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边疆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文化戍边方略(3)

http://www.newdu.com 2020-01-14 《思想战线》2019年第6期 方盛举 参加讨论

    三、推行文化戍边方略的前提条件
    创建具有戍边功能的文化价值体系,是推行文化戍边方略的前提条件。“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凝练和培育世俗化、开放化和现代化的边疆文化,是实施边疆文化型治理的前提条件。” 文化戍边方略要成为我国边疆治理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就必须创建具有戍边功能的文化价值体系,其实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凝练和确立起来的一套边疆治理的愿景文化、使命文化、价值观文化、精神文化、规范文化等。这些文化能够为边疆地区各族群众守卫边疆、稳定边疆、发展边疆、巩固边防提供价值追求、行动准则和精神动力。
    边疆治理的愿景文化。愿景,就是一个组织通过认真研究,精心设定的应该追求或为之奋斗的未来理想状态。边疆治理的愿景文化,就是边疆治理实践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应该追求的发展趋势和若干理想状态。总结历史上边疆治理的成败得失,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我国边疆治理的愿景文化包括7个理想状态的追求,即建设富裕边疆、开放边疆、文明边疆、平安边疆、和谐边疆、法治边疆、美丽边疆。
    边疆治理的使命文化。使命,就是一个组织研究设定的必须承担和履行的重大责任。边疆治理的使命文化包括总体使命和具体使命。根据当前国家治理现代化对边疆治理的要求,边疆治理的总体使命是实现边疆的发展、稳定与安全。这一总体使命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作出了规定:“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边疆治理的具体使命是:实现边疆地区在经济领域“去边缘化”,在社会领域“去封闭化”,在政治领域“去异质化”,在文化领域“去落后化”,在自然生态领域“去脆弱化”,在交通方面“去末梢化”,在开放方面“去末端化”,在公共服务方面“去低端化”。这些具体使命的实现才能为边疆发展、稳定和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边疆治理的精神文化。精神,就是某个个体或群体所具有的超越常规标准的那些卓越的品格。边疆治理的精神文化,就是在边疆治理实践中产生的积极促进边疆治理使命实现的各种卓越品格。边疆治理过程中必然存在很多难以想象的复杂问题需要解决,必然存在很多艰巨的困难需要克服,当人们不惧怕退缩,乐观面对、坚毅前行地解决各类问题、克服各类困难时,就会表现出各种非同凡响的精神状态和品格,这就是边疆治理的精神文化。在边疆治理实践中需要倡导的精神文化有:针对边疆开发与建设任务艰巨,需要倡导艰苦创业和开拓创新精神;针对边疆安全形势严峻,需要倡导爱边戍边、奉献牺牲精神;针对边疆人口密度小,自然力量强大,需要倡导集体主义和同心同德精神;针对边疆社会及政治关系复杂,需要倡导团结互助、平等协商精神;针对边疆“五个认同”存在不足,需要倡导爱国主义精神;针对边疆与周边国家交往频繁,需要倡导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精神等。
    边疆治理的规范文化。规范是对人们行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所作出的规定。规范有倡导性规范和约束性规范。边疆治理的约束性规范在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中已经作出规定,我们这里重点阐释边疆治理的倡导性规范。倡导性规范是引导和鼓励人们在边疆治理过程中应该更多地采取该方面的行为。我们对边疆治理中的规范文化进行了凝练,概括成“七个同”:一是奋斗目标同向。不同的边疆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群体等,都要以实现富裕边疆、平安边疆、文明边疆、和谐边疆、法治边疆、开放边疆和美丽边疆作为共同的行动准则和行动方向;二是科学发展同步。内地省区与边疆省区之间,边疆省区之间,边疆省区内部各地区之间,都要坚持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之路;三是社会和谐同创。边疆地区的党政军警民等是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的主体,要始终坚持社会治理的共治共建共享原则;四是民族团结同心。各民族都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为准则处理民族关系,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同心同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五是民族文化同彩。我国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对各民族的文化都要传承好、保护好和发展好,使其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理想状态;六是美丽家园同建。建设美丽边疆,是个系统工程,不能采取碎片化治理,必须遵循整体规划、宏观管控、区域协同、全员参与原则,以发挥生态建设的系统功能、整体效应;七是边疆安全同担。边疆安全治理,除了发挥专门机构的专业特长,也要发挥人民战争的独特优势。各族群众都有责任捍卫边疆的安全和安宁。
    边疆治理的价值观文化。价值观是人们对某个事务重要性的评价和看法。“文化的核心由价值观构成。价值观是一种普遍性的倾向,表现为更喜欢事物的某些特定状态而非其他状态。” 对同一个事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在私人生活领域,人们的价值观不同,会造成人和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误解、分歧,甚至对立。在公共生活领域,人们对公共事务的价值观存在差异,可能造成比私人生活领域更为严重的后果,一是容易导致社会的撕裂;二是加剧公共生活中的内斗和内耗;三是诱发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和争斗;四是引发政治斗争;五是最严重的情况下它是战争导火索。由于受人们经济地位差异、文化教育程度差异、居住地域差异、行业职业差异等的影响,都会形成有较大差异的价值观。所以,为了公共生活能够有序展开,就必须对人们之间客观存在差异的价值观进行统合或者整合,需要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凝聚最大公约数,形成主流价值观或者核心价值观,以统领、引导、规范人们多元的价值观。在边疆治理领域,也同样如此,需要凝练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健康有序的轨道上来,由此提高边疆治理的效能。边疆治理需要确立的价值观包括:以爱国主义为价值取向的国家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国族观;以平等合作、团结互助、共同繁荣为价值取向的民族观;以坚持信仰自由、相互尊重、团结协助、独立自主自办为价值取向的宗教观;以实现总体国家安全为价值取向的安全观;以维护国家最高权力的不可分割性和权威性为价值取向的主权观;以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为价值取向的开放观;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为价值取向的发展观;以亲诚惠容,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取向的周边观,等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