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清代普洱茶与滇东南多民族社会


    提  要:普洱茶在清代获得很大的发展,成为云南地区的“大钱粮”,进贡朝廷及远销各省,享誉省内外。普洱茶很快兴起趋于繁荣,与藏区茶叶消费市场的开拓,普洱茶主要产地社会环境的优化,以及清廷的积极支持和有效管理有关。普洱茶的崛起和兴盛,与滇东南多民族社会的发展,两者有如影随形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普洱茶 滇东南 六大茶山
     
    云南所产普洱茶闻名中外,普洱茶兴起并大量生产始于清代。普洱茶兴起不久便形成很大的生产规模,与茶叶主要产地社会环境的改变存在互动的关系。迄今以详细占有史料为基础,深入探讨普洱茶问题的著述尚不多见。笔者前期发表了数文,[1]现进一步收集、考订有关史料,对清代普洱茶生产与滇东南多民族社会的关系试为考述。
    
    云南东南部气候炎热,雨量充沛,所见植物种类繁多,而且生长迅速堪称繁盛。据清代记载,今西双版纳的茶山地区有茶王树,“较五茶山独大,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2]所述之“茶王树”,或已生长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茶王树”多为野生植株,也有一部分是人工种植的。当地居民长年采摘古老茶树的茶叶,主要是供己佐食或视为药物,作为普遍饮品的时间应较晚。
    唐代云南地区出现采茶供饮的记载。据唐代《蛮书》卷七《云南管内物产》:“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南诏所建银生城位今云南景东一带,蒙舍蛮(南诏贵族)令人采其地界诸山出产之茶,与花椒、姜、肉桂同烹供饮。既言“散收无采造法”,可见所产之茶主要是供蒙舍蛮消费,采摘与加工茶叶尚无定法,表明尚未形成有明确供销关系的产业。另据宋代李石《续博物志》卷七:“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椒姜烹而饮之”。《续博物志》的记载可能引自《蛮书》,或另有所据,但反映的是大理国时期云南地区的情形无疑。若如此,说明大理国沿袭南诏贵族饮茶的习俗,采摘、烹饮茶叶的方式并无改变。绍兴三年(1133),大理国诸蛮赴泸南(在今四川泸州以南)售马,大理国马队所携的货物中有茶叶。[3]大理国诸蛮常赴泸南等地向宋朝官府出售马匹,所携带的茶叶视为风味土产,产量及交易的数量有限。另据记载,宋代大理国消费的茶叶,主要是从今广西地区输入。据道光《云南通志》:“尝疑普茶不知显自何时,宋自南渡后,于桂林之静江军,以茶易西蕃之马,是谓滇南无茶也。故范公志桂林,自以司马政,而不言西蕃之有茶。”[4]认为宋廷南渡之后,广西官府以当地所产茶叶换取西蕃(按:指大理国)的马匹,表明大理国地区不产茶。撰于南宋时的《桂海虞衡志》,作者范成大因此仅记载广西马政的情形,而不言大理国之茶。宋代《方舆胜览》谈到西南地区所产茶叶,仅说“蒙顶茶,受阳气全,故茶芳香”。[5]《记纂渊海》称:“蜀雅州(治今四川雅安)蒙岭产茶最佳,其常在春夏之交方茶生。”[6]宋代四川雅州出产的蒙顶茶已为内地所知,这一时期未见言及云南东南地区产茶的记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