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学评议 >

“考索之功”与史学批评(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2 《史学理论研究》2020年第 刘开军 参加讨论

    二、史源考索与批评史的改写
    引入史源学精神研究史学批评,意义何在?一是可以确定一种观点或论述的早期提出者是谁,进而在思想编年上给它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二是梳理思想的缘起与流变,传播与接受,可对思想做历史的考察;三是在史源考辨中,发现思想生成中某些有意义的细节,藉此探寻史学之演进与嬗变。将这三点认识贯穿于研究的始终,中国史学批评史撰述当有新的创获。
    史学批评研究从不回避有争议的问题。陈寿“索米”作史之说,流传广远。刘知幾叱责史家曲笔时,已将之作为重点批判的对象,说:“班固受金而始书,陈寿借米而方传。此又记言之奸贼,载笔之凶人,虽肆诸市朝,投畀豺虎可也。”此后,“索米”说渐次流传,至宋朝时已成为人们评论陈寿及其《三国志》时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尽管还有晁公武对此表示怀疑,认为陈寿“求丁氏之米不获,不立仪、廙传之类,亦未必然也”。但陈振孙已然接受了“乞米作佳传,以私憾毁诸葛亮父子,难乎免物议矣”的说法。此后,“索米”说有愈演愈烈之势。降至清代,陆次云尖刻地讽刺陈寿索米如同魏收纳金一样,“遗臭千秋”。虽然朱彝尊、潘眉、王鸣盛等人竭力为陈寿翻案,无奈“索米”之说久已深入人们脑际。施闰章即说陈寿“索米见诋,抑又甚焉”。牛运震干脆说:“寿以索米不遂,不为二丁立传……皆实事,不必托或云,致涉传疑之辞。”面对如此呶呶不休的争议,人们不禁要追问:“索米”说究竟从何而起?考寻历代诸家所说,语焉不详者随声附和,可以勿论。偶有言明者,则以唐初所修《晋书》的记载为史源。且看《晋书》是怎样写的:“或云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尽管“索米”说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但唐初史官对此事的可信度是拿捏不准的,冠以“或云”二字,显系传闻之词。陈寿“索米”不过是一种捕风捉影的疑辞罢了。这倒也印证了人们对于《晋书》一贯的看法:“好采诡谬碎事,以广异闻。”但“索米”说却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征引和强化,几乎成为一种常识,被用来怀疑甚至诋毁、丑化一代良史。在这个过程中,史学家追求信史、憎恶曲笔的心理,可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书目提要是人们研究史学批评史常用的一类史料。运用史源学的方法加以考察,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周中孚所著《郑堂读书记》是一部享有盛名的清代私人书目提要。提要中的一些评论性文字常被人们援引,用以品评四部典籍。问题在于,《郑堂读书记》中有不少没有注明出处、表面看上去属于周中孚的评论,实非周氏原创。比如《郑堂读书记》关于《资治通鉴》的提要云:
    君实名德笃学,所引以自助者,若刘贡父攽、刘道原恕、范淳父祖禹,又极天下之选,故能成此巨编,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洵不愧资治之称。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
    这段话讲得颇有水准,却是抄自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至于本条提要中评论胡三省及其史注“诚《通鉴》之功臣,史学之渊薮矣”,也源于《十七史商榷》。这种情况并非偶然。《郑堂读书记》有关《金史》的评论有这样一段文字:“按《金史》原有成书,修史时又参以刘京叔《归潜志》、元遗山《野史》,故文笔最简洁。然亦有过于简略者”云云,“至其书法之直笔,则有可取者。凡本朝人修前代史,其于前代与本朝交涉者,必多回护,乃元人修《金史》,如《完颜陈和尚传》叙大昌原之战,陈和尚以骑四百破元兵八千,《杨沃衍传》野猪岭德安寨之战,力破元兵,《禹显传》扼龙猪斧(‘斧’当作‘谷’——引者)攻元兵,获元帅韩光国等,皆直叙不讳,此犹存古法也。”提要中加了一个“按”字,看似周氏见解,实则语出赵翼的《陔余丛考》。倘若不察史源,将赵翼的评论视为周中孚的心得,不仅于事实不符,于赵翼不公,而且以此构建清朝嘉道年间的史学批评史,岂非大谬!史实已成问题,又遑论思想和见解呢。
    更有甚者,周中孚撰《南汉书》提要虽主要是抄撮梁廷楠的自序而成,但他为了表达自己的汉学倾向,不惜与梁廷楠的原意发生偏离。梁廷楠的原话是:
    欲从久远残缺之余捃拾网罗,挂漏诚不能保。自兹以往,当以续得更为补编,使其事实燎然,共知兴霸之由与败亡之故,著千古炯戒,不独资考证、广异闻已也。
    梁廷楠坦陈史料搜集难免挂漏,但他作史的旨趣“不独资考证、广异闻”,而是要“共知兴霸之由与败亡之故,著千古炯戒”。结果周中孚偏偏夸赞《南汉书》“捃拾网罗,绝少挂漏,足以资考证而广异闻”,至于梁廷楠真正关心的兴衰之故和历史鉴戒,却只字不提。若非追溯史源,不易发现周中孚这个关键的改动——学术立场在史源采择上留下的一道深深的划痕。举此一例,当可引起研究者的警惕之心。通过史源考索,只要证据充分,批评史不妨改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