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天明:论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思想——兼及中国社会工作的学术史意识(5)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9:11:49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岳天明 参加讨论
就性质来看,社会工作既是一套软功夫,也是一套软中有硬的功夫。首先,没有一劳永逸的社会工作。不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状态如何,都需要一点一滴地创新社会工作,因为社会工作者总是动态地看待社会,总是认为所有的社会问题或社会成就都是逐渐累积而成的,所以,他们会心甘情愿地投身于一般人瞧不起的事情,他们既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雄略,更有于点滴之中见功夫的道义。其次,社会工作拒绝任何色彩的形式主义。社会工作瞄准基层,反对机械的论据和公文的朝令夕改,它起于救死恤贫,至于公共福利,因此而具有因小见大的特点。第三,社会工作不是包办主义的。它既不是包而不办(他谓之“近视的英雄主义”),也不是包而始办(他谓之“狭义的英雄主义”),社会工作者从根本上反对任何英雄主义色彩,他不追求狭义的成功和英雄主义的满足,其专注于对旁人的影响和因分享而得到的喜悦。他避名求实,善与人同,“努力于大我的扩展与绵延”[59]。第四,社会工作并不是一时的情感冲动。它绝非挥手施舍、越俎代庖、养痈贻害,也并非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注重临时弥补和忽视因果,它专注于科学训练,积极建设,助人自助,正本清源。从李安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社会工作是动态而非静态的,是艰苦而非偷巧的。所以,“社会工作者不求一箭双雕的技巧,正要愚不可及的万箭穿心的功夫,凑合各种方法,以求问题的解决”[60],社会工作就是要兼收并蓄地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以满足社会需要,它不因社会进步而减少,反因社会进步而加多。 至于社会工作的类别,从性质来分,可以是事后的救济,也可以是事先的预防或福利建设。就方法来分,有机关以内的工作,也有机关以外的工作;有集体的工作,有个案的工作。就范围来说,有私人的工作,有公家的工作。就对象来说,有诸如济贫、治病、法律扶助等因问题所在而展开的工作,也有养老、育幼、救济不幸妇女等因性别年龄而有的工作等等。 社会工作的趋势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由私人走入公家,由救济走入预防,由散漫走入组织,由慈善走入专业化,由包罗走入个别化,由热心走入技术化和科学化。李安宅结合这些趋势,富有见地地指出,“惟公家举办始有力量,惟预防设施始造福利,惟组织社区始得普及,惟专业成就始能客观,惟个别处置始可收效,惟技术清晰始得具体而能推广:亦惟六者备,始获研究、服务、训练三位一体,一面解决社会问题,一面造福社会各级层,而且明了透彻,日进人类于健举高翔之域。”[61] 五、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要义 在李安宅看来,边疆研究就是为了边疆服务,他向来主张“研究、服务、训练三位一体”[62]。他说:“研究为了服务,使服务得到研究的资助,服务才不是盲目的”;“为研究而研究,常是空的,静的,无用的,所以研究必以服务为目的”[63]。而边疆社会工作思想无疑是李安宅边疆研究中尤为重要并投入了大量精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边疆社会工作及其紧迫性和必要性 李安宅指出,边疆的特点乃是实地研究的乐园,尤其是边疆社会工作的正式对象[64],边疆工作主要即是社会工作。因此,李安宅看来,边疆社会工作就是边疆工作。他认同自唐以来的边疆工作主要有:怀柔法、威胁法、羁縻法、攻心法、坐质法、离间法、教导法、军政参用法等[65]。这些方法要么忽视边民生计,要么歧视边民,导致他们的生活形态迟迟未改,文化水准仍带有原始色彩,边疆问题悬而未决。过去对于边疆只用军事和外交的方式,这是将边疆视为敌国的形式主义的取向。现如今,国土以内都是国民,边疆不应看成是藩属,要普遍保障国土以内的普通国民。考虑到我国幅员广阔和抗战建国后劲的培育,就需要社会立法和社会行政以保障整个边疆,所以就需要对整个边疆“下一番软的功夫——一番软中有硬的功夫”,也就是说,整个边疆都要进行社会工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