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中国方志馆沿革考(8)


    总体上看,民国时期共成立了23个通志馆,包括20个省级馆,2个市级馆。按时间顺序,抗战前成立的有15个,抗战期间成立的5个,战后2个。即于1927年前设立的广东、贵州、安徽、河南、江苏、福建、四川、甘肃、河北等省份的通志局(馆),于1929-1934年期间设立的山东、云南、广西、青海、陕西、新疆、湖北、绥远、热河、察哈尔等省份的通志局(馆),抗战期间设立的江西、四川、宁夏等省份的通志局(馆),等等。其中开馆时间最长的是云南通志馆,前后维持了长达18年;最短的是台湾通志馆,成立仅一年时间便被改撤。就地域范围而言,华东以5个居首,西北4个,东北、华中各3个,华北、华南和西南各2个,台湾1个。(32)尽管当时名称不尽一致(如有的叫通志馆、通志局,有的叫修志馆、修志局等),规模条件参差不齐,职责功能繁简不一,存世长短时间不同,但都是各地修志事业的重要平台,也把方志馆的建设大大向前推动了一步,为中国方志馆事业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因篇幅有限,此处仅选介较有代表性的几家。 
     1.黑龙江通志局 
    在中国方志史上,黑龙江是最早设立省级通志编纂机构的省份之一(一说认为应早于浙江通志局)。早在清朝光绪十六年(1890),就设有黑龙江舆图局,并开展了《黑龙江舆图》的编修工作。进入民国后的1913年,黑龙江民政长朱庆澜专门上呈《呈大总统创修黑龙江通志谨陈筹办情形文》,同时制定了《黑龙江通志局章程》。1914年8月通志局成立后,由涂凤书任局长,巡按使公署次年还拟定了《黑龙江通志目录》。1919年11月通志局再次停办。1929年重新开局,但“九一八”事变后,通志局书牍及所成稿被焚无遗,有关总纂、纂修或去或病,通志局已无法再支撑下去。最后经已卸任的省政府主席万福麟等出资并多方努力,《黑龙江志稿》终于形成。黑龙江通志局几经起落,作为该省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志书《黑龙江志稿》编修前后经历竟达40年之久,且“不敢居通志之名也,曰《黑龙江省志汇稿》,方副其实”(33)。可见“乱世修志”之难。 
    2.安徽通志馆(34) 
      1920年,民国安徽通志馆始建,陈澹然任馆长。因时局动荡,经费不足,旋即关闭。1930年8月,省政府召开会议,到会委员提议援引江浙两省先例,设馆兴修本省志书。于是会议决定成立安徽通志馆筹备处。9月通志馆在省垣安庆开馆。先是租赁安庆状元府街张姓私宅为馆址,但馆舍狭窄,昏暗潮湿,条件简陋。经通志馆呈请,1932年6月,省政府同意将教育厅教育成绩展览室的西侧两栋楼房中的17间给通志馆,办公条件大为改善。通志馆设正副馆长、总纂各一人,编纂和特聘编纂若干人,多时有60多人,均由省政府聘请。内设文书股和事务股两个机构,主任及职员均由馆长聘任。通志馆还编制了《安徽通志馆组织规程》,对修志机构作出具体规定。1938年,安庆沦陷前夕,通志馆将馆内藏书和各种志稿志材运至桐城县小龙山花山中方寺密藏。1942年,日军扫荡桐城,迎江寺住持率众僧将这批藏书秘密运回安庆,庋藏于迎江寺振风塔第三层,这批文献得以幸存。1946年,省通志馆在安庆恢复建立,但因经费等问题,通志馆与安徽省文献委员会龃龉一直不断。当年12月,省政府决定省通志馆并入省文献委员会。在战火不断、民生凋敝的时代,通志馆空耗经费、无所作为,亦难免招致报纸的挞伐、社会人士的指责和文献委的诘难,整理《安徽通志稿》的愿望最终也未能实现。1949年4月,安庆解放,通志馆为军管会文教部接收,馆藏文献最后辗转至安庆市图书馆和安徽省图书馆收藏。 
    3.奉天通志馆(35) 
    奉天通志馆被视为南京国民政府重视官修方志工作后第一个设立的省级方志馆。早在1907年清政府民政部给东三省总督下文,要求“酌量设局,重修通志”,但是应者寥寥。1928年张学良主政后,东北地区呈现出相对稳定繁荣的景象,编修省志也被提到重要位置。1928年11月,张学良和奉天省长翟文选共同议定成立奉天通志馆,并联合署名下发通令在《奉天公报》全文公布,动员征集官府图书和私家著述,《奉天通志》编修工作随之正式展开。张学良亲任通志馆总裁,强调“盛京为胜朝发祥之地,志书为一省文献所关,续议纂修,实为巨典”。省长翟文选任副总裁,正副馆长及总纂、纂修等职务,均由省长延聘硕学名儒担任,如张学良恩师白永贞、著名学者吴廷燮、金毓黻等均曾参与其中并作出重大贡献。随着1930年奉天改称辽宁,奉天通志馆也改为辽宁通志馆,“九一八”事变后恢复馆务时,仍为奉天通志馆。 
    《奉天通志》编纂从1928年开始,到1935年编竣,历时7年。期间通志馆尽管因“九一八”事变曾陷于停顿,1932年伪满省长臧式毅也主持过通志馆的工作,但一批有“志”之士传承民族文化的信念矢“志”不渝。如日军曾请白永贞任地方治安维持会副会长和伪满州国文教大臣等要职,被严辞拒绝:“国土沦丧,我痛不欲生,何惜一死?”他仍倾力于《奉天通志》的编修。最后经吴廷燮、金毓黻等共同努力,终于成就了一代巨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