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世纪和新的千年即将来临,在此辞旧迎新之际,"回眸"两字在我们的各类言说中出现得相当频繁,全社会似乎都带点怀旧的思绪(与19世纪末中国人主要面向未来的倾向大不相同)。久已...
2018年清史研究继续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学者们承继前人精心夯筑之研究基础,勤勉深究,推陈出新,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相比于诸断代史,清史研究向以史料浩繁、数量庞大著称,由...
【编者按】任何历史研究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以什么样的理论为指导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历史学,这是大多数历史学者的共识。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从70年中国历史学的...
实现对事物的认识,起初的办法是观察法,有的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但有时则可能是“坐井观天”“盲人摸象”;有的可以“举一反三”,有时却可能“南辕北辙”“大相径庭”...
内容提要:中国现代清史学奠基于孟森的学术研究,郑天挺接续了孟森的研究,所著《清史探微》成为民国时期清史研究的典范作品。1949年以后郑先生受马克思主义史学影响,开拓清史...
通史与断代史编纂应如何推进和创新?探讨这个课题,需要具备一种超越“惯性思维”的智慧。理由很明显,通史和断代史作为两大领域,长期被区分开来对待,以至使人忽视了二者之...
内容提要: 史学史是对历史学进行反思的学科,相对于历史学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思,史学史的反思更为深层。新时代史学呼唤中国当代史学史研究,通过在检讨与自省中完善自身学科...
20世纪的史学大家霍布斯鲍姆(1917-2012)在谈到“欧洲史”时说,“‘欧洲’处于防御状态达千年之久,如今,它用了500年就征服了世界。”这里的“欧洲”打了引号,因为它实际仅仅...
中国传统史学属于叙事史学,与近代史学属于分析史学性质不同。传统史学以叙述历史事实、保存历史记忆为基本职能,为了满足叙事角度的变化,形成了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
内容提要:新中国成立后,王锺翰开始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并很快将其运用到具体的学术研究中,在清史、民族史等重要领域取得了新成就,开创了晚年学术研究的新境界。王锺翰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中国史学也经历了伟大的变革,这中间也包括中国的西方史学史曲折坎坷的历史进程。回望这一进程,简言之,70年来...
自西汉司马迁提出“通古今之变”并撰成纪传体通史《史记》,到清代章学诚提出“通史家风”并以此衡评前代史著,古代史家对通史精神的理论阐释一直没有间断。作为一种著史旨趣...
关于历史学需不需要想象力的问题,学界颇多争议。否定者认为史学是一门实证的学问,而想象存在虚构,脱离历史本真,必须坚持“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更有甚者认为“史学就是...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包括史学界在内,全国各行各业都在总结40年来的发展变化。借此机会,我就改革开放以来史学理论研究中带有趋势性的一些问题和大家作一个交流。 一、关于...
摘 要: 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历史的因果关系都是无边际的。因果脉络无法确定,相关因素的界限、因果演变的临界点等都模糊不清。这给我们的研讨带来了一系列疑难:如检验上的困难...
摘 要:《四库总目》史部提要,贯穿着四库馆臣鲜明的求真征实理念,这种理念体现在文献考证、史书评价以及拒斥稗官小说入史等方面。四库馆臣认为,家族利益、朋党之争、个人恩...
内容提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史学工作者自觉将唯物史观与中国历史实际相结合,在创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理论体系,揭示中国历史发展的独特道路,探索中国历...
“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是近几年不时见诸报端的一个概念或说法。它关涉如何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课题,也直接影响如何推动当代中国史学发展及其理论研究和学...
中国环境史的研究已从2008年学科初建时对有关学科名称“环境史”“生态史”“生态环境史”等的名实之辩、学科归属及与其他学科关系的研讨,[1]经过了接受、内化国外环境史的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