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1855年英租界外滩地图 图②:外滩建筑界面与岸线分析(1855,1866,1940年) 图③:外滩公私空间界限分析(1855,1917年,据史料自绘) 19世纪80年代的外滩 外滩对上海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摘 要 :康有为从今文经学出发,力主君主立宪和"五族合一",进行近代中国的国家建设,其中边疆建设方略是有机构成部分。康有为在世界格局中认识中国的边疆危机,把握了外藩边疆、内...
摘 要 :历史上,在丝绸由中原地区向西传播过程中,也传入了青藏高原地区。公元7-9世纪唐地丝绸大量输入吐蕃,受到吐蕃贵族及上层人士的喜好与珍视,形成"重汉缯"的社会风气。但吐蕃...
摘要 :鄂国原是商朝的一个重要方国,商代之鄂方在今河南沁阳。西周早期鄂被周王朝分封到江汉地区,周夷王时期楚国熊渠讨伐鄂国,封中子红为鄂王,又建立了楚国所辖的鄂国。周厉王...
摘 要 :捕喝即中古中亚安国都城布哈拉,在中国历代文献中,对布哈拉有不同的称谓。布哈拉城是由移民村落发展起来的;在6~7世纪初,布哈拉形成为一个政治实体,以城立国;布哈拉周边村...
摘 要 :始建于1954年的水上区是上海市一个特别的行政区域。数以万计的人散居"水上",谋生于都市港汊之间。整个1950年代,上海市对水上居民基本持"疏散"的政策。尤其在1955—1956年的城...
摘要 :汉代一些西北边郡曾代表朝廷代管边外事务,行使着普通郡所不具有的特殊职权。西汉敦煌郡就有介入和代管西域事务,东汉敦煌郡更多地参与和代管西域事务,其他边地行政单位...
摘 要 :就中原农耕与北方游牧政权的特性而言,定居型政治体出于自保,修筑长城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但其前提则是双方的对峙。唐朝立国后其战略旨向突进草原,构筑南北一统之王朝...
摘 要 :驿站在中国传统政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清政府在驿站管理方面逐步摸索更为有效的管理方式。至乾隆时期,鉴于驿丞管理驿站的诸多局限,清政府将驿站财权由驿丞收归州县...
摘 要 :禹都阳城为《竹书纪年》等所记,但其位置应该不在今河南登封市的告成镇,而应该在秦惠文王十一年更名为夏阳的少梁旧地,即今陕西韩城市南。《世本·居篇》所谓"禹都阳城,在...
摘 要 :政治区域化是民国政局的一个重要内容,西南军阀即是政治区域化的产物。民初时期,虽有以"西南"为名的团体组织出现,但并非政治军事集团。护国运动时期,"西南"逐渐向政治区域...
摘 要 :2008年,在英国牛津大学鲍德林图书馆发现了一幅明代绘制的中国航海地图,国外学者称其为《雪尔登中国地图》(THe Selden Map of China)。至今为止,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幅地图进...
摘 要 :新疆于乾隆年间纳入清朝版图后,清人对其认识经历了历史性转变,这不仅体现在管理制度中、具体事件处理上,更潜藏在清人诗文里。本文通过对档案、政书以及清代西域诗文的...
提 要 :历史学家阐述自己的理解与诠释,才能赋史料以生命,使之反映出活化的人的历史活动。历史学与人类学结合研究,是反映活化历史的有效途径之一。丝绸之路是中原王朝国家...
摘 要 :《尚书·甘誓》中记载了夏王朝与有扈氏的战争,《甘誓》篇是我们研究夏初历史的重要资料。根据文献记载,从族属上来看,有扈氏与夏应是同姓诸侯而非异姓诸侯,其主要活动区...
康熙《蓟州志》、雍正《畿辅通志》、道光《蓟州志》、民国《重修蓟县志》等方志中,对明代蓟州兵备道历任官员的姓名、籍贯、出身等信息均有备载,并将弘治时期的张琏列为蓟州...
摘 要 :近代国人对边疆问题广为关注,边疆研究有从边缘走向中心之趋向。近代边疆研究虽然未能发展成为独立之学科,却是近代学术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一面。边疆研究的这一面相,实与...
摘 要 :清代江南地区至少有145年发生过疫灾,疫灾频度约54.10%;康熙、乾隆、光绪三朝为疫灾群发期,集中了整个清朝57.20%的疫灾年份;夏秋季节是疫灾的多发季节,约74.60%的疫灾发生在夏秋...
摘 要 :顾诚提出明代行政区划体系分民政、军政两大系统,军政系统管辖大量人口田地。他用这个观点解释明初850万顷田地的统计数据,引发了对明代人口田地规模、行政区划制度的讨论...
摘 要 :依据《左传》《山海经》《竹书纪年》《归藏》《连山》等古文献记载,结合考古发掘所见城邑遗址及相关资料,对先夏、夏初都邑阳城、阳翟进行了考证,认为在先夏时,鲧、禹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