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东南互保”究竟有没有“议定”约款(4)


    四、由“签约”到“换文”
    刘坤一、张之洞等原以为章程很快能完成签署程序,但对手方却未肯轻易就范,尽管多数国家原则上赞同东南省份实行“互保”,但于正式订约,均有不同程度的保留。这缘于有些规定限制了它们在长江的活动,同时也与北方战场形势的显著变化相关。各国政府的立场势必影响本国驻沪领事的态度,上海交涉因之变得更为艰难。(37)第一次会议后数日,余联沅与盛宣怀就如何答复领事团6月27日照会往复函商,二人目标一致,都在说服各领事尽快签约,而行事方法则稍有区别。余联沅计划再约领事聚议,讨论章程条目,争取在会上达成协议。其7月1日致函盛宣怀谓:
    据鄙见,此事总宜请各领事会议,方可使彼无猜,万不可有一毫令之怀疑(如一国有意见,则事不成矣),致误全局。如我公以为然,即乞示复,以便敝处致函领袖领事,定时会议,届时再请鼎力维持,俾无陨越,是为至叩。现仍拟十点钟先谒,恭求指授一切也。如与一国有商议之事,派员往商,方不著痕迹。如沅与我公往,则人皆耳目之矣。英、美两国虽已定往,可否改订?尤为感祷。(38)作为直接负责交涉的地方官,余联沅持公事公办的立场,避免因赴领馆私议而授人口实,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盛宣怀安排分别拜会各国领事,他也不表赞同,坚持“总应会议,以示无私,若排拜几处,岂不惹别国见怪?”(39)
    相对而言,盛宣怀则少顾忌,反而有意识利用身份便利,调用各种私人关系,有时甚至撇开余联沅单独行动。7月1日当天,他先后走访英、美、日三国领事,解释目前一系列突发事故,并将总督来电出示,作为“仍照原议办理”的证据。(40)当晚,盛宣怀发电刘坤一、张之洞:
    顷与英、美、日各领事面商,拟由道照会领事云:前议尚未声明将来如何办法之处,诚恐北方衅端更大,东南人心动摇,自应彼此再为声明:“无论以后北事如何变端,上海及长江、苏、浙内地,如各国政府允仍照前时现今均无意在长江一带运兵,两位总督亦允能干所管各省之内,按照中外和约,实力保护各国在各省之人民财产”等语。并已将两帅断不更易之电交阅,各领允即电外部。请速电余道赶办照会,并请会电各驻使,愈速愈好。(41)当时情况下,就保护章程条款一一征求承认,已是很困难的事情。盛宣怀转而一面要求上海道余联沅发出照会,以宣示刘、张的声明;一面动员各领事向本国申请授权,从而达到以换文确立“互保”原则的目的。查万国公法:“两国立约,所应遵守之责,不拘式款如何,有明言而立者,有默许而立者,均当谨守。明言者,或口宣盟词,或文载盟府,或两国全权大臣盖关防于公函,或两国互行告示及互换照会,俱可。”(42)所谓“换文”(exchange of notes),即指当事国双方通过互换外交照会,就彼此关系事项达成协议,“它是两国政府用以缔结条约的简易形式。换文的生效通常无须批准,但在国际法上一向属于条约的性质”。(43)上引电文中,盛宣怀已预拟致领事照会稿,而江、鄂两处交换意见后,均复电赞成。(44)至7月2日,余联沅奉命向领事团照会如下:
    6月27日来函敬悉,当即电达刘、张两督宪。兹奉两江总督刘复电如下:“无论北事如何,总当与香帅一力担承,仍照所议办理,断不更易。”本官昨已将此项答复电文通知贵总领事。今复得刘督宪来电:“领袖领事华德师来函已阅。前议尚未声明将来如何之处,诚恐北方军务愈紧,东南人心摇动,自应彼此再行声明:“无论以后如何,上海及长江、苏、浙内地如各国政府允仍照前时、现今均无意在长江一带运兵,两总督亦允能与所管各省之内,按照中外和约,实力保护各国在各省之人民财产。”特此奉达,请尊处转致各国领事,赐复为祷。以便照禀。若是刘、张二督宪亦将知会其他诸省督抚,于所辖府州县按此约定,一律照行。该照会系盛宣怀拟稿基础上形成,文中未再涉及具体章程条款,而仅要求各国确认“无意在长江一带运兵”的意思。它作为6月27日领事团来照的复文,是标志“东南互保”交涉由议约向“换文”转变的重要文件。不过,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此前一天(7月1日),余联沅还曾经发出过另一件盛宣怀未曾与闻的照会:
    两江总督刘、湖广总督张力任保护上海及长江内地,一意保全中外商民人命财产。兹奉两督宪之命,本官特拟保护章程九款,相应译成外文,呈交贵总领事,并请转知各国领事,恳赐俯允。又贵总领事前日照会:“倘两位制台能于所管各省之内,按照中外和约实力保护外国人民之权利,我各国之政府前时、现今均无意在长江一带进兵,不独一国不如此做,合力亦不如此做。”本官已谨呈刘、张两督宪及江苏鹿[传霖]抚台。兹奉两江总督刘复电:“此间并未奉有宣战谕旨,无论北事如何,总当与香帅一力担承,仍照所议办理,断不更易。”特此奉达,请尊处转致各国领事为祷。(45)这一文件在过去研究中一直未被提及。那么,前后两件照会,究竟关系如何?查7月1日余联沅致盛函云:“顷奉环示祗悉。荩筹周密,钦佩莫名。并呈代拟照会稿,至为妥善。惟辰刻已嘱福茂生至各领处探询,归来即商拟一照会送去,大致与尊指相同,但不及我公之前后周到,歉仄之至。刻因前所陈拟稿尚未就绪,现嘱福茂生至尊处陈明一切,随后即诣求诲也。”(46)“福茂生”,即福开森,时供职于南洋公学,为盛宣怀幕僚。(47)余联沅碍于身份,不便随意活动,便委托福开森居间联络,探询各领事意向,而当天照会提及“保护章程九款”,仍意在催复,希望完成签署程序。此照会发出后,余联沅才得知盛宣怀拟以“换文”结束交涉的意向,故有以上这番解释。次日,又奉到刘坤一电谕,遂按照盛意再度缮发照会,其中不再言及章程,也回避了议约一说,目标已经退而求其次。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