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乃人事之记载,故史学亦为一种人事之研究。惟历史所载人事,虽若限于过去,而按实殊不然。人事必有持续性,有持续数年之久者,亦有持续数十年数百年乃至数千年以上者。既...
非常高兴有机会到《中国国家历史》“大众历史写作研修班”和大家一起交流。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大众历史写作的意义与方法”。这是主持人给我出的题目。之所以出这个题可能是因...
【摘 要】本文针对国际学界有关中国史研究中一直讨论的“汉化”、“殖民”和“帝国”三个概念作出自己的解释。指出“汉化”如果作为清帝国统治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确实不妥,但作...
在国内学术界,晚清史的研究对象为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到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这段70多年的中国历史,这已是大家的一个共识。晚清史的独特性在于,它既是断代史清史研究的一个自然...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对中国20世纪史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1世纪,在学术多元化发展、史学研究日益繁荣的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史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指导地位,毫无...
陶渊明诗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学者之间的往复论辩,是推动研究不断走向深入的重要途径。所以当我看到胡铁球教授的回应文章时,非常高兴。不过拜读之后,原有疑惑...
在章太炎这里,尽管表述尚不清晰,但经学其实已经同时得到了四个定位:作为史学与官方意识形态的经学,作为宗教神学的西汉经学,以及作为哲学的义理之学。值得注意的是,所有...
(原载陈振汉:《社会经济史学论文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570-602页) 对于熊彼特[1](1883—1950年),国内外经济学界历来谈到和了解得较多的是他的“创新”理论或资本主义经济...
原刊《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5期,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13年第1期 【内容提要】 本文聚焦于阿里吉《亚当·斯密在北京》一书,对国内外中国经济史学界有...
原刊《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 1992年我国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史学界有不少讨论;主要是如何评价我国历史上比较发达的商品流通,它是不是市场经济,或者什么...
(原刊《经济科学》1999年第2期) 德国历史学派形成于十九世纪初期,兴起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之后在德国流行了近半个多世纪。它的风格迥异于当时的主流经济学——古典经济...
原刊《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 【内容提要】 本文是对经济史学理论的研究。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谈历史观,回溯经济史学史,介绍西方的历史哲学,比较中西方的历史观,探...
(原载《经济研究》2007年第10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8年第1期) 【内容提要】对于新古典贸易理论的检验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但是由于一...
原刊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经济史》2001年第2期 【内容提要】“新经济史革命”以探寻人类历史上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为主线展开,经过了逻辑上相互联系的三个阶段;这场“革...
(原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4期,中华文史网整理) 傅衣凌先生在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先后出版了《福建佃农经济史丛考》(1944)、《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
毋庸讳言,在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经济学中,经济史学并非“显学”;尤其在学风浮躁、急功近利之时,“治史”的确比较艰辛,其学术投入与成果产出也很难彰显“效益”。然...
编者按:全汉升先生是中国经济史学科最早的开拓者和成绩最为卓著的学者之一,深受海峡两岸学术界的尊敬。全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兹转发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何汉...
原载 《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3期 由于战争环境和时代思潮的动荡,我的学生生活非常曲折。我曾经历北洋工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学过工科、理科、经济和历史,非常杂,都没学...
原刊《世界历史》2013年第1期 【内容提要】 波士坦的“新人口论”是西方经济史领域研究中世纪经济的一个非常有影响的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已经遭受过很多批评。批评者认为,它对...
(原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经济史》2006年第1期) 耳畔,新年钟声已经敲响,2005年也成为了历史。 辞旧迎新之际,对过去一年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概述也是学术界的惯例。作为甄选、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