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流域 西亚地区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有两条大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下游冲积平原受干旱少雨环境控制,充沛的两河水为灌溉农业提供了唯一的生机。灌溉是当地的...
第四方面政治家的技艺是演讲术,包括修辞的技艺以及驾驭演讲和说服的技艺。“极富感染力的的演讲术,它能说服人们公正行事,并且能帮助国王真正正确地掌握国家的航向”。(《...
我们以布洛赫在《封建社会》中讨论的“封建主义”为例证。在布洛赫看来,欧洲不同地域的“封建社会”能够比较的原因,就在于它们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即“依附农民;附有役务的...
我们再看第二个大问题:就是刚才说的建筑。 我们放大了看,从大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来看,这两种文明有什么区别呢?也是有区别的。 这个区别,为了让大家比较好记,我借用的台湾...
题目:探访“玛雅”——比较“玛雅”文化与中华古文化 时间:2006年7月22日 上午 10:00 地点:首都博物馆 主讲人:北京大学历史系 林被甸 主持人:大家静一下,讲座马上开始,这是...
[摘 要] 柏拉图与孔子是中西政治思想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思想家,他们的政治思想对中西政治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引导作用,在他们的论述中,涉及了政治问题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政治家...
摘要: 当代西方分析哲学与科学哲学思想中有关“不可公度性”的讨论,为我们深入探究历史比较的理论根基提供了参照。历史比较必须遵循一般比较研究的逻辑。为此,本文以布洛赫...
2 放纵或藏匿逃亡奴隶/罪人:巴比伦法处死,秦汉法为国家奴隶 巴比伦法 15-16如果一个人把宫廷的男奴隶或宫廷的女奴隶、或穆什根努(半自由人)的男奴隶或穆什根努的女奴隶送出城...
三、民本思想与民主制实践的比较 1.“主权在天”与“主权在民” 在中国传统的话语中,“主权”意味着君王的统治权,因为管子有“藏竭则主权衰,法伤则奸门恺”之谓(注:《管子...
“行”在孔子的思想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他说:“听其言而观其行”[2](p40),“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2](p70)可见“行”是他评价他人和自己的最高标准。“...
(感谢吴宇虹教授惠予大作供本网刊发!) [摘要] 通过对古巴比伦法典和秦汉法典的分析,发现古巴比伦国家处于奴隶社会的早期阶段——家庭私有奴隶制阶段,其奴隶基本上来自外族...
苏格拉底(公元前470-399年)与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分别是西方和东方历史上最早以私人身份从事讲学的教育家、思想家,两人都被誉为“人类的导师”。孔子还曾被称为“圣人”。...
最近在网上老看到一些关于对家康或康熙的评论,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指责他们实行锁国政策,造成了其国家后来的落后和被侵略。 我在真正对日本历史感兴趣后,就常把德川家康和...
【作者简介】陈开先(1956—),男,安徽淮南人,华南师范大学哲学管理学研究所讲师,博士。(广州 510631) 【内容提要】中国传统儒家认为“民惟邦本”,民心的向背和民意的支持...
有学者认为,就道德实践而言,中国人重情感,希腊人重理性,“中国人讲伦理道德,主要就是人伦之道,同人伦情感天然融贯。但对希腊和西方人,由于他们的社会结构很早就突破了...
摘要: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经验、社会意识等,在远古时期,他们所形成的神话也是大大不同的,而这些文化源头性的作品,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势必要影响到他们的政治...
摘要:本文分别论述了希腊理性中的“妥协”和中国“中庸”这两个概念,分析了它们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然后分别从构建这两个概念的前法律基础、表现形式、其所分别维护...
摘要:本文分别论述了希腊理性中的“妥协”和中国“中庸”这两个概念,分析了它们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然后分别从构建这两个概念的前法律基础、表现形式、其所分别维护...
三、与古典城邦的异同 周代的封国与希腊的城邦毫无疑问是有相似之处的。 首先,古代中国的“国”字与古希腊文的“城邦”一词在含义上有相通之处。按希腊文的ΠΟΛΙΣ(πολιs)有三...
而欧洲以畜牧为主,种植为辅的产业结构中,养羊既可以提供食物中的肉,又可提供穿着中的毛织物。畜牧业为主的经济类型中,家畜对土地的利用率是颇高的,羊不仅可以食人工种植...