化是从制度上对退位天皇的认可,此后,天皇退位后自动称太上天皇。平安时代嵯峨天皇(809-823年在位)在让位于异母弟淳和天皇之际辞退太上天皇尊号,淳和天皇不受,在上嵯峨天皇诏书中奉上太上天皇称号,从此,新天皇即位之际下诏赠予退位天皇太上天皇尊称成为定例。由于退位比较频繁,历史上屡屡有两位以及多位太上天皇同时存在的情况,镰仓幕府后期甚至出现过最多五位上皇共存⑨。日本历史上不少天皇笃信佛教,从897年宇多天皇(887-897年在位)让位后出家起,遁入佛门的太上天皇也被称为法皇。天皇让位的直接理由多种多样,大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女性天皇让位于自己希望的继承人,这是最原始的让位类型,最初让位的四代天皇(皇极、持统、元正、孝谦)都是女性天皇。一般认为,在皇嗣年幼或登基机会不成熟时,便由皇后或准皇后暂时继位成为女天皇,待皇嗣成长后再将皇位让与之。从这个意义上说,女天皇也被称作“中天皇”。如持统女帝(690-697年在位)的即位与让位都与“中继”有关。天武天皇于686年去世时,其与鸬野赞良皇后所生的皇太子草壁皇子已时年25岁,但是政治经验丰富的鸬野赞良皇后⑩认为草壁皇子在才能方面不及天武天皇的其他皇子,于是决定利用天武皇后的声望称制,为其子日后继承皇位奠定基础。她称制后立即以“谋反”的罪名赐死才能出众、深受天武天皇器重的大津皇子,消除了对草壁皇子继承皇位的最大威胁。但是,病弱的草壁皇子未及登基便于689年去世,留下年幼的轻皇子不足七岁,鸬野赞良皇后为嫡孙将来能够继承皇位,于690年结束称制,即位为持统天皇。697年,持统天皇让位于15岁的轻皇子(文武天皇),并继续以太上天皇的身份总揽朝政。
    二是以健康状况不佳、难于继续从事公务为由的让位。在位期间主持建设平城京、开启奈良时代的元明女帝(707-715年在位)是第一位以年老体衰之由让位的天皇,如其让位诏书所言:“朕君临天下,抚育黎元,……忧劳庶政,九载于兹,今精华渐衰,耄期斯倦,深求闲逸,高踏风云,释累遗产,将同脱屣,因以此神器欲让位于皇太子”(11)。以患病为由的让位更不在少数,如史上最高年龄继承皇位的光仁天皇(61岁即位,770-781年在位)让位的理由是“不豫”(12),其让位诏书中称,“……加以元来风病,苦身体不安,复年弥高,成余命不几”,于是“皇太子受禅即位”。(13)809年,平城天皇(806-809年在位)因“自从去春寝膳不安,遂禅位于皇太弟”嵯峨天皇。(14)据《帝室制度史》总结天皇让位的原因来看,最多的就是“不豫”。此外,还有受佛教思想影响,视死亡为污秽,天皇忌讳在位期间“驾崩”,有不少病笃中的天皇匆忙履行让位手续后不久即去世之例,如平安时代的仁明天皇(833-850年在位)让位后两天,醍醐天皇(897-930年在位)让位后七天,一条天皇(986-1011年在位)让位后九天即去世。甚至还存在天皇虽然已经去世,却仍以“如在之仪”举行让位仪式的情况,如《日本纪略》后一条天皇长元九年(1036年)四月条有记载:“十七日乙丑戌刻,天皇落饰,崩于清凉殿……依有遗诏,暂秘丧事,以如在之仪,今日让位于皇太弟(后朱雀天皇)”(15)。后一条天皇以后,在位期间去世的后冷泉天皇、堀河天皇、近卫天皇也曾行“如在之仪”。日本学者评价所谓“如在之仪”,“说到底是沿袭了让位的形式”。(16)
    三是在发生灾异现象时为攘灾祈福的让位。古代日本人相信天命,将灾异现象的发生归因于天意,通过宗教祭祀祈求消除灾难的同时改元或让位时有发生。如876年,清和天皇(858-876年在位)让位于阳成天皇。根据其退位诏书,退位的理由不仅是“热病频发,御体疲弱,不堪听朝政”,还“加以比年之间,灾异繁见,天下无宁,每思乎此,忧伤弥甚”。通过查阅资料可知,清和天皇在位的十几年间,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富士山火山喷发、洪水、干旱,尤其是869年在东北地区发生的贞观大地震及由此引发的海啸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清和天皇冀退位而“御病治赐,国家灾害镇息”(17)。镰仓幕府时期多次发生因“天变中之第一变”(18)的彗星出现令天皇让位的事件。1204年,两次出现彗星,土御门天皇在举行祈祷仪式后,接受“梦告”让位于顺德天皇。另据镰仓时代史书《百炼抄》记载:“贞永元年十月四日,有让位事,依彗星之变为攘也”(19),是为后堀河天皇让位于四条天皇。
    四是出于天皇个人信仰、喜好的让位。奈良时代中期圣武天皇的让位很有独断色彩,749年4月,他自称“三宝之奴”而出家,并于5月迁居药师寺,朝廷于无奈中只好在两个月后匆忙举行女皇太子——孝谦天皇的即位仪式。自幼笃信佛教的宇多天皇(887-897年在位)在893年立皇太子后没多久便有让位之意,受右大臣菅原道真的劝阻而作罢,直到897年7月,宇多天皇“告菅原朝臣以朕志必果之状”(20),让位于12岁的皇太子(醍醐天皇),并在仁和寺剃度出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