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本论述家庭教育的读本《颜氏家训》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直到现在,《颜氏家训》中的论点对我们仍有启迪作用。1966年,《颜氏家训》最早的英文译本由英国E.J.B...
所谓“家有家乘,邑有邑志,国有国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近年来各地对乡邦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出版日益重视,举其要者,广东有“岭南文库”,湖南有“湖湘文库”...
罗荣渠先生一贯重视史学的社会意义,认为“通”比“专”更有价值,因而不愿为自己专长的美洲史、中美关系史所拘,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世界历史重大理论课题的综合研究上,计划在...
近代上海戏剧文化是随着移民群体的大量涌入和上海娱乐空间的商业化建构而迅速丰富和繁荣起来的。晚清以来,南北各地的众多剧种和戏剧表演人才纷纷涌入上海,上海剧坛囊括了昆...
八十年前的1937年11月中,在蒋介石日记中,“迁都”成了关键词,几乎天天见于日记的“预定”栏和“注意”栏之中,如下所列: 11月14日 预定:一、迁都决议与日期;二、迁都理由。...
中国近代轮船航运业的崛起经历了曲折的道路,有三个明显的发展节点:1895年以前,主要的轮船公司只有轮船招商局一家;1895年开启了发展的第二个时期,主要特点是华商小轮船业普...
胥吏问题是晚清吏治的一大顽症。它严重危害百姓,影响政府行政效率,恶化官民关系,败坏官府形象。对于胥吏之害,清朝有识之士多有论述,而且还提出了一些改革设想。 改变胥吏...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一批新兴职业群体开始出现,诸如律师、医生、记者……他们或根植于传统中国文化内部,或产生于中西文化交流之中。其中,以影像为依托的近代中国摄影师群...
近代上海开埠以后,迅速成为我国最大的多功能中心城市。同时,也是最大的工业城市,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基础。尽管以轻纺工业为主,却集中了约50%的全国民族...
近代上海戏剧文化从审美趣味、观演空间到传播媒介都呈现出与市民阶层的密切关联,经历了从社交到教化的功能转型。上海市民戏剧文化公共空间的建构既是适应环境的结果,更是近...
内容提要: 在有关文祥的史料及诸多论著中,大都提及他“出入夷(敌)营”,与英法代表勇敢辩论,在1860年北京议和中发挥重大作用。但细检史料及档案,这一说法却没有明确的材料证...
中国工人运动与帮会的关系兼评六卷本《中国工人运动史》...
一 强国的基础在富民,这是历史的经验。 秦灭六国,一统中原。从陕西出土的秦兵马桶,还依稀看到当年将士威武健壮的气概。但是秦王朝统治天下以后,法令苛刻,徭役沉重,赋税...
(一) 重视社会史研究是中国史学的一个传统,1949年以前学者们就程度不同地有过相当不错的理念和著作。吕思勉、顾颉刚等人曾在自己的研究中涉及社会史的内容。1948年,吴晗、费...
1877年,严复奉派到英国格林尼茨皇家海军学院(The Royal Naval College,Greenwich)深造,开始留心观察了解西方社会,比较中西社会差异及其成因,为中国探寻富强之路。自1877年留学英伦到甲...
一、档案是最重要的史料 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原料,自从有了人类历史,就产生了大量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资料并有相当部分遗存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史料。梁启超曾说:“史...
一 中华民国史是1949年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它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由学术研究中的一块荒地,逐步走上繁荣发展的道路,经历了解放思想、学科定位和科学化研究的曲折发展...
1927年4月,以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运动,由于国民党右翼势力蒋介石的背叛而导致分裂。这时,蒋介石一方面在全国各地大规模地开展清党运动,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
上海的外滩指北起苏州河口,南至洋泾浜(今延安东路)口的黄浦江滨地带。这里讨论的外滩地区范围稍大,包括从江滨一直到福建路一线,这块区域曾为英租界地区。上海外滩地区在...
1964年,中法建交。时年24岁的巴斯蒂夫人来到中国,开始了她研究中国的学术之路。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位著名的法国汉学研究者为我们娓娓道来她的中国情缘。 中法建交开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