⑧黎东方:《〈史学讲话〉序》,张贵永:《史学讲话》,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4年版,第2页。 ⑨指Friedrich Meinecke,或译为“梅耐克”、“曼纳克”,今一般译为“梅尼克”,张贵永译为“迈纳克”或“曼纳克”。 (11)指Ernst Bernheim,旧译作“伯伦汉”、“朋汉姆”、“柏衡”等,今译为“伯恩汉”,张贵永译为“班汉姆”。 (12)张贵永:《史学讲话·前言》。 (13)张贵永:《我的史学研究兴趣》,《新时代》1962年第10期。 (14)张贵永:《史学讲话》,第210页。 (15)何尔宓(H. Helbig):《悼张贵永教授哀词》,台湾“国防”研究院和中华大典编印:《张致远文集》,新亚出版社1968年版,第514页。 (16)张其昀:《〈张致远文集〉代序》,《张致远文集》,台湾“国防”研究院出版部1968年版,第1页。 (17)王尔敏:《20世纪非主流史学与史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 (18)詹森(Nelson Trusler Johnson, 1887~1954),1929~1935年任美国驻华全权公使,1935~1941年任驻华大使。 (19)张贵永:《史学讲话》,第20页。 (20)(21)(22)(23)(24)(27)(28)(29)(30)张贵永:《史学讲话》,第21~24、1、8~17、34~37、26、25、252、257、39页。 (25)张致远:《历史是追求真理的学问》,《中央日报》1956年8月5日第八版。 (26)王尔敏:《20世纪非主流史学与史家》,第97页。 (31)(32)(33)(34)(35)张贵永:《史学讲话》,第41、58、66、67、73~74页。 (36)这一部分文字,稍有变化又出现在《学灯》1941年3月3日第121期的《历史主义的前阶段(一)历史主义的先锋》前半部分。《历史主义的先锋》的《编辑后语》说得清楚:“张贵永教授将这书的重要思想介绍于中国学术界,兹先发表《历史主义的前阶段》两章。”其中所谓“两章”,是指《历史主义的先锋》和《学灯》1941年3月10日第122期上的《启蒙运动的历史思想》。 (37)(38)(39)张贵永:《历史主义的前驱》,《中德学志》1941年第1期,第57、56、58页。 (40)张贵永:《启蒙运动的历史思想》,《时事新报》1941年3月10日,第122期《学灯》。 (41)(42)台湾“国防”研究院和中华大典编印:《张致远文集》,第22、23~24页。 (43)张贵永:《莫赛与赫德的历史观》,《中德学志》1941年第4期,第565页。 (44)张贵永:《史学讲话》,第142页。 (45)(46)张贵永:《史学讲话》,第156、223页。 (47)(48)台湾“国防”研究院和中华大典编印:《张致远文集》,第365页。 (49)胡逢祥、李远涛:《五十年来中国港台地区的史学史研究》,《河北学刊》2004年第2期。 (50)耿淡如:《什么是史学史?》,《学术月刊》1961年第10期。 (51)张广智:《西方史学史·前言》,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2)汪荣祖:《史学九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3~30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