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清到民国时期,奇台是西北地区商业中心城市,其形成原因除了与地理位置、交通优势等空间要素有关以外,还与天山北麓地区移民社会的形成及区域经济发展等社会要素密切相关...
【摘要】 历史地理学作为研究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变化的新兴学科,由于其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与研究任务的多样性而具有与地理学、历史学、考古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众多学...
【提要】 宋人在撰写碑志文时,有使用在宋代无实际意义的郡名代替州名称的现象。以范仲淹为例,他撰写的碑志文中使用郡名主要有“沿袭唐代郡名”、“辖县+郡”和“别名+郡”三种...
【内容提要】 唐长安大明宫的建筑布局,自宋代以来历代学者多有研究,然未尽之处仍然颇多,如关于御史北台、待制院、舍人院、京兆尹院、灵符应圣院以及左、右藏库等机构在宫中的方...
【提要】 我国历史上县级、次县级地方行政与管理单位的设置,原因很多,以往学者多强调交通路线、区域经济开发、地方政治支配的作用,即便有人注意到军事弹压与地方治安的因素,也...
一、古代疆域观中的“内外”与“远近”观念 边疆地域形象与早期疆域观密切相关。中国古代疆域观最初是以“华夏中心观”与“夷夏观”为基础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考究中国古代的疆...
【摘要】 原始时期安徽南北方聚落出现早晚有别、分布不均;聚落选址因地制宜,规划布局合理;类型丰富、规模有别;并开始出现了区域性政治宗教据点。夏商周时期安徽城邑分布和选址...
【内容提要】 本文对元代文献中“散州”的含义进行澄清,认为元代“散州”为州之泛称,既是区别于宋金时按“节度体系”划分等第之州而言的,也是相对于元代路总管府而言的。并对元...
【提要】 慕容鲜卑所建立的前燕政权经历了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与之相伴的是其疆域向西、向南的不断扩展,和统治中心逐步南移,最终从一个入塞的弱小部落发展为实力强大的割据政权...
【内容提要】 随着南宋偏安一隅,加强了对于广西的开发与管理。广西“天涯海角”的出现,一方面源自南宋与交趾日渐清晰的地理国界,另一方面其又作为文化边界,是人为构建的产物,反...
摘要: 寿春是东晋南朝时期汉胡政权争夺的热点区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军事价值。该地位居水陆交通枢要,拥有利于防御的自然环境,水土沃衍,物产丰饶,因而备受南北作战双方的重视...
【摘要】 龚自珍和魏源站在传统中国的前列,以今文经学经世致用,倡导变革现实,究心边徼舆地学,主张移民实边进行国家建设,回应社会和时代的双重危机,其中的边疆建设事关全局。龚自...
摘 要: 无论近现代地图还是古代地图都不是对地球面貌的客观再现,而是对现实世界的主观认识和主观表达,民国以来对于中国传统舆图的研究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因而将研究的视角和内容...
【提要】战国时期韩、魏所据南阳地,约略相当于秦汉时期河内郡部分区域。秦初置南阳郡之前,“魏入南阳以和”及秦初置南阳郡之后,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攻韩取南阳,秦始皇十六年秦国接...
“计里画方”是中国古代地图绘制中一种传统的绘图方法,目前除了绘制于宋代的《禹迹图》外,其余使用这种方法绘制的地图主要集中于明清时期。以往的研究认为使用这种方法能将地...
钱茂伟 [英文标题]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ilation of Ming History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中文摘要]明末清初的明史编纂十分繁荣,从空间上说,南方地区修史成风,而北方则较弱。...
摘要: 节度使制度是吐蕃王朝军事扩张过程中,在吐蕃部落制度基础上产生的,是军事管理区域化、集团化的结果。吐蕃东境(鄙)五道节度是吐蕃政权针对唐朝河湟及以远地区部署的...
【作者简介】 陈磊,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235 【内容提要】 唐后期江淮地区的城市发展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有了很大的增长。扬州、苏州和杭...
摘要: 历史建筑遗产是地域文化的体现,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及艺术价值,更是地域风貌及人文面貌的体现。从历史建筑遗产反映的地域文化特色角度及其现存状况中,尝试分析...
摘要: 以地方意识和地方政治为表现内容的政治区域化景象是民国政治的重要特征。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虽然试图重塑在边疆地区的中央权威,但举步维艰,中央权威在边疆地区多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