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中国疆域理论的探讨是构建中国特色边疆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的主要内容,日益受到学界重视。但是,传统的王朝史观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新的理论探索又受到...
内容提要:口述史研究是什么,是一个可以不断拷问的话题。它是强调人为本位的历史研究,有别于组织本位的历史研究。据此观察,口述史是活人历史研究,有别于死人历史研究;是...
摘 要 概念史是近年在国际上流行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受到中国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检索了中国近代知识形成的历程后,探讨了概念史研究方法在中国近代历史的意义。要...
中国古代历史评论发展到两宋时期,开始较多地关注自身体系的建构与发展,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注意设置必要的论史原则。这些原则大体是围绕着论史之目的、过程以及影响等阶段...
作者简介:李振宏,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大学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教授。 “通史家风”的提法始自章学诚,然却是对中国史学重视贯通古今、强调通识观念传统的概括。章学...
摘要: "文化的社会史",即历史视角下的文化史,是把文化史作为与政治史、经济史并列的研究对象;该取向客观上把文化视作一个同质的整体,侧重于外在解释,长于对文化作历史的社会的...
作者简介: 李振宏,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大学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教授。 “通史家风”的提法始自章学诚,然却是对中国史学重视贯通古今、强调通识观念传统的概括。章...
作者简介: 王记录,历史学博士,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讨论“通史家风”,离不开对“断代为史”的认识,这不仅是因为“通史”和“断代”是传统历史编纂的两种基本...
内容 提要: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设,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思想界的传播,唯物史观理论及其方法在中国历史学界深深扎根,顽强生长,成为中国学者进行...
作者简介: 陈其泰,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教授。 一“通古今之变”思想的久远生命力 每当讲到西汉时期伟大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不朽名著《史记》,中...
内容提要:人类学在中国经历近百年的发展,成就斐然,对历史学提供了诸多理论及方法上的启示,但也面临学科被泛化的局面。当越来越多的学科被冠以“人类学”头衔时,人类学究...
作者简介: 瞿林东,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教授。 中国史学因其悠久的历史、丰厚的遗产和史学家之深刻的思想等因素,形成了许多优良的传统,“通史...
内容提要:3-6世纪,中西都经历了政治分裂、新起民族政权的挑战和新宗教的冲击,但在历史现象层面的相似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同中之异。中国历史和文明历经危机而得以连续发展,...
作者简介:王记录,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自西汉司马迁提出“通古今之变”并撰成纪传体通史《史记》,到清代章学诚提出“通史家风”并以此衡评前代史著,古代史家对...
内容提要:在20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进程中,陈垣既受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史学变革的影响,又从中国社会的实际出发,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化史学。他在中外交通史研究...
作者简介:瞿林东,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按照中国传统的话语,这是一个大地生辉、普天同庆的伟大年代。70年来,中国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前所未...
作者简介:杨振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以1902年梁启超《新史学》的问世为标志,中国迎来了“史界革命”,传统史学(也称作“旧史学”)开始向新史学转型。新史学诞生伊始...
历史阅读是一种主体与客体交流的活动,如同看小说、听歌曲一样,与我们自己的经历和当下的心情都不无相关。当然,在我看来,它更是一项有益于提高自己观察社会与思考人生的智...
晚清以来,中国学术经历一大变局,其要在与世界的交流日益紧密。如果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主要是一面倒的西学东渐,中国固有学问方面,尤其是易与西学相对应的文史哲等人...
内容提要:灾害史研究中人文化与非人文化倾向论争直接关系到其学科属性的认识与定位。从过去几十年的研究进展看,灾害史研究中自然科学家作了大量基础性工作,也曾经一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